挑战地心引力,盘点世界上最孤立的10座修道院

九七吧地球物语 2025-02-07 19:02:40

几个世纪以来,为了追求精神启迪,僧侣们常在陡峭的悬崖、洞穴或死火山顶部等偏远地点建造修道院,以寻求孤独与隐居。例如,希腊的梅黛奥拉修道院和缅甸的波帕山修道院坐落在巨大的单体岩石顶部,俯瞰整个景观;而中国的悬空寺和土耳其的苏美拉修道院则几乎悬挂在空中,巧妙地平衡在陡峭的岩壁上。

无论是亚洲的佛教传统,还是欧洲和近东的基督教传统,这些修道院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挑战重力的精神场所之一。

梅黛奥拉修道院,希腊

梅黛奥拉位于希腊西北部,是由巨大的石柱和圆形巨石组成的独特景观,其中分布着24座东正教修道院。目前仍有6座修道院活跃,尽管最早的修道院建于14世纪,已有700多年历史。

据文化遗产管理专家普利奥斯介绍,僧侣们选择这个偏远地点是因为这里远离城市喧嚣,环境宁静,非常适合沉思和献身于上帝。此外,修道院与岩石融为一体,成为景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奥斯曼统治时期,修道院的险峻地理位置也为其提供了天然保护,避免了盗窃和战争的破坏。

修道院建成时,只有攀爬1200英尺高的垂直梯子或用绳索吊网吊上去才能到达。1920年代,悬崖上凿出的台阶让通行变得稍微容易了一些。如今,每年大约有250万游客参观梅黛奥拉。尽管旅游业对修道院的宁静和沉思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但修道院社区通过延续几个世纪以来的宗教仪式,克服了各种复杂的挑战,依然保持活力。

帕罗塔克桑寺,不丹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佛教研究学者马修·金指出,佛教修道传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位于人口密集地区的修道院,与当地社区的精神和经济生活联系紧密;另一种是僧侣和尼姑为深度冥想而隐居的孤立修道院。不丹的帕罗塔克桑寺属于后者,位于塔克桑森给桑都洞穴入口处陡峭悬崖的褶皱中。

传说中,莲花生大师在8世纪骑着老虎来到这座山,并在洞穴中冥想了三年三个月三周三天三小时。此后,许多著名僧侣陆续造访此地。1692年,不丹领导人嘉尔塞·丹增拉布杰在洞穴中奠定了修道院的第一块基石。僧侣们通常在帕罗塔克桑寺的金顶建筑群中生活和冥想三年,每天清晨4点开始转动经轮。

游客前往帕罗塔克桑寺时,需要沿着僧侣们曾经攀登的路径,从山谷底部沿三条陡峭小路之一徒步攀升至海拔1万英尺的高度。

博比奥修道院(圣科伦巴诺修道院),意大利

在印刷术发明前,书籍主要通过手工在欧洲修道院中复制。博比奥修道院是其中的重要中心之一,被认为拥有中世纪最伟大的修道院图书馆之一。这座修道院位于意大利北部,由爱尔兰僧侣圣科伦巴诺于614年创建。随着时间推移,修道院在研究、祈祷以及政治和文化方面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到10世纪后期,修道院已收藏约700本古代手稿。尽管修道院在1803年被法国解散,但其藏书得以保存。如今,修道院的古老抄写室已被改为博物馆,并向公众开放,同时还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大教堂和主要回廊可供参观。

波帕山修道院,缅甸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亚洲研究主任马修·金表示,几个世纪以来,亚洲的佛教僧侣和尼姑以佛陀和原始僧团为榜样过着受戒的生活,但他们的生活方式受到各自文化、经济和政治环境的深刻影响。在缅甸,与佛教徒密切相关的半神“纳特”深深融入缅甸文化,并启发了在死火山塔昂马吉山(“母山”)顶部建造波帕山修道院的灵感。

传说中,伟大的纳特波帕梅道原本是一位吃花的食人妖,因爱上一位皇家使者而变成美丽的女子,她住在山顶,为攀登777级螺旋楼梯的朝圣者实现愿望。

波帕山修道院不仅是朝圣地,也是粉红袍初学僧的训练场所,他们在塔昂卡拉特接受修行。此外,还有戴尖顶帽的隐士僧侣,他们在修道院复杂的建筑中静静冥想。

塞瓦纳旺克修道院,亚美尼亚

在亚美尼亚塞凡湖上方,坐落着塞瓦纳旺克修道院的石头遗迹。这座修道院建于874年,位于该国最早的基督教教堂之一的遗址上。305年,一位隐士僧侣在岛上生活了十年后,梦见了十二使徒,这一梦境成为教堂建造的灵感来源。公主玛丽亚姆得知这一愿景后,为纪念已故丈夫,按照承诺建造的三十座修道院之一便是这里。

