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1470-1559),明代书画大家,在其75岁那年,即嘉靖甲辰(1544年)春,以行书创作了《春游诗卷五段》,记录了一次春季出游的感悟和经历。该作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纸本尺寸为32.4×121厘米。
原作可在头条搜索,在此不附。
原文呈现
第一段:不教尘负踏青游。出郭聊为笑一谋。新水已堪浮艇子。好山无赖上眉头。风撩髩影春衫薄。树罨溪阴幄稠。一坞桃花偏人意。江村桥畔小淹留。
第二段:舟行欲尽有人家。记得横桥是上沙。南望风烟随鸟没。西来墟落带山斜。煖催新绿初归柳。水映酣红忽见花。残酒未醒春困剧。汲溪聊试雨前茶。
第三段:十里扶舆渡野塘。旋穿松峤入苍苍。风吹麦叶平畴乱。日炙草花村路香。春色酿晴供乐事。岩光摇翠落飞觞。清忙刚被山灵笑。却笑担夫为底忙。
第四段:松根小径入天平。共舍篮舆历翠屏。陟巘试穷千里目。勺泉聊憩半山亭。石凌苍霭相离立。树匝晴烟不断青。落日英贤呼不得。荒祠乔木有仪刑。
第五段:二月望。与次明道复。泛舟出江村桥。抵上沙。遵陆。邂逅朱尧民。钱孔周。登天平。饮白云亭。次第得诗四首。时嘉靖甲辰(1544年)春也。徵明识。
临摹体验
使用三星Spen(电子压感笔),我们对文徵明的《春游诗卷五段》进行了临摹。通过高精度的压感技术,精确捕捉原作中每一笔画的力度变化,力求再现文徵明书法的独特韵味。电子设备提供的便捷性让临摹者可以随时调整并保存自己的学习经历,提供了传统工具无法比拟的学习和创作体验。
《春游诗卷五段》不仅是文徵明个人艺术风格的体现,也是明代文人雅趣的真实写照。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临摹,不仅能够传承这份文化遗产,也让今人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古代艺术家的心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