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单位里几个老同志聊天,感触挺深。
他们临近退休,反而活得更通透了。
老张,以前单位的“拼命三郎”,天天加班到深夜,升职也快,眼看着就要奔着副处去了。
结果前两年突然查出来心脏不太好,现在每天遛鸟养花,反而容光焕发。
用他的话说,以前总觉得升职加薪才是正事,其他都是次要的,现在才明白,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其他都是浮云。
老李,以前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各种荣誉拿到手软。
但他几乎没什么个人生活,所有时间都扑在工作上,错过了孩子的成长,也疏远了和家人的关系。
现在退休在家,孩子在外地工作,一年也回不来几次,老伴也抱怨他这么多年对家庭的付出太少。
他跟我说,如果能重来,他会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家人。
这些老同志的经历让我开始思考,我们每天24个小时,刨去上班8小时,通勤1小时,午休2小时,还有13个小时,这13个小时我们都用来干什么了?
很多人可能会说,加班啊!
现在这内卷的时代,不加班怎么行?
但仔细想想,很多加班真的有必要吗?
有多少时间是真正高效利用的,有多少时间是无效内耗?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是被一种“集体焦虑”裹挟着往前走,害怕被落下,害怕被淘汰。
这种焦虑让我们看不清方向,也让我们忘记了生活的本质。
我们拼命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但如果工作占据了我们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那生活的意义又在哪里?
你的主业是好好生活,副业才是工作。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反常识,但在体制内待久了,你就会发现,它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除了工作,我们还有家人、朋友、爱好。
这些东西,才是构成我们完整人生的重要元素。
我认识一个网友,在体制内工作几年后,发现自己对现在的工作提不起兴趣,每天都感觉很疲惫。
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摄影,没想到竟然找到了自己的 passion。
现在,他不仅在工作上表现出色,摄影也做得风生水起,还经常在网上分享自己的作品,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另一个网友,则是在工作之余,坚持健身和阅读。
他说,健身让他保持了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阅读则开阔了他的视野,提升了他的认知。
这些习惯,让他在工作中也更有竞争力。
理性看待工作,合理安排时间,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
不要被所谓的“成功学”洗脑,不要被周围人的焦虑所影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工作很重要,但生活更重要。
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要学会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关系。
不要为了工作牺牲一切,也不要因为工作而忽略了生活的美好。
下班后,去运动、去阅读、去陪伴家人、去发展自己的爱好,这些看似“无用”的事情,其实是在滋养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幸福感。
它们会让我们更有活力,更有动力去面对工作中的挑战。
生活不是只有工作,还有诗和远方。
在体制内,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眼前的琐事所困扰,不要被名利所迷惑。
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追求内心的平静,这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别等到退休了才明白这个道理,那时候可能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