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穿越时空的对话:我可以安息了

幻香评国际 2023-01-08 23:56:03

“李先生,著书用了多少年?”

“自提笔至草草成书,历经30年。”

上述这番对话,发生在四百多年前的明万历年间。提问者为当时的文坛领袖、朝中高官王士贞,答话者则是《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

据传,王士贞就是兰陵笑笑生,他为了报复严嵩父子,才写了《金瓶梅》。

有一个有趣的传说,说是王世贞的父亲被奸相严嵩迫害而死,杀父之仇不共戴天,王世贞立志为父报仇。苦于对严嵩下手不易,便把报复对象换成了严嵩的儿子严世蕃。

王世贞了解到严世蕃爱看邪书,就写了《金瓶梅》,在每一页上都涂上慢性毒药后托人送给了严世蕃。严世蕃沾着唾沫翻书,最后被毒死了。

当然了,这只是个传说。事实上,严世蕃是被嘉靖帝给处死的。而关于《金瓶梅》的作者究竟是不是王士贞,至今尚无定论。

可以确定的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的出版,王士贞起了关键作用。甚可以说,如果没有王士贞的倾力相助,后世能不能够见到这本医学巨著都未可知。

一 李时珍著书始末

李时珍的一生,恰是一段传奇,往深处看令人辛酸。

李时珍生于1518年,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其祖父是草药医生,父亲李言闻是当时名医,曾任太医院吏目。

古代民间医生地位低下,生活艰苦,他的父亲不愿李时珍再学医药,想让他入仕,以光宗耀祖。于是,李时珍14岁时随父到黄州府应试,一举中了秀才,有神童之称。

然而,从那以后,他曾三次赴武昌应试举人,均名落孙山。

可是,这位科举的弃儿,日后却成为闻名于世的医学巨人!

第三次落榜之后,他决心弃儒学医,钻研医学,父亲答应了他。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李时珍因治好了一个藩王的病,被推荐到太医院工作,授了个“太医院判”职务。这可是个正六品的职务,比县太爷的官秩都高呢!

不过,仅仅任职一年,他看不惯宫里的一切,便辞职回乡了。当时他的亲人和朋友都说李时珍是个傻子,放着正六品的御医不干,非要回家当个野郎中。

李时珍有自己的打算,他想写本书,一本可以济世救民的医学巨著!

自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起,他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南直隶、河南、北直隶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期间,他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

书成稿时,李时珍已经是个61岁的花甲老人了!不过,接下来的艰辛,是令他万万想不到的!

二 写书难,刊印更难

《本草纲目》成书后,李时珍终于舒了一口气,认为自己的任务完成了。接下来,他开始找书商刊印这本书。

没想到,李时珍找遍了当年的书商,竟然没有一个人肯接这个活!他一直找了两年,腿快跑断了,都没找到愿意刻书出版的书商。

原来,当时跟现在的电脑排版不一样,刊印一本书费时费力,耗资巨大。由于《本草纲目》篇幅过于浩大,并且专业性太强,受众较少,出版获利不高,所以没有书商愿意出版此书。后来,李时珍远赴南京寻求出版,但仍未有书商愿意出版《本草纲目》。

当时李时珍都快急疯了,如果这本书不能印出来,放在家里几年之后,恐怕就会变成一堆废纸,他毕生的心血也将付之东流。

正当李时珍伤心落泪之时,有人给李时珍出了个主意,去请当时文坛领袖王世贞写序言。如果有了王世贞先生给写的序,这本书就有人肯给印刷了。

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在万历八年(1580年)秋天,六十二岁的李时珍背着重重的一袋书稿,从蕲州乘船沿江东下,一路劳顿,于九月九日到达江苏太仓王世贞的家。

王世贞画像

三 遇见伯乐,一波三折

李时珍将自己写的《本草纲目》给王世贞看,他说了写书的经历和成书后难找刻印处的苦衷,真诚恳请王世贞为此书写一篇序文。王士贞打开《本草纲目》,顿时如获至宝。他后来在序言中写出自己的第一印象:

“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如对冰壶之鉴,毛发可指数也。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核究竟,直窥渊海,兹岂仅以医书观哉?”

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始的那段对话!

