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万物尽在悠闲过日子,只有人类为生活工作着。"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说到。沧海一粟,滔滔一瞬,他们短暂地存在,没在历史长河中激起任何波澜;胡杨三千年生,三千年死,三千年腐,万年里一直伫立着…万物都在缄默中悠闲地过完了一生,不被世俗所扰,也没有儿女情长牵绊。
一直自诩万物之首的人类,在他们面前却相形见绌。从一个生命呱呱坠地,到求学的短短十二载,最后走到迟暮之年,也不过百年。可我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为生活而奔忙,欲求不满,就得不断争取。
人类哲学史一直贯穿着三个根本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换句话说,人类匆匆忙忙,慌慌张张,就只是为了活着吗?那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乘船的旅客
林语堂曾说:
"人生真是一场梦,人类活像一个旅客,乘在船上,沿着永恒的时间之河驶去。在某一地方上船,又在另一个地方上岸,好让其他河边等候的旅客上船。"这个比喻用来形容人的一生实在是太贴切,这世上的大部分人都是极其平凡的。
很少有人能逃过求学,工作,成家立业,传宗接代这亘古不变的模式。中国人讲究团圆,在文化的熏陶和渲染下,我们从小就会觉得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美满的家庭是幸福生活的标准。
那这样看来,我们都是乘船的旅客,没有任何的差别,在时间之河上行驶的帆船只有那一条往复的航线,河水永远奔流向前,而我们都是从生命的一端,渡到了另一端。我们生命的终点,亦是别人生命的起始。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真的毫无差异吗?
有人乘船时轻装上阵,有人却背着沉重的行李;有人航行时风平浪静,有人却狂风暴雨;有人看到了初升的朝阳,有人则欣赏了落日的余晖… 从整体来看,我们的生命轨迹一样,可我们的家庭环境,经历的人,事,物是迥然不同的。
生命的框架被基本定格,可框架里的内容,全凭我们自己安排。我们匆匆忙忙地工作,为了生活;我们慌慌张张的生活,为了活着,为了好好活着。
人之渺小
我们于宇宙,就好比沙粒于我们。可不能因为我们在这世上存在感低,就否定我们的存在。一个人的生命短暂,那一家人呢?一个家族呢?一个民族呢?我们无数人的生命连在一起,才有了历史。我们常说自己被湮灭在历史长河中,可我们又何尝不是这长河的开创者呢?
林语堂曾经感悟:
"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现得正像中国的山水画。在山水画里,山水的细微处不易看出,因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这时两个微小的人物,坐在月光下闪亮的江流上的小舟里。"工笔勾勒出山水的细微之处,成就了一幅画作的和谐风韵。我们为自己的生活工作着,在自己的位置上忙碌着。慢慢的,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才能逐渐形成,可怜河边无定骨的景象才不会出现。所以我们工作,为了自己的生活,但不只是为了自己。
我们渺小,是相对整个宇宙。但对于我们所要承担的责任,我们却是坚强而伟大的。就像山水画里那两个吟诗赋对的小人一样,处在画的中间,和山水各异却能融为一体。我们在渺小中发现自己的伟大,我们匆忙地工作,为了我们的生活,也为了别人的生活。
旷达幽默家的快乐哲学
世人慌慌张张,不过碎银几两。
"那些有能力的人聪明的人、有野心的人、傲慢的人,同时,也就是最懦弱而糊涂的人,缺乏幽默家的勇气、深刻和机巧。他们永远在处理琐碎的事情。他们并不知那些心思较旷达的幽默家更能应付伟大的事情。"我们辛苦工作和努力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是道千古难题。这样难得问题,古今中外多少名家伟人都没有想通,我们一介草民又何苦为难自己?不是说你不能去思考,你可以停下来去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可是不要停太久,更不要就此原地不动,整日去想这些虚无缥缈的大道理。
无论你是否能得出最终的答案,你的生活还是要继续,时间往前走,你就得跟着走。你要是没跟上时间的步伐,你就会变成最懦弱而糊涂的人。
生活中的无数细小琐碎合在一起就会变成最难理解的生存问题:你在为谁奔忙?
所以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你就应该让自己变得旷达,学会着一笑了之。这是人生中最简单的哲学:快乐哲学。但却是几乎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哲学,我把它称之为,万能哲学。
以后如果当你再一次艳羡万物的悠闲自在时,学着用玩笑带过。快乐的工作,生活,快乐的过自己的小日子,想不清楚的,讲不明白的就放下。生活已经如此艰难,为何不让自己更快乐呢?
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
我们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复杂的事,万物只有我们为生活而工作,这不更印证了人类的独特之处吗?
彻悟与痛苦
林语堂作为一代文豪,说的话总是那么有哲理。他没有激烈的言辞,文字就像初夏傍晚池塘吹来的风,有一丝清冽,但却夹杂着暖暖的水汽。在平淡之中直击你的内心,每读一遍,就顿悟一点,顿悟一次,就痛苦一丝。最终在大彻大悟中体会真正的痛苦。
兰因絮果,在用他的文字治疗伤痛,循环往复。所以他说: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我想林语堂说出"世间万物尽在过悠闲的日子,只有人类为着生活而工作"的时候,他也是痛苦的。但随之而来的可能是一声轻笑,不是自嘲,是看淡后的洒脱。
这种先苦后甜的感觉,就像是被开水烫后的茶叶,在上下翻腾之中释放出沁人心脾的清香。一帆风顺是人们对生活的期待,苦尽甘来才是人生的常态。
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认清生活后继续热爱它。我们为了生活而工作,这是必须要面对的现实,如何接受现实却决定了我们不同的人生轨迹。
林语堂作为作家被人们熟知,可他远远不止是作家。暂不谈他一生三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他的《生活的艺术》在美国被翻印多次,成为上流人士的必读圣书,他对于中华文化在西方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坚持向西方介绍中国的"灵性"。那是存在于作诗,饮酒,读书,品茶这些寻常生活琐事中的浪漫情感和隽永的智慧。而林语堂本人就是一个富有灵性的人,他自称"痴人",对文章痴,对生活痴,对情痴…举手投足间尽显大智若愚。
他是学者,杂志创始人,语言学家,生活发明家…多种身份集于一体,才是活灵活现的林语堂。你究竟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我不知道,你可能也很模糊。我们确实会为了生活而工作,但我们不会只为了生活。我们确实经常在工作,但我们的生活并不只有工作。
无论是乘船的旅客,还是山水画里渺小的人物;无论是懂得快乐哲学的幽默家,还是大彻大悟后的痛苦与释然…这一切都来自我们的生活,但我们的生活不止于此。
就像林语堂所说的那样:"人本过客来无处,休说故里在何方,随遇而安无不可,人间到处有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