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经纪迈入「新经纪时代」,贝壳找房成立店东委员会助力行业升阶
文 | 王复叶
编 | 周天
第一财经研究数据显示,成都是北上广深之外最具城市商业魅力的「新一线城市」,在资源集聚程度、商业枢纽程度上都优势明显。9月19日,贝壳找房「品质 共融——大西南经济圈房产高峰论坛」在此举办。
论坛上,贝壳找房大中华北区 COO 徐万刚以「共融新经纪时代 共建新服务平台」为主题进行了分享,阐释了房产经纪服务的代际变迁。
在经纪服务最开始的 1.0 时代,特点是吃差价、组织松散;2.0 时代,不吃差价但成交为王,假房源泛滥,目前许多从业者仍处于这个阶段;在 3.0 时代,真房源,品牌内初步形成经纪人合作网络,到了 4.0 时代,平台以经纪人为中心、经纪人以消费者为中心,经纪人相互协作,共生共赢。
贝壳找房正在做的,是希望以 ACN 合作网络为基石、以真房源为底线、以互联网作为工具推动行业业态从 2.0 升阶到 4.0 时代,形成一个行业协同合作的「共生经济」新模式。
同时,贝壳找房宣布将成立店东管理委员会,成都作为店东委员会制度的第一站正式起航。
店东,简单来说就是贝壳找房上接入品牌商的管理者。此前,成都富房不动产以及成都远投地产等当地经纪品牌已经与贝壳平台签约合作,如今两位品牌主当选为成都第一届店东委员会成员。店东管理委员会制度的推进落地,对于贝壳找房在新经纪时代「推动行业正循环」意义深远。
贝壳找房大中华北区 COO 徐万刚
1 从「赋能」到「赋权」在今年4月23日,贝壳找房 CEO 彭永东的一封公开信中,就曾表示之所以要将链家网升级成为贝壳找房平台,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希望「让更多的伙伴成为价值观共同体,让产业链上、生态圈里所有认同价值观的伙伴都参与进来」。
贝壳找房的价值观有两条:一是对用户好、二就是相信合作共赢。截至目前,贝壳找房业务已经成功进驻全国 90 座城市,平台签约及意向合作品牌超过 50 个;从用户端来看,贝壳找房月活跃用户数已达 800 多万,链家网月活用户数已超 750 万,且二者用户重合度不到 15%——不到五个月的时间,贝壳找房已经完成了颇为成功的「双边启动」。
互联网技术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也由此催生出平台型的商业模式——通过聚合起互有所需的多方群体,平台从中产生巨大的连接价值。这一模式的魅力在于,当各群体之间形成一种正向反馈,平台的连接效率将越来越高,创造的价值也越来越大。
目前看来,贝壳找房已经在用户和品牌商两端聚集起客观的数量,那么进一步的重点就在于通过机制和规则的构建,形成自发增长的「正向反馈」。这也是设立店东委员会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房地产经纪作为交易流程复杂、业务形态「重」的服务行业,必然需要完善的规则来确保组织运行良好、服务输出稳定。
贝壳找房的规则来自于链家 17 年一线作业所积累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范标准。在此基础上,贝壳找房通过设定真房源、认可合作共赢等基本门槛,聚合起各地具有共同价值观的品牌商家,平台与商家形成了一个休戚与共的「共生经济体」。
不动产交易的客观情况是地方政策差别很大,行业环境和商业共识也各有不同。店东委员会的成立,恰恰可以帮助平台规则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在落地的过程中具备可操作性。
店东委员会是一个由入驻品牌店东民主投票选出,能够代表店东发声的组织。徐万刚表示委员会的重要职责就是收集店东、经纪人的意见,向平台反馈,同时对平台管理中各项规则和制度提合理化建议,协助平台做决策和统一标准。
换句话说,店东委员会是传统的「工会」在平台商业中的进化形态。它的正式成立也代表了贝壳已经具备了平台思维,能够主动拥抱变化。外界「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质疑不攻自破。
第一届店东委员会成员,成都富房不动产运营副总经理张晓舟表示,「原本我们是加入平台,现在我们是与其他经纪品牌、贝壳一起共建新服务平台,更有主人翁意识,一起参与规则的制定,让规则更合理、更可行。」
