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军事合作新篇:联合研制武器全解析

钢铁保卫者 2025-01-13 17:12:38

从引进苏-27SK开始,我们和俄罗斯在军事领域便开始了长达30余年的合作。这种合作除了大家熟知的直接从俄罗斯采购现成的武器装备,以及引进部分急需的技术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合作方式,那就是联合研制。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聊聊。

总结近30年来的联合研制案例,中俄之间的联合研制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一种是按需定制。简答来说就是中方提出需求并提供资金,然后俄罗斯根据中方需求研制相应的装备再出售给中方,这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米-17В-7直升机。

米-17В-7直升机的研制背景就是上世纪90年代末的我国,除了上世纪80年代引进的24架黑鹰直升机之外,缺少能够在青藏高原使用的直升机。于是我们便找上俄罗斯,中方出钱,俄方出技术,“联合研制”一款能够在青藏高原使用的高原型米-17直升机。

通过多次测试发现,米-17的旋翼有足够的拉力储备,只要能够换用大功率的发动机,便可以满足青藏高原的使用。

为此,俄方专门研制了高原型的ВК-2500-02型发动机,这款发动机除了最大功率增加20%(达到了1800千瓦,紧急功率提升至2027千瓦),还针对高原环境的特殊性,换装了新型的电子燃油调节器(可根据高原使用规律自动调节供油量),并加装了能够改善发动机在高原环境下起动性能的SAFIR 5K/G“蓝宝石”辅助动力装置。同时发动机的总寿命提至6000小时,翻修间隔时间增加到1500小时,大幅简化了后勤维护保养的难度。

2001年,换发后的米-17进入西藏高原进行了试飞,各项指标基本满足高原使用需要。高原型米-17被命名为米-17В-7,并于2003年陆续装备空军和陆航部队后,打破了美国对中国高原直升机的技术封锁,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的“直升机进藏”问题。是直-20和高原型直-8服役前我军为数不多的能在高海拔地区使用的机种之一。

另一种合作方式同样是中方提需求并提供资金,但俄罗斯只是按需提供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后续的研制则是由中方自行完成。这种合作方式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我军目前主力的专用武装直升机——直-10。

上世纪80年代的百万大裁军后我军开始了现代化进程,这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就是组建陆航。80年代末,我国开始了专用武装直升机的研制工作。美军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在91年海湾战争中的出色表现加速了相关研制工作。

但是完全自行研制专用武装直升机又根本不现实,一方面是当时的我们没有任何相关技术储备;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改革开放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军队需要过苦日子,有限的军费更是要优先满足诸如苏-27SK引进等更重要的项目。

说白了就是没钱没技术研制专用武装直升机。曾经我们计划引进俄罗斯的米-24武装直升机,但奈何俄方漫天要价,再加上我方综合测试后发现米-24并不适合我军需要,导致该引进计划作罢。

我国某公园的俄制米-24,图源见水印

最终我们决定“花小钱办大事”,找俄罗斯“联合研制”。在2013年3月的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上,俄罗斯卡莫夫直升机公司总设计谢尔盖·米基夫透露该公司曾应中国的委托设计了一款武装直升机方案,项目名称“941工程”。

米基夫在PPT中展示了“941工程”的线性三面图和风洞测试的照片,并指出中国以该方案为基础发展出了直-10武装直升机。

“941工程”可以追溯到1994年,中航直升机公司和卡莫夫设计局通过接触,在同年7月签订了委托设计一款6吨级武装直升机方案的先期合作合同,金额为894万美元(整个合作的总花费约3000万美元)

中方在次年6月12日向卡莫夫设计局提交了用俄语制作,附带有图表、绘图和表格的性能指标书。在该标书中,中国提出了非常详细的设计要求,比如要求卡莫夫设计局设计的是一款6吨级的中型专用武装直升机,采用标准的串列座舱设计,座舱有装甲防护,航电系统需要基于MIL-STD-1553B的开放式总线结构。

发动机虽然未指定型号,但是也提供了重量、尺寸,以及详尽的功率和耗油率等核心参数。

武器系统同样提出了详尽的要求,包括一门安装于机首下方的23毫米链式机炮,机身两侧的短翼需要能够挂载空射反坦克导弹,12.7毫米机枪吊舱,副油箱,以及火箭弹巢等多种武器和设备。

这些详尽的要求都说明中国当时已经对专用武装直升机进行过深入研究,并有了自己明确的需求,只是由于缺乏相关的设计经验,才会选择与卡莫夫设计局合作。

“941工程”全程按照中国的独特要求进行设计,在完成了总体设计和模型吹风后,卡莫夫设计局在1996年1月11日把“941工程”最终设计图纸交付中国,此后没有介入直-10的后续研制。后续的研制工作便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自主完成。

在找到卡莫夫设计局之前,中国是没有能力完成一款专用武装直升机的设计。唯一勉强能与武装直升机沾边的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服役的武直-9,但也只是在直-9基础上稍加改进而来,充其量只能算是武装运输直升机。

