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俄乌战争可以说是一场兄弟阋墙的战争,对垒的双方是同属斯拉夫人的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而除了俄罗斯和乌克兰之外,在俄乌战争之中还有另外好几对“兄弟”,比如俄罗斯这边有小卡德罗夫的车臣军,乌克兰那边也有车臣人的武装“杜达耶夫营”等,而近日,我们在俄乌战争之中又发现了一个类似的情况:俄乌双方都出现了尼泊尔人。
尼泊尔人对尼泊尔人
近日,根据美国《外交官》杂志的消息称,来自尼泊尔的廓尔喀佣兵正同时在俄军和乌军之中服役。在乌克兰这边自不必说,有消息称,乌克兰这边已经有来自数十个国家的近万名所谓“国际人员”加入了乌军这一边服役了,有一些尼泊尔人也不足为奇。此前,还有一位名叫普拉塔普巴斯内特的尼泊尔青年因为在乌军之中表现的非常英勇,一度成为了尼泊尔当地的“明星人物”。
而在俄罗斯这边,有数据统计称,至少也有数百名尼泊尔人加入了俄军服役,并且还有些人是直接选择从尼泊尔军之中主动退役,专门前往俄罗斯加入俄军服役的。那么,为何尼泊尔人对加入俄军表现的如此“热情”呢?主要原因是因为薪水和身份。
根据俄罗斯国防部的消息,参加俄乌战争的俄军待遇还是非常不错的,据称足足有20万卢布到50万卢布之间,大约合两万到四万元,这不要说在俄罗斯,可以说在全球很多地方都可以说是“高薪” 了。这当然也吸引了人均经济总量仅有一千多美元的尼泊尔当地人的注意。
不仅如此,俄罗斯方面还声称,一旦有外国人加入俄军服役一年之后,就可以获得俄罗斯身份,这个规条的本意是为了吸引原本苏联地区的人加入,结果没想到连尼泊尔人都来了。甚至为了方便一些不会说俄语的人加入,俄军据称还取消了入伍的俄语考察,现在只要会说英语就能加入俄军服役了。
综上,俄乌战争之中会出现“尼泊尔人对尼泊尔人”的奇景也就不足为奇了。
廓尔喀佣兵的由来
廓尔喀人是尼泊尔的一个山地民族,自古以骁勇善战,吃苦耐劳为名,由于尼泊尔八成以上是山地,因此当地人自古就在地形崎岖的山地活动,故而非常善于山地战,体力也很好。
廓尔喀兵最早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是在19世纪初,当时已经基本夺占印度的英国派遣三万人进攻进攻尼泊尔,而尼泊尔出动了1.2万人抵抗。结果,当时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国居面对尼泊尔居然足足奋战了两年才勉强取胜。虽然,此战英国取胜了,但是廓尔喀战士的勇猛顽强还是给英国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英国与尼泊尔签订了相关协议,获得了从尼泊尔招募人员加入英军的渠道。1815年,英军之中就有了由尼泊尔人组成的廓尔喀营,自此,廓尔喀佣兵就与英军并肩作战,一直到了今天。
过去的两百年之中,有大量的尼泊尔青年从尼泊尔各地前往了尼泊尔西部城市博克拉的英国廓尔喀士兵招募中心申请当兵,廓尔喀佣兵几乎参与了过去两百年间英国参与的所有的战争。根据相关方面的数据统计,大约在2011年,英军有4个廓尔喀团,总人数大概有3700人。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中,共有20万廓尔喀人与英军并肩作战,足足有多达4.5万余人在两次世界大战之中不幸罹难。
可见,尼泊尔有非常悠久的佣兵传统,只要能够获得丰厚的报酬,他们并不在乎要面对的人是谁,哪怕对面也一样是尼泊尔人。
多次被中国击败
由于历史原因,廓尔喀兵曾经多次与咱们交过手。最早有记录是在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至五十七年(1792年),清军就曾击败过廓尔喀人。
朝战期间,有消息称廓尔喀兵就曾经与英军一起参加战争,结果并未取得什么胜利。在1947年,印度“脱英”之后,当地英军的廓尔喀人有不少就直接就地加入了印军,规模据称有足足18个营之多,这些廓尔喀人也就成了当时印军之中的“精锐”,按照习惯,印军把他们称为“托马”。随后在1962年战争之中,廓尔喀兵跟随印军出动,结果铩羽而归。
可见,廓尔喀兵虽然一向以“悍勇”为名,但是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出彩之处,他们被捧的“神乎其神”,也许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英军和印军的“衬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