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两极,一直是这个星球最神秘的存在。随着人类对极地考察的深入,发现极地与人类关系密切,对科学家而言充满挑战和机遇。实际上,中国和极地的联系早在 20 世纪 20 年代就存在了。
斯瓦尔巴在挪威语里意思是寒冷的海岸,它处在北极圈内,离北极点 1750 千米,面积 6.1 万平方千米,是靠近北极能住人的地区之一。
一战结束后,1920 年 2 月 9 日,很多国家签了《斯瓦尔巴条约》,条约规定这个群岛主权归挪威,签约国的公民能在岛上搞科学考察和正常的商业生产活动,有永久居留权,矿权和捕捞权大家平等享有。北洋政府在 1925 年条约生效前加入了。
中国对北极的科学考察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那时起步不容易,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都缺,但科学家们一直努力做基础研究。
1950 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留学的中国人高时浏进入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次年到达当年的北磁极,是有记录可查的第一个进入北极的中国人。
1958 年 11 月 12 日,中国驻苏联新闻记者李楠乘坐“伊尔 14”飞机从莫斯科出发,飞行 1.3 万千米,先后在苏联北极第七号浮冰站和北极点着陆,完成北极考察。
李楠在其通讯《在北极上空飞行》中写道:“我们在地轴上空飞翔。月色很明亮,天空特别净洁。这样的天空和月色大概只有在北极地区才能看到。星星都集中在头顶,而且好像就在低空。一抬头就能看到北极星。”这是首位探访北极的中国记者的记录。
新中国成立不久,南极就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1952 年,安徽人张逢铿前往美国留学。1958 年,拥有中国国籍的张逢铿参加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南极研究计划,这是国际地球物理年“探冻第四号计划”的重要部分。
从 1958 年 12 月至 1960 年 3 月,张逢铿在南极停留了 15 个月,成为首个登上南极的中国人。1959 年 11 月至 1960 年 3 月,张逢铿与同伴穿越南极腹地,抵达西南极海滨,行程超过 1000 千米,获取了众多科考资料。1960 年他从南极归来后,1963 年 2 月 8 日,美国政府以张逢铿的姓氏为南极一座山峰命名“张氏峰”,这是首次以中国人姓氏为南极山峰命名。
张逢铿
新中国政府于 1957 年开始参与国际地球物理年(简称 IGY)这一国际极地事务。但随后,因美国操纵台湾当局介入,中国政府为维护国家主权,于 1957 年 6 月正式退出 IGY。至 20 世纪 70 年代末,全球有 17 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 40 多个长年考察站和 100 多个夏季考察站,成果显著,然而这些考察站中没有一个属于中国。
1962 年规划时,有科学家提议开展南极科考。1964 年国务院下设国家海洋局,其任务包括南极考察。国家海洋局成立初就将南极考察列为重要工作,1977 年提出相关目标,1978 年提交报告,中国极地意识觉醒,极地考察进入议事日程。
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所史馆里,收藏着一块特殊岩石,是中国首次南极科考样品之一,由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研究员张青松带回。1980 年 1 月 6 日,受澳大利亚邀请,科学家董兆乾、张青松作为中国代表抵达南极,参加澳大利亚组织的南极科考,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登上南极大陆,开始为期 47 天的科学考察与访问。
董兆乾
在这次科考快结束时,张青松得知澳大利亚戴维斯站的研究空缺正是自己擅长的领域,便申请加入 1980—1981 年澳大利亚戴维斯站越冬考察队并获同意。回国后他再次申请出征,于 1980 年 12 月 15 日到达。此次南极之行从极昼开始历经严冬,张青松一边研究一边学习,收集了 8 箱标本和样品,与专家合作得到我国第一批南极研究成果。
1981 年 5 月 11 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中国南极事业走上正轨。委员会成立后,我国又派 20 多名科学家,去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与智利的考察站进行夏季或越冬科学考察。值得一提的是,1983 年,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华梅应新西兰邀请,在南极洲罗斯岛南端的斯科特站考察 32 天,成为第一个到南极洲的中国女性。
李华梅
1983 年 5 月 9 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27 次会议决定,我国同意加入《南极条约》组织。同年 6 月 8 日,中国向《南极条约》保存国递交加入书,成为缔约国。
但成为缔约国仅意味着拿到“入场券”,在《南极条约》体系中,缔约国无参与决策权,成为协商国的先决条件是在南极建科考站并进行科学考察。经考察评估,我国确定于 1985 年初在南极建首个科考站。
南极大陆终年被冰雪覆盖,仅每年 11 月中旬至次年 3 月中旬适合施工,若此时间段未完成任务,就得延误一年。郭琨等人随即筹备。南极大陆气候恶劣,充满未知危险。1984 年前,我国仅少数人搭国外船只和飞机去过南极,仅靠这些人进行首次科考远远不够。
还有个难题是用什么船送科考队员去南极,当时我国没有抗冰船和破冰船,南极到处是冰,没有破冰船寸步难行。中国首次南极越冬科考队队长颜其德说:“人才少,就请国外专家培训;没破冰船,就改造自己的船。”最终,科考队选西南极的乔治王岛作首个南极考察站站址。
同时,国家海洋局管理指挥司负责航行指挥和通讯联络,广泛搜集资料,设计最佳航线,制订最佳方案保障航行安全和通信畅通。
1983 年 12 月,36 岁的刘小汉刚从法国拿到博士学位回国,就被推荐参加首次南极考察队员的选拔。同样刚毕业就去南极的,还有海洋生物学家杨关铭。在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南极办对考察队员进行了严格挑选。1984 年 10 月 8 日,我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成立。全体考察队队员在北京体育学院(今北京体育大学)接受训练,主要包括营建、抢险救生、防火灭火、学习《南极条约》以及体能训练等。
邓小平为他们写下“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的题词,极大鼓舞了考察队员的信心和士气。
1984 年 11 月 20 日,在上海黄浦江畔的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码头,举行了一场隆重的欢送仪式,为中国首次赴南极考察编队出征送行。当时,海军作战部原部长、时任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的陈德鸿担任总指挥,郭琨则是南极考察队队长。10 点时,他们带领 591 人乘坐“向阳红 10 号”科考船和海军“J121”救生船,满载着祖国的重托,开启了中国历史上首次远征南极洲的航程。
前往南极的旅程充满未知和危险。由于经验不足,这趟旅程结果难料,队员们都需要签下“生死状”。45 岁的鄂栋臣凭借出色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成为考察队党支部副书记和测绘班班长。出征前,妻子担心他会有危险,一直没在“生死状”上签字,鄂栋臣便拿过笔,稳稳地写下自己的名字,并在旁边空白处写道:“我的生死,由我自己全权负责。”
“大家请注意:右前方远处出现的陆地就是乔治王岛!”驾驶台的喇叭声响起,提醒大家南极快到了。就在这时,左右两舷传来震天般的喊声:“南极,中国人来了!”
1984 年 12 月 26 日凌晨 2 点 48 分,“J121”船和“向阳红 10 号”到达南极乔治王岛的民防湾抛锚,抛锚位置在南纬 62°13′,西经 58°55.5′。这是中国船舶首次进入南极的港湾,中国的铁锚第一次抛进了南极海域的底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