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古诗最好的十首,愿你岁岁常欢愉,万事皆胜意

诗词人柳月青 2025-01-30 14:46:35



元旦,在中国的历史也十分悠久,它指的是农历的正月初一,是庆贺新年的日子。

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历代文人墨客为其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以下是元旦最著名的十首古诗,结合作者经历和写作背景进行的赏析:

一、王安石《元日》

• 原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政治家王安石初拜相而始行新政之时。新年到来,万象更新,在热闹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人们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王安石借新年元日热闹、欢乐的气氛,抒发自己革新政治的抱负与乐观自信的情绪。

• 赏析:

这是元日诗中最为著名的一首,诗中不仅描绘了元旦热闹喜庆的景象,还写出了传统春节燃放爆竹、贴春联、守岁等习俗,为我们研究传统文化习俗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前两句以爆竹声和饮屠苏酒,渲染新年气氛。家人围坐,一起吃年夜饭,一起守岁,在一片欢歌笑语中迎来了新年。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写的是新年旭日初升,人们换桃符迎新,展现出万象更新的景象,抒发了作者推行新法的决心与迎接新年的乐观情绪。

二、曹植《元会诗》

• 原诗:

初岁元祚,吉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

尊卑列叙,典而有章。衣裳鲜洁,黼黻玄黄。

清酤盈爵,中坐腾光。珍膳杂沓,充溢圆方。

笙磐既设,筝瑟俱张。悲歌厉响,咀嚼清商。

俯视文轩,仰瞻华梁。愿保兹善,千载为常。

欢笑尽娱,乐哉未央。皇室荣贵,寿若东王。

• 写作背景:

元会,又称正会。自汉代开始,便有正会礼,每年岁首元旦,君主便举行大规模的宴会,首先是进行受贺仪式,公侯大臣分别向君主敬献贺礼,二千石以上升殿称岁,然后共同作乐宴飨,即兴赋诗。

这首诗反映的便是曹魏时期的一场盛大正会礼。

• 赏析:

曹植采用四言句式,用华丽的语言,写出了宴会的热闹,以及新年的祝福,庄重中不失典雅,是一首很好的元旦诗。

诗分三章,首章四句点明宴会的举行原因和时间,此时正值正月初一,宫中设宴共庆佳节。

次章十二句通过繁复的物象铺陈,渲染出礼仪之庄重、宴饮之欢畅、音乐之和美,以及宴会热闹华美的场景。诗文也显现了曹植诗“词彩华茂,情兼雅怨”的特点。

末章八句为诗人的颂美祝福语。诗人希望国泰民安,在座所有人一生欢愉,寿比东王。

三、卢照邻《元日述怀》

• 原诗:

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写作背景

作者卢照邻是“初唐四杰”之一,这首诗则写于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年)的元日。先写美妙之景,后抒欢悦之情,表达出诗人对元旦这一天的喜爱和欢悦之情。

• 赏析:

诗中首联说自己做官不得意,于是归隐家园;颔联小岁酒指的是腊月的酒,诗人在这里回应题目,点出时间,表现出新年的欢乐,反映诗人恬淡心境和对自然的热爱。

颈联写了新春的美景。园中小路上,已经长满青青的小草,四面八方美好的风光也使左邻右舍非常激动。

尾联则写出了自己的新年愿望:但愿这样美好幸福的日子能长久,同时也预祝岁岁风物,日日添新,不断丰富我们的美好生活。

四、孟浩然《田家元日》

• 原诗: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 写作背景: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田园诗人,而这是写于新年的诗作,更是写出了田园意境,描绘了农村新年的景象。当时的孟浩然已到中年,虽未获取功名,但仍关心农事。

• 赏析:

前两联写自己年过四十未为官的哀伤。“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写出了时间的更迭,又是一年新年到。“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则表达了诗人对农事的关心。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是田园生活的写照,这不正是几千年农业文化凝聚的精华吗?尾联“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写了农家人根据当前的气候,语言来年一定会丰收,表现了诗人对来年美好的期盼。

五、陆游《丙寅元日》

• 原文:

缥缈初闻寺阁钟,霏微零雨兆年丰。

家家椒酒欢声里,户户桃符霁色中。

春枕方浓从卖困,社醅虽美倦治聋。

从今万事俱抛掷,且作人间百岁翁。

• 写作背景: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可始终郁郁不得志,不得不寓居家中。闲居时光,他也写了许多反映田园风光的诗篇,这首新年诗便是其中之一。

• 赏析:

诗中写了正月初一这天,小雨刚停,露出微微阳光,这也正是新年的新气象。颔联的“家家椒酒欢声里,户户桃符霁色中”描绘了宋代元旦时,家家户户喝椒酒(浸着椒的柏叶酒,可以辟邪长寿)、挂桃符的欢乐场景,小雨初晴,阳光温暖,烘托出温馨欢乐、团圆美满的气氛。

