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县襄城美食故事

宏观与聊望 2024-03-04 10:55:11

无论走到哪里,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魂牵梦萦的地方。它是一座老宅子、一片树林、一条溪流……这里有着我们熟悉的乡音、儿时的回忆和村里村外的家常,这就是我们心灵的归宿、精神的家园——故乡。

每个人的记忆中总会有一条乡间小路,这条乡间小路也许是那条回家之路,可能是属于自己的,或者是妈妈、外婆的那条路,总有一条路充满了童年的回忆。

襄城县位于河南省中部,伏牛山系东端,黄淮平原西缘,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早在原始社会,就有先人在这块气候温和、水草丰美的沃土上渔猎农耕,繁衍生息,至今还存有纸段庄、贾庄和论诚等龙山文化遗址,以及黄柳村二里头文化遗址。上古时,此地为皇帝部落的活动区域,因此古有“轩辕国”之美誉。春秋时襄城称“氾邑”、“氾城”,原属郑国,因周襄王避难曾居氾,故名“襄城”。襄城旅游文化涵盖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襄城美食传说也由此而生,下面让我们来品味襄城美食故事吧!

襄城王洛猪蹄

据传,春秋时期周襄王避难氾地(现襄城王洛处),王妃在路旁店铺生一王子,故赐名此地为王落子店,后又改名王洛。当时,百姓曾以猪蹄炖汤供奉王妃食用,滋补身体。此后,王洛猪蹄盛名,并逐步传承至今。

襄城杂面条

据传,春秋时期周襄王避难氾地(现襄城王洛处),王妃在路旁店铺生一王子,故赐名此地为王落子店,后又改名王洛。月子期间,王妃想吃面条,因村民家里纯面粉稀缺,就用几种杂粮混合一起做了面条,又添加村民自己晾晒的芝麻叶,王妃食用后顿感味道迥然不同。此后,襄城杂面条,并逐步传承至今。

襄城飵(Zha)

飵是一道襄城地方传统名菜,主料为碎粉条和猪肉末。口味清淡,爽滑美味,色泽红亮,肉末和碎粉条贴在一起,食之别有风味。本菜碎粉条油亮,柔软滑嫩,面筋酥香,风味别致,为素菜的上品。这道菜的由来据说与颍考叔有关。据传,春秋时期颍考叔在颍谷封地时,清正廉洁,为人正直无私,素有孝友之誉。颍考叔用自己的智慧促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掘地见母”事件,使黄泉相见成为中国智慧的见证,颍考叔可以说得上是把孝心转移做了忠心。因颍考叔清正廉洁,平时喜欢接济穷人,所以平时生活拮据,有一次他的母亲生病了,为了给自己的母亲调养身体,于是到市场上去买了一小块猪肉回来。后来他又看到自己家里还有一把粉条,于是就把猪肉末和芋头粉掺在了一块儿混着炒。没想到做出来的这道菜还非常的美味,而且非常的可口,他母亲非常喜欢吃,母亲问他什么菜,颍考叔随口说“飵”,并逐步传承至今,但制作程序及配料经逐步改善,形成了独具特色,迥然不同的美味佳肴,芋头粉也由红薯粉条替代,特别是襄城北几个乡镇家家户户每逢家里有客人都会做飵,显示对客人的款待。

襄城豆腐脑

“豆腐脑”是黄豆浆经过加工之后凝固的食品。一般来说,现在的豆腐脑都有两种口味儿。一种是甜豆腐脑,一种是咸豆腐脑。甜豆腐脑是在豆腐脑里面加白糖。咸豆腐脑是在豆腐脑里面加腌制好的黄豆和咸菜。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挑选不同的豆腐脑。

相传,淮南王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建都于寿春(今安徽寿县),刘安不务政事,野心很大,不满足只当一个有名无实的王,总想谋求一个更显赫的实职,还醉心于长生不老之术,急于寻求灵丹妙药。于是,他召集术士门客于紫云山下,燃起熊熊的炉火,别出心裁地叫他们用黄豆和盐卤来炼丹,结果“炼”得雪白细腻的豆腐。它虽非灵丹妙药,可美味可口,别有风味。此物迅速传开,风行于世,有诗为证:“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苦。早知淮南术,安生获泉布。”《故都食物百咏》中称:“豆腐新鲜卤汁肥,一瓯隽味趁朝晖。分明细嫩真同脑,食罢居然鼓腹旧。”还注说豆腐脑最佳之处在于细嫩如脑,才名副其实。它的口味应咸淡适口,细嫩鲜美,并有蒜香味儿。

