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为官的人,为何不怕欠债?负债可让自己更加安全

客多文史啥 2025-02-07 03:40:36

从曾国藩的为官过程,深度解读《曾国藩家书》,每日更新,欢迎关注。

在京城为官时,曾国藩是一个靠借钱度日的官员。即使官居二品,成为礼部侍郎,他也常常在借钱的路上。

曾国藩在京城的很多负债,直到他成为两江总督后才还清。

从曾国藩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为官的人,根本不怕欠债,因为负债可以让他们更加安全。

负债,也是曾国藩的为官权谋:

一、曾国藩的负债。

从曾国藩的家书中,我们可以发现,他是一个不怕负债的人。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五月十日,曾国藩在给父母的家书中,提到他负债的问题:

京中欠账已过千金,然张罗尚为活动,从不窘迫,堂上大人尽可放心。

为了方便了解,我们来翻译这段话:

在京城欠下的债务已经超过了一千两银子,然而筹措款项还算顺利,从来没有陷入困窘急迫的境地,家中的长辈们完全可以放心。

从曾国藩欠下的债务来看,这个数目还是比较惊人的。此时的曾国藩,是正二品礼部侍郎,是朝中重臣,虽然俸禄有了增加,但也并不多。

按照清朝的官制,二品侍郎的俸禄为155两银子每年,另外还有一部分恩俸和生活补贴。

即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发现,曾国藩的负债还是很大的。

曾国藩为何不怕负债呢?

二、曾国藩的解决方法。

我们先来说曾国藩为何会负债?

主要是收入低,曾国藩在京城不仅要租房,还要养家糊口,另外,他请的佣人、轿夫等,也都是他自己支出,加上孩子读书以及自己每年需要购买大量的笔墨纸砚、书籍等等,让他的支出很大。

入不敷出,怎能不负债呢?

曾国藩作为朝廷大员,负债也是他为官的一种方式。

一是可以体现自己的廉洁。曾国藩为官,一向以廉洁奉公著称,如果他是一个有钱的官员,自然与他的定位不符合。

二是避免落人口实。负债后,可以避免很多人对他产生疑心。官场竞争激烈,如果曾国藩一面表现自己清廉,一面穷奢极欲,必然受到政敌的攻击。

那么,曾国藩负债如此多,他为何认为“从不窘迫”呢?

这就是为官的好处。

一个二品官员,如果他愿意,要想捞一笔银子,是非常轻松的事情。另外,作为二品大员,有很多机会出任地方的巡抚、总督,到了地方后,捞银子的机会更多。

很多债主把借钱给官员当成投资,因此,他们一般不会去催债。这是曾国藩感觉不窘迫的地方。

更为重要的原因,曾国藩工作勤奋、认真、负责,他常常会获得出差机会。

清朝对出差的官员补助很大,比如出任地方乡试正主考,就可以获得一笔2000两银子的差旅补贴,名为程仪。乡试结束后,地方也会送一笔感谢费,大约也是2000两。

曾国藩曾有一次到四川主持乡试的机会,就获得大笔银子。

正是如此,曾国藩根本不担心自己的负债问题,相反,负债可以让他更加安全,因为可以保持他清官的声誉。

其实,负债也是曾国藩为官的权谋手段。了解曾国藩,读曾国藩的家书,我们必须去了解他的这些为官方法。

更多关于曾国藩的权谋术,可以关注《曾国藩权谋术》,里面有更为详细的讲解。

参考资料:《曾国藩家书》(图片为配图,图源自网络或者AI生成,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1 阅读:39

评论列表

宇化贤

宇化贤

2025-04-24 01:12

满清十大酷刑、闭关锁国、不思进取、文字狱、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剃发易服、驱使奴隶、鞑子一人管十家,银乱中国女子,欺男霸女、康熙乾隆六下江南挥霍奢靡、四库全书篡改禁毁15万册古籍、隐藏满清罪恶事实、抹黑明朝历史、禁锢思想、打断人民的脊梁骨、误人子弟,误导国人成为奴隶、阉割中华文明,使我国回到漆黑蒙昧的原始社会、凡有水旱,坐视不管、重徭役、纵贪官污吏,官以贿得邢以钱免,腐败,卖官鬻爵,贪赃枉法国库空虚、圈地运动,百姓流离失所、民族压迫、宁与外邦不与家奴、割地赔款、不战而败、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百年屈辱、祸国殃民、扼杀维新、残暴专制、种族灭绝、赵州之屠、畿南之屠、潼关之屠、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江阴八十一日、常熟之屠、四川大屠杀、金华之屠、南昌大屠杀、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汾州之屠、大同之屠、广州大屠杀、潮州之屠……几乎将明朝全境上下屠了个底朝天,整个华夏大地十室九空!屠杀人数甚至比日本鬼子侵华战争死亡总数多出数倍!中国文明领先世界几千年,直到满清统治时期才急剧衰落到世界贫穷国家。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亡国的四个时期之一,洗满清和洗日寇有什么区别?

客多文史啥

客多文史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