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年后喷一遍这个农药,亩产能增200多斤,这药到底是什么?

虚数剧场 2025-03-02 08:31:28

小麦种植在我们国家可是个大话题,有人说得好,“种地这活儿吧,还真有不少学问呢!

”特别是对于种小麦的农民朋友,如何让小麦增产一直是大家热议的话题。

最近听说只要在小麦年后喷一遍药,一亩地就能增产200多斤,这消息真是让不少人直冒问号:这药到底是什么?

是不是骗人的?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项管理技术的真相。

小麦的关键生长期

小麦的生长发育,其实和我们养孩子差不多,不同阶段需要的“营养”也不一样。

从小麦苗期到成熟期,每个阶段都特别有讲究。

这其中,苗期、拔节期和灌浆期是最为关键的。

这三个时期,对小麦的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苗期的小麦株数决定了一亩地的基础,全靠这个阶段的小苗够不够健壮。

拔节期呢,是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关键转折点,需要大量营养,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分蘖死亡。

而灌浆期,则决定了小麦每颗粒的重量,这可是产量直观的体现。

拔节期的科学管理方法

说到拔节期,可是非常重要的小麦成长期。

这个时候,如果营养跟不上,小麦就会“营养不良”,造成一些分蘖“夭折”,变成无效分蘖。

而且春天温度逐渐回升,越冬的病虫害如蚜虫、红蜘蛛、纹枯病等也会趁机复苏。

这时不仅要给小麦追肥浇水,更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

在拔节期,每亩地一般需要追施尿素15-20公斤,同时浇一次大水,以满足小麦对水肥的需求。

再者,防治病虫害就更重要了。

常用的配方是吡唑醚菌酯、芸苔素内酯和磷酸二氢钾混合使用,不仅能防病,还能调节小麦生长,补充叶面营养。

多种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随着气温上升,多种病虫害进入高发期,这就像是小麦的“敌人”一一来袭,不提早预防的话,损失可就大了。

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这几种病害在春季特别活跃。

主要的害虫,例如蚜虫、红蜘蛛、金针虫也不甘示弱。

因此,抓住拔节期这关键时刻,进行综合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不仅要追肥浇水,还要使用农药控制病虫害,这是最后也是最佳的防治时机。

拔节期喷药的操作指南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最感兴趣的还是那“神药”的使用方法吧。

确实,科学合理地用药才能达到增产的效果。

在小麦返青拔节期,选择晴天上午,每亩用25%的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0-25毫升,加上0.01%的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10毫升,再加上98%的磷酸二氢钾100克,兑水30-40公斤稀释后进行喷雾。

这一做法不仅能有效预防苗期的全蚀病、纹枯病和根腐病,还能补充磷钾等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大大提高小麦的成穗率。

喷这药不仅简单,还很有效,相信不少种小麦的朋友会有所尝试。

毕竟,增加每亩产量200多斤,可是真金白银啊!

农民朋友们,种地不易,讲究却不少。

这篇文章希望能为你们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不妨尝试一下这项技术,说不定真的能带来丰收的喜悦。

正如作物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和尝试新的技术,希望大家能在种植过程中多观察、多总结,找到最适合自己地块的管理方法。

这也是农业的魅力所在:在不断挑战和改进中,收获最好的结果。

希望每一位农民朋友都能迎来自己的一季好收成。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