可以说,如果没有与俄罗斯卡莫夫设计局的合作,我国的专用武装直升机可能还需要再等上5年以上。

此类“联合研制”的典型例子还有一个,那就是前不久在网上引发热议的“神雕”大型高空反隐身无人机。

作为当前全球范围内唯一一款高空反隐身无人机,“神雕”不仅使用了双机身设计,大展弦比的主机翼也反常态第安装在了飞机尾部,极具辨识度,更因为方方正正的外观被网友戏称为飞行的“门板”。

独特的气动布局不仅让“神雕”成为当前全球范围内最大的无人机(翼展50米,机长25米),也让其拥有出色的高空飞行能力,巡航高度达到惊人的2.5万米,最长续航时间长达35小时。远超传统的有人预警机,只需要三架便能够实现对指定空域的24小时全天候监视。

“神雕”高空反隐身无人机安装了中国自主研发的“低频反隐身雷达”,能够360度无死角地探测隐形战机,其最大探测距离达到了500公里级别。

再加上远超传统战机的巡航高度,能够从隐身战机隐身能力较弱的机背进行垂直探测,因此对隐身战机的发现和跟踪距离要远超传统的反隐身雷达,这为我军的反隐身作战提供了更为充裕的反应时间和拦截空间。

而这样一款独一无二的高空反隐身无人机,其同样是与俄罗斯“联合研制”的产物。

早在2015年5月27日,当时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网站发表了理查德·费希尔的题为《中国新型双机身高空长航时概念无人机曝光》的报道,就认为中国的“神雕”无人机与俄2003年莫斯科航展上推出的S-62无人机概念模型相像,包括相同的双机身方案,尾部向前推进,巨大的翼展。暗指俄罗斯参与了中方“神雕”无人机的研制工作。

《简氏防务周刊》的说法也得到了来自我国行业内人士的证实。在=相关人士的回忆录里就明确提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明还大力推动高空反隐身无人机的前期对外合作,基于这项合作,601所研制出了‘神雕’验证机”。

当然,正如上面提到的那样,中俄双方在“神雕”高空反隐身无人机上面的合作方式与直-10是基本一致的。即俄方仅参与气动布局方面的研制工作,按照中方的技术指标进行早期的总体设计,以及模型的风洞吹风,然后将设计图纸交给中方收钱完事。后续的研制工作,包括机体材料、雷达、发动机等核心设备的研制都是由601所来完成。

事实上,即便俄罗斯参与了“神雕”高空反隐身无人机的气动布局设计,但“神雕”高空反隐身无人机不仅是雷达性能要远超S-62,本身的飞行性能也要超过后者。比如,S-62的设计指标是能够在20公里高度的巡逻区飞行24小时,而“神雕”的这两项数据分别达到了25公里和35小时。这些都是我国在相关领域已经超越俄罗斯的体现。

上述两种联合研制方式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联合研制”,因为这中间中俄双方的角色并不完全对等,严格来说还是属于“中方提需求、给资金,俄方负责提供技术”的按需定制阶段。而随着我们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以及相关领域的巨大进步,中俄在军事领域的联合研制很快便转入到双方角色对等的真“联合研制”阶段。

这种合作方式的典型例子就是“先进重型直升机AC332 AHL”。

作为全球范围内第三款重型直升机,AC332 AHL的初始设计指标为最大起飞重量38.7吨,最大内部载荷为10吨,最大外部载荷为15吨。最大飞行速度为270公里/小时,使用升限6000米,最大航程800公里。

后续根据军队的需求部分指标进行调整,最大起飞重量小幅降至38.2吨,最大飞行速度提高到300公里/小时,使用升限降到5700米,最大航程修正为630公里。最大内部载荷和最大外部载荷则保持不变。

综合各种公开信息显示,中俄是从2008年起就联合研制重型直升机进行谈判。不过谈判一开始漫长而艰难(原因大家都懂),直到6年后的2014年,俄罗斯由于克里米亚事件遭到西方全面封锁,不得不对中方让步,相关谈判才得以顺利展开,中俄两国在2016年达成了政府间协议。按照该协议,俄罗斯直升机控股公司将和中国企业将共同开发先进重型直升机AC332 AHL,预计研制时间为13年。但即便这样,正式的研制合同也拖到了5年后的2021年6月25日才正式签署。

俄罗斯则将提供相关技术,工程建议书,以及包括传动系统、操纵螺杆和防冰系统等在内的零部件系统。中方将负责项目的整体组织工作,包括设计、原型建造、试验、认证、准备、批量生产,以及向市场推广和整体协商工作。

可以看到,在AC332 AHL的研制中中俄双方承担了几乎一样的研制任务,是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地位平等的联合研制。

0 阅读:0
钢铁保卫者

钢铁保卫者

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