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密探财经(ID:Spy Finance)
年初以来,多家消费金融公司跟银行一样“忙碌”,即忙着往外甩卖不良资产,迎接新一轮消费贷政策红利。
据银登网最新披露,4月7日起,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对外抛出了一单“2025年第1期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项目”招商公告。据该平台检索,平安消费金融对外卖不良非常罕见,此单招商引发市场关注。
上述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项目涉及17352户不良债权,债务人均为自然人,且都是信用消费贷,总债权约4.7亿元,本金3.34亿元,利息、罚息等1.34亿元,逾期1-2年内占比79%。
从平安消费金融官网介绍看,目前主营产品就是平安小橙花、平安小橙果,前者可放款额度500元至20万元,年化利率(单利)4%-24%,而后者可放款额度最高20万元,年化利率(单利)10.9%-23.9%。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涉及平安消费金融的投诉就比较多,其中2025年以来的投诉理由也很扎眼。
比如今年3月,有投诉平安小橙花乱收费的,其称“向平安消费金融借款5000,还款5900元,还要继续收取1500的费用,不合理,已超出合理利”。今年4月份,有投诉平安消费金融,“以错误银行卡为由强制下载app”,以及投诉其“暴力催收”、不知情之下被第三方代偿等。


当然了,平安消费金融“树大招风”,难免会被一些诈骗分子盯上,从中冒名欺诈消费者。今年3月份,“昆明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公众号曾发文《低利息、秒放款?当心贷款不成反被骗!》,里面就提到了一个真实案例。

今年2月下旬,平安消费金融还专门发过一个针对类似诈骗情况的公开声明,称其“在办理贷款业务过程中不会收取认证费、保证金、解冻金、修复费、验资费等任何明目费用。凡是先转账后放款的均为诈骗行为”。
围绕个人消费贷,平安消费金融去年7月曾被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上海监管局重罚145万元,主要牵涉“个人消费贷款贷前调查不尽职,个人消费贷款违规流入股市,消费者投诉渠道管理不尽职”等违法违规事实。
此次被重罚成为平安消费金融自2020年开业以来收到的首张监管罚单。据悉,平安消费金融总股本50亿元,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均是中国平安保险集团。

来源:密探财经图库
2023年,平安消费金融实现营收36.27亿元,同比增长30.23%,净利润4.90亿元,同比增长162.03%,收到国家金监总局上海监管局转办投诉162件,较2022年134件增加了28件,投诉类型以贷后管理、服务提升、业务政策为主。
截至2023年底,平安消费金融总资产405.91亿元,资本充足率15.27%,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为14.21%。截至2024年9月底,平安消费金融资本充足率14.94%,较上年底下降了0.33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为 13.83%,较上年底下降了0.38个百分点。
小叮当
这种甩卖的行为应严厉禁止,不然还会玩套路乱放贷,稳赚不赔的生意谁不会
999XXXXX1999
网贷全都一样的!一个个点名,还不如一棍子全打死!
醉翁 回复 04-09 15:05
全民撸网贷,一起上!干死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