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马行空”到“有章可循”:2025年工信部推进元宇宙、脑机接口等标准研究

元力社 2025-04-09 17:54:30

4月8日,工信部发布《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

工作要点主要目标:围绕健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持续完善新兴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标准研究,制定行业标准1800项以上,组建5个以上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标准化技术组织。其中明确:

加强未来产业标准建设。开展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先进计算、未来显示、未来网络、新型储能等标准研究。

加强新兴产业标准建设。优化完善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北斗导航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统筹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通用、关键技术、产品服务、行业应用、安全治理等标准制定,助力突破一批面向融合应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产品。

加强标准对企业的服务。探索推进“人工智能+标准化”,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标准化建设,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标准预研、编制、宣贯和实施推广等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提高标准制定效率,推动标准落地实施。

加强制造业网络化协同标准建设。加快构建算力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强化算力互联互通、算力资源池、算力平台等标准建设。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不断向纵深推进,全球元宇宙产业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各国纷纷加大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力度。

从促进技术创新层面来看,标准的统一和规范化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元宇宙产业中,众多企业各自开展研发工作,由于缺乏统一标准,不同企业的技术成果难以实现有效兼容和协同。而标准的制定能够引导企业在研发过程中遵循共同的技术规范,减少重复研发和资源浪费,从而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同时,统一的标准也为新企业进入市场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准则,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使得更多创新力量能够参与到元宇宙产业中来,加速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在拓展应用场景方面,标准同样至关重要。

元宇宙的应用场景广泛,涵盖教育、医疗、娱乐等多个领域。标准的制定可以确保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产品和服务具有一致性和兼容性,使得元宇宙技术能够更顺畅地融入各个行业,拓展其应用范围。例如,在教育领域,统一的标准可以保障元宇宙教学工具在不同学校和教育机构之间的通用性,提高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效率。

此外,提升产业竞争力也是元宇宙产业标准制定和实施的重要目标。

在全球元宇宙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标准的制定有助于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制定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标准,我国可以在全球元宇宙产业规则制定中掌握话语权,推动我国在全球元宇宙产业领域占据更有利的位置。这不仅有利于我国元宇宙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还能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源和合作机会。

赛迪顾问近期发布的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元宇宙产业正加快落地赋能进程,在与其他技术融合方面成果突出,特别是AI大模型的接入,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报告预计,到2027年,中国元宇宙产业规模将达到1676.7亿元。

去年8月,工信部等五部门印发《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通过“构建先进元宇宙技术和产业体系”“培育三维交互的工业元宇宙”“打造沉浸交互数字生活应用”“构建系统完备产业支撑”“构建安全可信产业治理体系”这5大任务,目标到2025年,使元宇宙在技术、产业、应用、治理等方面取得突破,成为数字经济重要增长极,实现产业规模壮大、布局合理、技术体系完善,产业技术基础支撑能力进一步夯实,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同年10月,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其中提及推动算力在更多生产生活场景的应用落地,支撑个人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设备在社交、娱乐方面的沉浸式场景应用。

在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元宇宙的软硬件产品层和应用场景层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对产业效率提升的带动作用较为明显。

硬件方面,各类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设备性能持续提升,为用户带来更加沉浸式的体验;软件层面,相关操作系统、开发工具等也在不断优化。应用场景层中,元宇宙在教育、医疗、娱乐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创造了新的业务模式和价值。

元宇宙所具有的沉浸式体验和虚实融合优势,对用户具有强大吸引力,发展潜力巨大。这种优势不仅能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交互体验,还能为应用场景的效率提升提供新思路。

因此,产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元宇宙产业全方位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随着产业生态的不断成熟,更多的企业和机构将参与到标准制定中来,共同推动元宇宙产业朝着更加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

0 阅读:1
元力社

元力社

一堂每时每刻都在“进化”的理财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