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泡沫无以为继,OpenAI欲求上市

趣唠科技不打烊 2024-09-10 20:54:55

文丨寄语

大模型之战,最赚钱的非英伟达莫属;最烧钱的则数不胜数,OpenAI必然是其中一位。

作为最热门的大模型厂商之一,OpenAI的烧钱能力居高不下,是名副其实的“吞金巨兽”。

OpenAI融资历史包括多轮重要的资金注入,其中最重要的一轮融资发生在2023年1月,微软投资约100亿美元,这是AI领域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融资纪录。

在此之前,OpenAI已经进行了多次融资,包括种子前融资、种子轮融资、二级市场融资和企业融资,总募集资金超过200亿美元。

最新的融资动态显示,OpenAI正在洽谈新一轮数十亿美元的融资,估值将超过1000亿美元。

本次融资的领头机构是美国风险投资公司Thrive Capital,微软、英伟达、苹果也预计将参与投资。

融资太慢,不如直接IPO?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商业化应用的扩展,OpenAI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来维持其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

但AI竞赛巨额投资,回本却遥遥无期。

相关人士透露,OpenAI今年将花费近40亿美元租用微软服务器,为ChatGPT及其底层LLM大模型提供支持。

随着新模型参数增长,OpenAI的训练成本(包括数据费用)今年可能会飙升至30亿美元。此外,OpenAI的人力成本巨大,如今团队规模估计每年的人力成本大约在15亿美元左右。

综上,OpenAI今年的运营成本可能高达85亿美元,但其营收只在约35亿至45亿美元之间。

尽管营收约在35亿至45亿美元之间,但大量用户使用免费版本的ChatGPT,加大了计算成本负担,却未能转化为直接收入,更是拉高亏损。

很明显 OpenAI 必须尽快找到盈利方式,才能更好地生存。

当然并非只有OpenAI陷入窘境,巨头们都在AI变现过程中,入不敷出。

谷歌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该公司每季度120亿美元的AI投资不知何时会开始产生回报;

Meta在年报中披露,2024年资本支出可能高达400亿美元;

微软的资本开支更高达500亿美元,其中研发支出272亿美元;

还有亚马逊,在一季度披露资本支出额为140亿美元,但预计这将是2024年最低水平,未来还会加大对生成式AI方面的投入。

亏损仍是当下AI企业的常态。

大家不得不另谋出路,根据The Information的分析,未来OpenAI寻求上市的可能性超出了外界目前的预估。

初露端倪

当下,OpenAI正在经历一场结构和公司定位的转型。

现在,OpenAI拥有超过1700名员工,其中80%是在2022年11月ChatGPT发布后加入的。有新的员工和高管不断涌入,早期员工仍在继续离职。

其中大家关注度较高的,前OpenAI首席科学家伊利亚·苏茨克弗(Ilya Sutskever)联合创立的公司 Safe Superintelligence(SSI),近日也是宣布获得10 亿美元投资的好消息。Ilya的离职原因,在后续报道看来主要是由于:

一来算力不够用,承诺给超级对齐团队的20%缺斤少两,导致团队逆流而行,但也越来越困难。

二来安全不重视,对AGI的安全治理问题,优先级不如推出市场喜欢的“闪亮的产品”。

OpenAI的消息人士更是透露,更注重安全的员工已经对奥特曼失去了信心。

显然,人事变动背后,正是快速增长的OpenAI所面临的现实问题,OpenAI已经不像建立之初那样,是为人类利益而创建的尖端人工智能实验室,已经成为致力于盈利的行业巨头。(虽然目前还无法实现自负盈亏)

当然,进入2024之后,大家也明显能够感受到OpenAI推出新产品的节奏放缓了很多。

GPT-5迟迟未等到发布,视频生成模型Sora至今还未全面开放试用,搜索引擎SearchGPT还停留在原型阶段……OpenAI的发展似乎已按下暂停键,是否是缺乏算力、缺乏资金来提升算力带来的负作用?

想要产品加速,就需要更多的钱。The Information新发表的一篇文章认为,IPO正是OpenAI所需要的。

与此对应,6月,OpenAI聘请Sarah Friar担任CFO的这一人事变动,在大家看来颇有深意,因为Friar曾作为CFO带领支付公司Square上市;之后又作为CEO领导Nextdoor上市。

可以预见的是,OpenAI上市之前有很多工作——审计、财务预测及治理结构变革等繁重任务,而Friar将是完成这些工作,推动OpenAI迈向上市目标的理想人选。

但上市并不是想冲就能冲,想要上市,OpenAI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与微软的另类条约、非营利性定位、利润是否能摸到IPO的门槛等等现实问题。OpenAI的上市路漫漫,不少人认为,奥特曼可能想将OpenAI改造为公共利益公司(public benefit cooperation, PBC),包括Warby Parker和Allbirds在内的几家公司都已经以这种身份上市。

在文章作者看来,成为上市公司是OpenAI获得资金的最佳途径,OpenAI在未来几年内上市的可能比人们预料的来得早。

确实,想要拿到更多的钱,最好的选择就是IPO。

此前,当地时间2023年6月6日的一次活动上,奥特曼表示,目前公司不会上市,并表示希望技术变得更强大的同时,也能保持对技术的完全控制。

但那毕竟是很久之前的态度,面对AI瓶颈与未来更大的投入,要想维持自身在行业内独步横行的局面,恐怕必须另辟蹊径,唯现实考量。

巨亏下艰难转型确实是所有公司要面临的现实问题,只不过OpenAI变CloseAI的十岔路口,是否能保持自身的创新优势,受到狂热追捧,属于OpenAI的辉煌时代还在延续还是正在过去?

0 阅读:16

趣唠科技不打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