尽管湖水水位下降,使最初的岛屿变成了半岛,但修道院的两座教堂——Surb Arakelots和Surb Astvatsatsin——依然保存完好。此外,修道院还有10世纪建成的堡垒墙遗迹,用于保护这一重要的精神圣地。

蒙特塞拉特修道院,西班牙

蒙特塞拉特修道院的传说始于9世纪,当时在西班牙蒙特塞拉特山的一处洞穴中发现了一幅圣母玛利亚的画像。945年,本笃会在此建立了圣塞西莉亚修道院,吸引了大量基督教朝圣者前来这座海拔约4000英尺的山巅俯瞰加泰罗尼亚山谷。至今,这里仍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修道院,访客可以在此过夜,进行静修、学习和反思,这一传统可追溯至中世纪。

历史学家曼西亚指出,宾客在修道院的使命中具有重要地位,所有宾客都必须像接待基督一样被接待。中世纪时期,朝圣者通常会在修道院停留,国王及其他出差或朝圣的修士也不例外。虽然修道院的原始建筑在19世纪初被拿破仑军队摧毁,但后来几十年内得到了重建。

如今,蒙特塞拉特修道院是约70名本笃会修士的家园,他们的生活以孤独、接待宾客和每日五次祷告为中心。

悬空寺,中国

公元491年,僧人了然在大同东南约40英里的金龙峡峭壁上修建了悬空寺,遵循道教“远离尘世喧嚣”的理念。传说他独自一人在距地面约160英尺高的浅岩台上建造了这座木制寺庙。如今,悬空寺因同时供奉道教、佛教和儒教三大宗教而闻名,这种设计为穿越偏远地区的不同信仰旅人提供了精神慰藉。

尽管悬空寺并非真正“悬空”,其建筑通过钻入岩石约10英尺深的孔来稳定,但因建在悬崖边,地势依然险峻。为保证安全,寺庙限制每次进入殿堂的访客人数在80人以内,并增设木柱以加强结构稳定性。建议清晨前往以减少排队时间,寺庙位于小悬崖下方,即使雨天也能避免被淋湿。

奥斯特洛格修道院,黑山

奥斯特洛格修道院位于黑山高原的奥斯特罗斯卡·格雷达石质山脊上,是巴尔干地区最重要的塞尔维亚东正教朝圣地之一。虽然山中的洞穴长期被用作避难和祈祷之地,但修道院本身建于17世纪初。1671年,这里成为主教瓦西里耶的安息地,他后来被尊为圣瓦西里耶,并因行神迹而闻名。

修道院分为上下两部分,朝圣者传统上赤脚或步行近两英里往返于两部分之间。尽管修道院至今仍有僧侣居住并为朝圣者提供宿舍,但如今它已与欧洲其他历史修道院一样,逐渐失去了早期的精神和文化意义。历史学家曼西亚指出,修道院现在被视为国家历史文化遗产,而这一概念在修道院建造时并不存在。这种意义“非常感人且重要,但完全不是中世纪的观念”。

苏美拉修道院,土耳其

苏美拉修道院是希腊东正教的重要遗址,位于土耳其北部庞蒂克山脉奥尔廷德雷山谷上方的陡峭悬崖上,海拔数百英尺。修道院建于4世纪末,因供奉一幅据传由使徒路加绘制的圣母玛利亚圣像而闻名。修道院历史上多次被废弃,直到6世纪才被扩建和修复,目前的主要建筑形态形成于13世纪。虽然在1930年废弃后经历火灾,许多建筑需要重建,但主岩教堂幸存,其墙壁以及通往小教堂的秘密通道墙壁至今仍保留着600多年前的壁画。

进入21世纪后,苏美拉修道院依然面临挑战。2015年前后因岩石滑落频繁,修道院被迫关闭三年半,期间清理了4000吨岩石。2019年,修道院重新开放,继续接待游客和朝圣者。

基寺,印度

基寺位于印度斯皮提山谷的一座陡峭金字塔形山丘上,由白色庙宇和圣殿组成,是一座建筑群,约有200名年轻僧侣在此生活和学习。他们接受世俗和精神教育,研习藏传佛教教义。基寺还是10至11世纪“伟大翻译家”洛钦仁钦桑波转世的居所,以精美的壁挂和与历代仁钦桑波转世相关的文物藏品闻名。

尽管已有千年历史,基寺等佛教修道院并未固守传统,而是不断调整服务方式以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基寺目前仍依靠当地社区的捐赠维持日常运作,同时通过建立网站扩大影响力,以解决如改善污水基础设施等更大的问题。这种变化相对温和,例如在日本,已有寺庙用机器人僧侣取代人类僧侣,这些机器人被编程为传授佛陀的教义。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