襄城焖面

“襄城焖面”历史悠久,据传起源于西汉末年,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西汉末年,王莽纂位,窃得了汉室江山。为除掉后患,他带了众多人马,四处追杀刘秀。刘秀从京都洛阳逃出,一路上翻山越岭,吃尽了苦头。他的随从死的死,逃的逃,后来,连坐骑也丢了。刘秀只身一人徒步逃到襄城,来到紫云山下一个小山村里,已是饥寒交迫,狼狈不堪了。后边官兵追得紧,刘秀慌忙躲进宋老汉家中。刘秀双手抱拳恳求道:“老人家,我是汉室宗亲刘秀,王莽派官兵抓我,请您救救我吧。”宋老汉听说是汉室刘秀,急忙将其藏到了房后的柴草垛里,并生火为他做饭。宋老汉本想做一碗汤面条,但慌乱之中将擀好的面条直接放入热锅内,却忘记了添水。情急之下,他急中生智,向锅中沏入油水,闷蒸出了一碗油光闪亮的“焖面”。刘秀吃后,精神大振,很快逃脱了官兵的追捕。后来,刘秀当了皇帝,仍念念不忘当年落难时救过自己的宋老汉和那碗香喷喷的“焖面”,遂派大臣去寻找宋老汉。找到后,大臣将宋老汉带进宫中。刘秀为感谢宋老汉的救命之恩,封他为御厨,专门制作“焖面”供自己和皇亲国戚食用,并特封宋老汉制作的“焖面”为“天下第一面”。之后,襄城人将“焖面”制作工艺逐渐完善,形成了享誉中原的一道面食风味小吃。

襄城烙馍、豆腐片

烙馍作为一种襄城特有的面食,相传起源于西汉时期,刘秀被王莽追至襄城紫云镇雷洞一代时,因为刘秀的军队一向以纪律严明而深入人心,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拥戴,士兵们劳于作战,很少能吃上饱饭,百姓们为了能让刘秀的军队吃上一顿饱饭,结合当地农作物情况,地方百姓特制烙馍送与舂陵军吃,发明了一种制作简单快速、携带方便的面点——烙馍。从此刘秀得到民心支持,刘秀军队士气大增,为他们作战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成就了刘秀的昆阳之战。故烙馍品种流传至今,历代不衰。因为刘秀兄弟和南阳宗室子弟在南阳郡的舂陵乡(今湖北枣阳)起兵,故史称刘秀兄弟的兵马为舂陵军,舂陵军的主力为南阳的刘氏宗室和本郡的豪杰,兵少将寡,装备很差,甚至在初期,刘秀是骑牛上阵的,这也成为了后世演义中的一段佳话,即所谓的“牛背上的开国皇帝”。在襄城紫云镇一代地方曾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圆圆小饼径尺长,根根馓条黄脆香。外软里酥饼卷馓,送与刘英雄尝。”烙馍这种民间的面点食品不但历史悠久,并且久有名气。温热柔软,筋道有嚼劲,用普通食品塑料袋密封,因干燥易于保存长久,最长能达半个月(当然基本上都是当晚吃完,一般三口之家一顿饭就一两斤烙馍,也有外地游客带走作为特产的,便宜又特色,还容易保存,但要注意密封,烙馍有少许水分,风干就不好吃了)。 旧时,小孩子会拿它卷些白砂糖吃,味道很可口。烙馍还有很多不同的吃法:烙馍的绝配搭档襄城豆腐片。

襄城锅盔

据说锅盔最初不叫锅盔,因其外形酷似树墩的横截面,因而被叫做“墩饼”。相传起源于三国时期,当时曹操行军时士兵配发的墩饼,一个都有五六斤重,一个墩饼的直径大约在50~60厘米左右,厚度也都在15厘米左右。而且士兵的携带方式也很独特,两个墩饼为一组,在每个墩饼上钻两个眼,用牛皮绳系好,前胸、后胸各搭一个,如同民间过去常用的褡裢一般。这一特殊的携带方式在突遇作战时,墩饼竟成了极好的单兵护具,起到了盔甲(防弹背心)的作用,更难得的是,敌军射过来的箭,扎在墩饼上,被曹军士兵拔出来后,又可用来射杀敌军,墩饼能“吃箭”,也成了魏军获胜的一大法宝。而后士兵们便把墩饼唤作“锅盔”,即用锅烙出来的硬面盔甲。“锅盔”也由此而名声大振。后来成为了一种制作简单快速、携带方便的面点——锅盔。锅盔在最初发明那阵,就只是一个烙熟的饼子,后来才想到可以将锅魁中间开一个口子,塞入其他可吃的东西,于是吃法花样多了起来,锅盔分荤、素。

襄城扁豆凉粉

关于扁豆凉粉的出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紫云书院创建于1468年,由明代中叶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李敏所建,明成估帝下诏赐名。明朝太子朱祐樘(后为弘治帝)在书院学习其中,有一天在紫云山脚下听到有人叫卖:“酸咸麻辣香,消暑是良方,若是吃一碗,三天心中凉。”见一卖凉粉的被团团围住,大家吃得正香。太子朱祐樘立即要了碗,调的是芝麻酱、辣椒面、蒜泥、芥末、陈醋。吃完后又要了一碗,连声称好。并逐步传承至今,形成了襄城独具特色的美味小吃。

