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民众近期对600年前的“朝贡”时代表现出怀念之情,当时大明皇帝仅要求进献粮草,相较之下,美国在现代韩国的驻军成本显得高昂。
为何韩国会有美军驻扎?这一现象源于20世纪中叶的历史背景。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韩国因北方军队的突袭陷入危机。美国随即介入,支援韩国并最终在韩设立军事基地,驻军至今。
如果认为美国在韩国驻军是出于纯粹的善意,那就是误解。实际上,自冷战时期以来,美国通过在韩国驻军来遏制苏联的影响力,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策略已经转变为防范中国的崛起。
提及驻军,韩国负担的“军费”问题便浮出水面。假设家中有一位朋友长期居住,享用家中的水和食物,生活得比主人还舒适,但到了年底却向主人索要金钱,这无疑会让人感到不悦。
这正是韩国与美国关系中的现实困境:虽然驻韩美军为韩国提供了安全保障,但随之而来的高昂“保护费”却让许多韩国人感到心痛。美方持续要求韩国支付更多的驻军费用,给韩国政府带来了巨大压力。
这种质疑不仅引发了对军费开支的讨论,还导致了韩美关系的复杂化。特别是近年来,韩国政府试图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寻求更为平衡的外交策略。这种质疑促使我们思考,美国在军费方面的要求究竟有多高?美军基地的经济影响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些问题不仅关乎韩国的经济和政治走向,也反映了地区安全与国际关系的微妙平衡。
实际上,美国军费涨价早已司空见惯。从1991年开始,韩国与美国便签署了《防卫费分担特别协定》,至今已制定了12份《协定》。
最初,这笔费用并不高,但随着时间推移,美国的要价越来越高。从1996年开始,每三年军费增加10%。到2009年,韩国每年支付的军费已达40多亿人民币,2014年更是涨至50亿人民币。预计2026年将达80亿人民币,几乎翻了一倍。
在历经30多年的12轮军费谈判中,美韩双方展开了复杂的策略博弈。尽管韩国方面对美方的要求感到无奈,但在美国国会的压力下,韩国不得不接受一些不平等的协议。韩国政府如同在走钢丝,一边需要确保国家安全,一边要应对国内对高昂军费的批评。
自2000年起,韩国的军费分摊额主要依据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这意味着,尽管年度增长率看似温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费用实际上在逐年累加,形成了一种“滚雪球”效应。
在审视新近通过的《防卫费分担特别协定》,其费用增长8.3%后,激起韩国民众广泛不满,甚至以讽刺的语气评论道:“昔日大明皇帝亦未曾如此重负!”
朝鲜为向中国进贡绘制的地图
朝明之间的藩属关系是如何形成的呢?1392年,朝鲜李氏王朝建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借助“朝贡”体系,将周边诸国纳入大明势力范围,构建了一个以中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为获得明朝的保护,朝鲜主动请求成为其藩属,宣誓效忠并接受明朝的统治及文化熏陶。在朝贡体系的框架下,朝鲜王国有义务每年向明朝帝国纳贡以示忠诚。这些贡品通常包括金银器百件、丝绸千匹、精选马匹以及珍贵药材,特别是以数百斤计量的高端人参。
李芳远
明朝对贡品的需求并不仅限于物质财富,有时还包括特定人员,如“美人”和“火者”。所谓“美人”,是指朝鲜需向明朝进贡的年轻女性,以供宫廷服务之用;其中容貌出众者甚至有机会成为皇室的嫔妃。至于“火者”,则指的是被阉割的男性仆役,即宦官。
据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向朝鲜索要宦官的次数尤为频繁,需求数量往往达到三四百名。这一做法给朝鲜百姓带来了极大的负担,以至于朝鲜太祖李芳远曾愤怒地表示:“此物无种,岂可多得?!”
在日俄战争期间,朝鲜民众对进驻平壤的日军表现出了好奇。如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竞争,寻找合适的外交策略以维护自身独立和利益变得尤为重要。
无论是历史上中朝的朝贡制度,还是现代美韩的盟友关系,都提醒我们在国际交往中,既要重视合作与依赖,也要保持独立与自信。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借鉴历史、审视现状、把握未来,或许是每一个国家都应努力追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