此前,贝壳已经有了对于品牌商们的全方位「赋能」,包括营销、系统、经营、人才等八大方面,帮助品牌商壮大事业,把生意做的更好。店东委员会的成立则标志着在「赋能」的基础上,贝壳同时对品牌商进行「赋权」,让品牌商有足够强的身份背书,可以于平台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比如说在跨品牌的合作中出现纠纷,店东委员会也将作为重要的意见方参与到商议中来,以类似「陪审团」的身份确保问题公平公正的解决。张晓舟在现场采访中说到:「我们新晋品牌主的声音是应该有一个官方输出渠道的,而店东委员会就是这样的存在」
2 “相信”的价值店东委员会成立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参与规则制定,还体现在多个方面。
对于店东们来说,委员会由民主选出,所有委员会成员任期半年,每年 1 月和 7 月进行换届。这样在客观上就为店东们多添加了一道自我约束——言而有信、维护规则的成员才有机会代表群体发声,这也将有助于形成更加完善的服务者信用体系。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介品牌们都是把房客客源攥在自己手里,在信息孤岛中各自为战。其实并不是大家不愿意合作,更多是由于缺乏交流,没有形成行业的共识规范。这才陷入了《三体》一书中的黑暗森林怪圈:「我把客户带到你那里看房,被『切单』了怎么办?」
贝壳找房 ACN 合作网络的出现,打破了行业不合作的藩篱,每个对成交有贡献的经纪人、品牌商都能得到相应收益,让合作成为了常态。张晓舟很实在的表示:「原先品牌与品牌都是独立服务消费者,现在我们入驻贝壳希望通过平台之力,形成行业内的协同合作,提升服务消费者的效率和品质。」
此番店东委员会成立,在 ACN 合作网络基础上,也为品牌商们创造了一个常驻的交流场景,搭建了一个不同品牌、不同城市、不同地区的品牌商、服务者的互动交流平台。因为大家共处在同一个平台体系以内,而且平台准入机制要求合作共赢,成员之间本身就存在更强的交流意愿。
店东委员会每个月定期举办店东委员会线下会议,不定期实时保持线上沟通,委员会成员还将优先享有外省市定期考察、项目学习等权益。这些举措将帮助店东们「拆掉思维里的墙」,真正形成良性的竞合观念。
《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认为,人们是因为抱持某种「共同相信」才聚到一起,这也是国家、企业和组织能够存在的基础。店东委员会能够顺利成立,也在侧面反映出品牌商们都「相信」并认可合作共赢的平台价值。
3 “对用户好”这两年市值飙升,逼近万亿美元的亚马逊公司创始人杰夫·贝索斯提出了「飞轮效应」商业理论。他认为一个公司的各个业务模块之间会有机的相互推动,就像是咬合的齿轮一样。不过这个齿轮组从静止到转动起来需要花费比较大的力气,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一旦有一个齿轮转动起来,整个的齿轮组就会跟着飞速转动。
类比来看,如果说贝壳找房也有一个核心「飞轮」,就是「对用户好」——用户受够了虚假房源,贝壳就投入大量资源确保真房源服务承诺;用户看房十分辛苦,贝壳开发出体验非凡的 VR 看房技术等等。
平台模式下,与用户在物理世界的第一触点是品牌商的经纪人,贝壳很难做到事无巨细的管理要求。这时再来看店东委员会的价值,归根结底,还是体现在了「对用户好」:平台有高效的规则、品牌商们没有合作的后顾之忧,经纪人的服务效率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用户在交易房屋的过程中效率提升、体验良好,就会进一步强化口碑效应,为平台带来更多的用户。最终,平台上各方都能受益,构成紧密啮合的正向反馈。
品牌管理大师戴维·阿克在其「品牌资产三部曲」的第一本书里写道:「企业做什么,通常很容易被人模仿。然而企业是什么,却要难模仿得多。」回头梳理 2001 年链家成立,到 2018 年推出贝壳找房的完整脉络,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个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的先锋形象。
- END -
周天财经 原创出品 | techfinsight
专注于互联网与新金融领域的商业深度报道、人物特写与战略分析,关注话题覆盖电商、新零售、移动支付、在线信贷、房产服务、汽车交易、企业服务等 TMT 领域中与交易相关的赛道,亦关注企业家群体的心智建设与企业文化对于一家企业的正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