襄城胡辣汤

胡辣汤是襄城小吃系列中的一绝。它源于清代中叶,大兴于民国初年,之后花样不断翻新。至今你若行走在襄城大街小巷口,随处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小小一碗胡辣汤,缘何会历久不衰呢?它以大众化的品位和低廉的价格,始终成为人们早餐时的首选。胡辣汤无冬夏之分,四季皆宜,其味美可口,深得人们的青睐。来襄城可千万别错过喝碗此汤的良机。不管在那些小店里有多少关于胡辣汤起源的野史记载,关于其起源如此描述:“胡辣汤是襄城小吃系列中的一绝。它源于清代中叶,大兴于民国初年。”但实际上,现在的胡辣汤一般扯着周口西华县逍遥镇的大旗。胡辣汤据说是宋朝时期出现的,胡椒是唐朝时传入中国的,胡辣汤是由酸辣汤和肉汤组合而成的,慢慢变成了民间经典小吃。胡辣汤是在无意间诞生的。相传在宋徽宗年间,各种特色小吃遍布全国。宋徽宗身边有一个小太监,十分会揣摩圣意,因此深得皇帝喜爱。一次,特许小太监回家省亲,小太监是今天南阳一带人,路途中经过嵩山少林寺。少林寺中的方丈见到皇帝身边的红人,热情款待,看到小太监面红耳赤、口唇干渴,于是奉上一碗醒酒汤。小太监喝下后觉得神清气爽,病症全好,十分喜欢。后来“靖康之变”后,开封城被攻破,宋徽宗被掳,小太监也过上了流离失所的生活。为了填饱肚子,小太监在襄城开了一个早餐铺子,卖“延年益寿汤”为生。小太监在原汤的基础上,加了许多肉末,原因在于宫闱中人喜汤为养,民间百姓需粥以充。一次,一个北方人将带来的胡椒粉无意间打翻,小太监又将胡椒粉搅拌进锅中,客人吃后,身心俱畅,通体舒泰,胡辣汤就这样在一次偶然的“碰撞”中诞生了。这位客商就问小太监这是什么汤(应该是什么粥),小太监闻此汤香味扑鼻,舀出一尝,辣味醇郁,既有干姜、良姜的辣味,又有胡椒、荜拨的辣味,还有肉桂、山奈等的辣味,各种不同的辣味综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味觉器官,感觉分外不同,因此小太监就把它称为“胡辣汤”。最关键的调料是胡椒,这是其辣之缘由。做成的汤呈暗红色,极能激起北方人的食欲。 喝胡辣汤也有很多秘诀:其一,是否加醋。加的话不仅辣,而且酸。其二,喝肉的还是喝素的。肉的当然好喝,只是要价高出1元。其三,是先吃里面的杂物(面筋、牛肉丁、海带丝)再喝汤,还是连汤带杂物一口闷。前者是吃,后者是喝。其四,也是判断是否是个喝胡辣汤的老手的标准———当看到别人将胡辣汤和豆腐脑儿放在一起时,千万不要做出目瞪口呆的表情,它有一个专业名词:两掺。如果你没有喝过两掺,那肯定不是地道的襄城人。

襄城烧鸡

 关于烧鸡在襄城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有一只蜈蚣成精,以人为食,祸害百姓,村庄里有个姑娘叫喜娘和悦郎两情相悦,喜娘被雷洞村的地主看中,故意刁难悦郎上山种树上山种九千九百九十颗才能成全他,因为蜈蚣精经常在山上出没,两人感情感动天庭派吕洞宾帮助,鸡能克蜈蚣,就把鸡用柴火烧了吃,上山种树保平安,鸡经过柴火烧制皮脆肉香,香味缠身蜈蚣不敢靠近,最终种九千九百九十九的树,庄主最后成全了他和喜娘。后来村民纪念吕洞宾对世人慈悲,每逢佳节都会做烧鸡。并逐步传承至今,但制作程序及配料经逐步改善,形成了独具特色,迥然不同的美味佳肴。目前最为出名的是马叔志异香烧鸡为襄县独特的风味小吃,由颍桥回族镇马叔志(回民)所研制。年近六旬的马叔志集祖上三代制做秘方,吸收现代烹饪禽鸡之经验,经复杂工艺而做成异香烧鸡。由于异香烧鸡按科学配方,下肉桂、花椒、肉、大、小茴香、枸杞等十几种佐料,烧温火经日余而焖熟,因之汇腌制、蒸焖为一体,形成色泽酱红自然、味道异香可口的特点,深受城乡消费者欢迎,已成为节日或探亲访友的馈赠礼品。

陈冰根据(文/图/卢晓培)美篇整理。

0 阅读:0

宏观与聊望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