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麦收时节,农民们总是谈起天气。
有人说,种地没啥诀窍,老天赏脸干啥都顺。
也有人认为,只要管理得当,一切都能克服。
我们今天要聊的是一种让人又爱又恨的天气——干热风。
你觉得,干热风真的不可控吗?
其实,稍加防范,小麦减产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干热风对小麦的主要影响干热风看似只是天气的一部分,但它对小麦的危害可是实打实的。
小麦在生长的后期,尤其是到了灌浆期,籽粒发育需要大量的水分和养分。
如果这时突然出现高温干旱,再伴随着强风,叶片的水分就会迅速蒸发。
但因为土壤干燥,根系无法吸收足够的水分,只能眼睁睁看着植株枯萎。
小麦还没长成熟,就已经耗尽了能量,籽粒灌浆时间缩短,最终形成的千粒重大幅度下降,产量自然也跟着“跳水”。
有数据显示,如果不加防护,干热风往往能让小麦减产5%到10%,而在土壤条件差的地方,比如沙地,这个数字可能直接翻好几倍。
看到这,也许你会问,这么大的影响,为什么不早防范呢?
哪种区域容易发生干热风?
我们需要了解,哪些地方容易受到干热风的影响。
干热风主要出现在我国的黄淮、江淮、内蒙古河套以西以及新疆、甘肃一带等内陆地区。
这些地方每年初夏气候炎热,雨水稀少,温度高,气压迅速降低,形成了一个大陆热低压。
随着气温的不断增加,气压梯度变大,热风围绕热低压旋转,形成了干热风。
最近,气象部门预报黄淮冬小麦主产区,整个5月没有较强的降雨,到5月中下旬,气温又会上升到30℃以上,还无降雨,这为干热风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小麦正在这时候灌浆,遇到干热风,影响可想而知。
预防干热风的两个实用措施实际上,干热风虽然看起来可怕,但也并不是无可奈何。
以下两种方法,帮你有效应对干热风。
是浇灌浆水。
很多老农都知道,预防干热风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浇水。
在干热风来临前3到7天,给田地浇灌。
一方面,增加田间湿度,防止植株失水过度。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小麦的生长期,要避免大水漫灌,最好是采取喷灌的方式均匀浇水。
一旦碰上大风天气,大水灌容易发生倒伏,得不偿失。
是喷施磷酸二氢钾。
多年实践证明,喷施高浓度的磷酸二氢钾也是预防干热风的有效方法。
干热风来临前7天,可以使用磷酸二氢钾等结合小麦“一喷三防”进行喷洒。
每10天喷一次,连喷两次。
这么做不仅能增加肥料中的磷和钾元素,还能提升叶片的光合作用速度,使叶片更加浓绿厚实,增强植株保水能力,避免植株早衰。
同时,还能提升根系吸水吸肥的能力,有效防止赤霉病、白粉病、锈病和蚜虫等病害。
据统计,采用上述措施后,小麦籽粒饱满度显著提高,每亩增产20%以上,小麦长势好,农民增收自然也有保障。
升华主题:未雨绸缪,才能高枕无忧说到底,农业生产离不开对天气的观察预判。
很多问题看似无解,其实背后有章可循。
干热风虽然是自然灾害,但未雨绸缪,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科学方法,真正做到“人定胜天”,也不是不可能。
我们每个人都在天气的变化中收获着生活的经验和智慧。
用心种地,是对大地的尊重,也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愿每一位的农民朋友都能在大自然的变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迎来丰收的喜悦。
读到这儿,也许你对预防干热风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和计划。
其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就像农田里的干热风,只要我们用心去对待,掌握一些方法,日子终会越过越好。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也期待你能分享给更多的人,大家一起探讨,聊聊农事,共享丰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