王世贞被李时珍的精神感动,留下了李时珍的手稿,说:“敬佩、敬佩呀,我愿为本草纲目作序!不过,此书关乎万民康健,不知李君是否确认本书所载无误?”

李时珍一愣,想了想,觉得王大人说的在理:是呀,这本书流传下去,后人都照着书上的方子给人治病,如果我弄错了,岂不是害人不成?

于是他赶紧说:“是的,于国于民干系重大,我愿详加考证,以后再来。”

临别之时,王士贞还作诗一首以赠之,令李时珍深受感动,称赞王世贞深居高位,却没有架子。

该诗如下:

“李叟维肖直塘树,便睹仙真跨龙去。却出青囊肘后书,似求玄晏先生序。华阳真隐临欲仙,误注本草迟十年。何如但附贤郎舄,羊角横抟上九天。”

王世贞仔细阅读《本草纲目》,凭着大文学家的眼力,他认为这部书的价值不可估量,就欣然作序。在序文中,他写道:“纪称,望龙光知古剑;觇宝气辩明珠……”

同时,他还把李时珍的形象描绘了一番,说他瘦高的个子,精神饱满,言谈不凡,可称“北斗以南一人”,意思是天下少有的奇才。

期间,李时珍多次来回奔泊,对此书进行勘误。十年后的最后一次与王贞吉见面时,王世贞告诉他:

“时珍兄,序,我已经给你写好了!我再给你引荐一人,此人是金陵书商胡先生,他可以为你刊印此书,你大可放心了。”

李时珍:“太好了,我穷尽一生编写了《本草纲目》,虽然倾尽了全力,但难免其中会有一些谬误,时珍现在已年过七旬,时间剩无多,此生就盼望着此书能刊印、出版,公诸天下,也盼后世医者扶正我的谬误。天下医书,利益天下,当天下共修之。”

有了王世贞的序文,南京书商胡承龙才承印了《本草纲目》。

要命的是,由于当时的条件所限,出书的周期长达十三年,年迈的李时珍不知道有多少次往返南京与蕲州之间。寒来暑往,李时珍日渐衰老,终于在七十五岁那年病倒在床。

他拖着病体之躯,向朝廷写了一份遗表,倾诉自己编写《本草纲目》的意图,恳切希望朝廷恩准礼部督促一下,或让太医院重修,以便更多人读到此书。

可惜,第二年李时珍去世,他未能看到自己的著作出版。

《本草纲目》的重要成就,在此不必再累赘叙述,他凝聚了李时珍一生甚至是他全家人的心血,此书的顺利出版,在当时离不开王世贞的热情为之序。所以,当后世翻阅《本草纲目》时,会重温王世贞老先生的精彩不朽序言。不但会被他的文采所折服,更应该敬佩他身居高位却平易近人的为人之道。

四 隔空对话

“晚辈撒贝宁拜见李先生,您费尽心血撰写的《本草纲目》,已经看印出来了,您想不想看到?”

400多年后,在央视的演播大厅里,上演了这令人惊叹的一场穿越剧!

李时珍已须发皆白,在儿子的搀扶下,听到这些,感到非常吃惊。

撒贝宁接着又说:

当时刊印出来之后叫金陵本,后来又有了其他各种版本,并且还传到了东洋西洋。”

“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啊!”李时珍不由感叹道。

“若干年之后,英国有一个著名的生物学家名叫达尔文,对您的书非常崇拜,说《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了一份“世界记忆名录”,把《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列为医学巨著。”

听到“皇帝内经”四个字,李时珍睁大了眼睛,连连摇头说:“惭愧、惭愧,拙作怎么能跟先贤的《黄帝内经》相提并论呢?”

“李时珍先生,我怀里抱着的就是您呕心沥血著成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撒贝宁抱着厚厚一摞装订精美的书,站到了李时珍的身前。

李时珍接过一册捧在手里,不由得老泪纵横:

“能把本草纲目这本书捧在手里的这一刻,我等了一辈子都没有等到,没等到啊!我没想到,在400年后,我等到了!

感谢足下让我看到了刊印好的《本草纲目》,老朽此生无憾了……”

这段穿越时空的对话,令现场所有观众和史家、学者无不潸然泪下!

参考资料:

《中医人物辞典》,央视《典籍里的中国》,百度百科等。

0 阅读:218
评论列表

幻香评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