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的故事主场设定于山东的临清,这座因京杭大运河而繁荣昌盛的城市,在宋明时期素有“富庶甲齐郡”之誉。
繁华力压两京,市肆之中商铺绵亘数十里,往来之人流不计其数,运河之内帆樯如林,百货堆积如山,而娱乐风俗之业亦甚为发达。存有 32 条花柳巷、72 座管弦楼,即便是当代之杭州、成都,相较之下也稍逊一筹。
就在宋徽中正和年间的一个秋天,临清附近清河县里的玉皇庙正举行着一场声势浩大的节拜仪式。堂上供桌摆着猪羊、生理香烛、纸扎精华、美酒蔬菜瓜果,是无所不全。堂下站着前后十人,主持的是牛鼻子老道吴道观。道观打点停档后问众人:“官人的哪位居长?”十人如何排序?众人齐声推举中间一人,只见此人身材伶仃,锦衣玉冠,他就是本县知名的浪荡子弟——流氓领袖,其父姓西门,仅名一庆字。
西门庆因其父母早逝,遗下一间偌大的药材铺,一座五间七进的院落。其家世虽非富贵显达,但在清河县也可算作殷实之户。这西门庆自幼不喜读书阅报,唯专好拳脚功夫、吃喝O赌,且于沾花惹草、风月勾栏之事更是力求精妙。
而今他的主营业务涵盖了借贷、征收和矛盾调解等,因为其脑袋灵光,为人爽快大方,道上的朋友无不卖他几分面子。 久而久之,当地流传着“清河县西门大官人的”名号,其余九人为推举他为老大并非因为他年纪居长,而是因为西门庆才是最盛。他们中有几个人多是他的帮衔,被俗称为“O子”,以他为核心开展坑蒙拐骗,为祸相邻的偏门生意。
这余下九人的依次排序如下:
老二应伯爵,本原是富商之子的家道中落,现在专做前客,是西门庆得力帮衔,不知道你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这种人,他们没什么正经手艺和音声,但看上去始终混得不错,每天出入高档场所,人设打造得非常阔绰,有钱。这种人大多就是和应伯爵一样的人。
应伯爵专给大哥提供情绪价值和处理难事,从中获取居间利益。如今天社会这种特定职业特别多。当然,这不是一个简单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把握人心迎合人格审视夺势,本身就是一种在复杂社会里摸爬滚打才能领悟到技能。而应伯爵可以作为这类人的祖师爷,说话办事滴水不漏。他花名应白桥,现在的话就是应白瓢,所以所有消费由西门庆买单,人们背后都叫他“应花子”。
老三谢西,大本是一千户官子的孙,自幼父母双亡,好音乐消敌韵律,上至五六琵琶乐理略懂,下至七八也是出了名败家子的。“人人嫌狗撵了该溜”,便跟随西门庆臭味相投私混一处;
老四花子虚则被临时拉来凑数,因为其舅舅是花太监,大有来头。 花太监退休前任职于新司主办主管皇宫冬天烧柴取炭供暖,是个极大的肥缺,因此积累颇厚,所以花子虚能习承太监遗产,全凭其妻子的缘故。接下来几个人分别是:
老五孙天化;老六祝念时;老七云里首;老八哈哈哈哈;以及最后几个都是耍钱饮酒O赌在行的人物,如卧龙凤厨等。
说到这里,有意思的是男人与男之间感情想要超越友谊,无非四种方式:
其一,结拜为异姓兄弟;其二,两家儿女结亲,互为亲家;其三,舍得磕头改姓,认干爹以求直上青云;其四,为隐蔽方式。我不敢断言此为唯一途径,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理解缘何能平步青云。故而这伙人在焚香仿效古人的仪式中所拜的并非只是关二爷,而是玉皇大帝,两边矗立的是马、赵、温、周四大神将——马王爷、赵公明、温琼王将军、周广泽。在江浙地区,此类信仰与习俗依旧盛行,以至于每年的五月初五都会祭祀温将军,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关帝君。
众人在礼毕后开始赏神像,看着赵公民胯下坐骑虎,让大家纷纷讨论起锦阳纲上的传闻。有关于它吃了无数行人的吊金白鹅虎,更曾悬赏五十两,却至今没有能坐纳者。在聚会中的很大部分意义,就是为了吹牛逼排位末尾还是白赖光率先吹起来:“咱们兄弟结拜之后明日出发齐心定能拿下这虎赚赏银。”
最有权势的大哥西门庆就笑话他说:“你这一命就值这五十两,你可真是不值钱。” 白赖光则答:“有这银子谁还要命呢?”此时老人二应伯爵迅速打起圆场说道:“如果我们去打虎,也要省力气,不可用刀剑利器,以免弄坏虎皮,那样可就卖不上价了。”
随后众人于道观中摆开宴席,由西门庆居首,其余依次就座,道士陪坐,好不热闹。众人在推杯换盏之际酣畅淋漓,此刻意气正浓,怎料一朝平地风波起,此番相交方见真心……
倘若您无暇阅读这部多达百万字的宏篇巨著,那么就让我引领您去了解、去认识这部诞生于 400 年前,涵盖人情世故无所不有的百科全书!
点赞关注就是对我的支持
万分感谢
用户10xxx14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