颈联写了新年已见春色,尾联写出了自己看淡世间功名利禄,体现诗人对平静生活的享受,愿意放平心态,在新年到来之际,用释然的心态迎接着新春。

六、叶颙《己酉新正》

• 原文: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 写作背景:

诗人叶颙是宋末元初的诗人。这首五言律诗写于正月初一,语言简洁轻快,带着对新生活的憧憬,描绘了一幅辞旧迎新的美好景象,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与春回大地的温暖气息。

• 赏析:

首联“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写了新年到来时,风霜已尽,气象祥和。颔联“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写得非常形象,诗人说日历上又添了一岁,同时新春也代替了寒冬,使得大地换了新颜。这些都是作者对新年美好的寓意。

颈联写了春天到来时梅花、柳树展现了新姿,只是冬天不凋的松竹有了一些老态。这是具体描写新年新气象。

尾联“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极具生活气息,描绘人们在元旦日喝屠苏酒,欢声笑语的场景,道出元旦的喜庆,展现春天到来的希望。

七、杨万里《乙丑改元开禧元日》

• 原文:

开禧元祀更元正,宿两新收放晓晴。

夜半梅花添一岁,梦中爆竹报残更。

方知人喜天亦喜,作麽钟鸣鸡未鸣。

老子年龄君莫问,屠苏饮了更无兄。

• 写作背景:

杨万里是南宋著名的诗人,这首诗写于农历乙丑年。诗人的一生一共经历了两个乙丑年:1145年,此时他只有18岁;1205年,作者78岁。从诗文的风格来看,当作于作者晚年时期。

诗人通过梅花和爆竹等意象,烘托出元旦的喜庆氛围,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自己拥有的豁达的心态

• 赏析:

开禧元年的元旦,诗人加班加点工作了两个晚上,虽然辛苦,但好在天放晴了。

过了除夕的午夜,梅花新开,日子也又添了一岁,睡梦中恍恍惚惚听到热闹的爆竹声。

此时才知道,只要人开心,上天也会开心,可是为什么钟响了,雄鸡却还没有打鸣呢?

我的年龄你就别问了,喝过了新年的屠苏酒以后,醉意朦胧中也就没什么兄弟之分了。

诗中“夜半梅花添一岁,梦中爆竹报残更”表达了元旦佳节的气氛。

八、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 原文: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写作背景:

毛滂是南宋著名的词人。此词标题中的小序“己卯岁元日”,点明这是一首写于元日的作品,而这一年的干支是“己卯”,也就是公元1099年。

这是一首辞旧迎新的贺岁词,此时虽然有春寒未消退,但诗人已满含期待,迎接即将到来的春天。

• 赏析:

此词是一首辞旧迎新的元日词,表现出词人对新年的期待和欣喜,同时也有对旧时光的怀念。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点明时间。“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春寒未消但柳已报春。下阕的“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表达出诗人对新春如见故旧的独特感受。

整首诗构思新颖,饶有情致,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将新春佳节的欢乐与感慨交织在一起,既展现出节日的喜庆与热闹,也透露出词人对时间流逝、友情难觅的深深感慨。

九、姜夔《鹧鸪天·丁巳元日》

• 原文:

柏绿椒红事事新。隔篱灯影贺年人。三茅钟动西窗晓,诗鬓无端又一春。

慵对客,缓开门。梅花闲伴老来身。娇儿学作人间字,郁垒神荼写未真。

• 写作背景:

姜夔是南宋著名的诗人,此词描写了当时的过年习俗,如围炉守岁、饮酒宵夜、放爆竹、换桃符等。

• 赏析:

“柏绿椒红事事新,隔篱灯影贺年人”写出了元旦时家家户户焕然一新、喜庆热闹的景象。家人一起饮柏酒、椒酒,以及邻居拜年的场景,都是当时的风俗吸光。“三茅钟动西窗晓,诗鬓无端又一春”则是作者感慨时光流逝。

下片“慵对客,缓开门,梅花闲伴老来身”,既有节庆喜悦,又有岁月蹉跎的无奈。最后“娇儿学作人间字,郁垒神荼写未真”则是教孩童画桃符的场景,十分有趣。

十. 沈宣《蝶恋花·元旦》

• 原文:

接得灶神天未晓,爆仗声喧,催要开门早。新画钟馗先挂了,大红春帖销金好。

苍术堆炉香气绕,黄纸神牌,上写天尊号。烧过纸灰都不扫,日斜人醉和衣倒。

• 写作背景:

诗人沈宣是明代的诗人、画家。这首词写的是明代的民俗,描绘了元旦时祭祀、畅饮等场景。

• 赏析:

词中“接得灶神天未晓,爆仗声喧,催要开门早”写出了正月初一接灶神时爆竹喧闹的场景。“新画钟馗先挂了,大红春帖销金好”等句,描绘挂钟馗画、贴春帖等习俗,展现明代元旦民俗风情,充满生活气息。

整首词生动再现了明代元旦的热闹场景和民俗风情。

1 阅读:36
诗词人柳月青

诗词人柳月青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