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北美首周720万票房,美国压缩排片,何谈包容

素汐追剧 2025-02-20 14:08:53
《哪吒》北美首周720万票房,美国压缩排片,何谈包容

《哪吒2》这部电影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票房爆了,观众也爱看,好像国产动漫终于有了点样子。不过出国就不行了,北美那边冷冷清清的,排片少得可怜,搞得人心里不是滋味。

《哪吒2》春节档票房真是厉害,创造了中国电影历史新高,让人看到了国产动漫的实力。很多观众都说这片子跟好莱坞大片有得一拼,文化自信满满的。不过这种自信好像只限于国内,出了国门就不太行了。北美那边的表现真是让人失望,首周票房才720万,简直不敢相信。更让人无语的是,北美那么多影院,愿意排片的连400家都不到。这差距也太大了吧,搞得人心里直犯嘀咕。

是不是咱们的动漫真的入不了外国人的眼啊?还是说人家故意打压咱们?这事儿真得好好琢磨琢磨。说实话,这种排片比例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市场打压。你看那《美国队长4》,口碑都差成那样了,票房年年往下掉,北美影院还给它留了七成多的排片。再看看咱们的《哪吒2》,场场爆满,观众反响那么好,结果连1%的排片都不到,这里头的意思还用说吗?

更离谱的是,就这么点可怜的排片量,还都安排在凌晨深夜。这不是存心不让人看吗?说白了,北美市场就是想保护自己的票房份额,顺便再围堵一下中国文化,争夺一下价值观。这种市场偏见,对当地影迷来说其实挺可惜的,错过了《哪吒2》这么好的片子。

虽说北美那边排片受限,但是华人圈里反响还是不小的。从纽约到洛杉矶,只要是华人聚集的地方,《哪吒2》的票子都难买得很。听说IMAX票价都被炒到25美元了,黄牛更是把票价抬到了3000美元一张,简直离谱。但是即便这样,观众还是前赴后继地去看。

有人不惜开车好几个小时,跨州去看这部国产动画,对他们来说,看电影可能不是最重要的。这部电影在国内闹得那么轰动,在国外的华人肯定也想支持一把国产动漫,毕竟大家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嘛。这种认同感让海外华人空前团结,不在乎票价多少,也不管路有多远,就想亲眼看看中国动画在好莱坞的崛起之路。

在他们眼里,《哪吒2》不光是部动画片,更是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一份骄傲。这股来自华人观众的力量,还真就冲破了一些海外院线的限制,澳洲市场就是个好例子。跟北美票房遇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哪吒2》在澳新市场简直是开挂了,悉尼的影院不得不把单日排片从4场直接加到10场,上座率居然能突破80%。

要知道,同期上映的《美国队长4》上座率才可怜的20%,这波势头还蔓延到了埃及、新加坡等地,预售一开票就被抢购一空,黄牛党嗅到商机,把票价炒到天价,足足翻了3倍。外网上更是热闹非凡,不少网友竟然高呼东方的魔幻美学已经超越漫威了。真没想到,这部中国传统文化的动画电影,反倒在异国他乡收获了意想不到的认可。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北美市场的执迷不悟,国内则更加的愤怒,纷纷用实际行动予以了回击。国内电影市场中广西、内蒙古等地已经把《美国队长4》从排片表中剔除,上海、北京的影院更是玩起了小心机,把场次安排在凌晨两点这种时间。有意思的是,不少影院还整出了新花样,有的把票价定在666元,还特意注明是为了支持国产电影。

抖音平台上,抵制《美队4》的话题热度蹭蹭往上涨,不少影院也开始搞起了冷处理,要么降低空调温度,要么干脆不维护设备。甚至还有网友表示,今后对于漫威和好莱坞的动漫大片一律选择不看,用实际行动来支持国产电影。这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小动作,倒是充分展示了如今国内市场的底气。

不可否认的是,如今好莱坞的动作大片,对于中国观众的吸引力已经早不复当年。像《美国队长4》这样的影片和《哪吒2》做出选择,相信如今大部分观众都会选择后者。当然这种相互的竞争,对于文化来说一定是一个伤害,但是其实,这对于国内市场来说也是无奈之举,在这种文化的互相竞争中,谁也不想落于下风。

这场无形的争斗,先出手的并不是国产院线。《哪吒2》在北美的遭遇,揭开了某些国家所谓文化包容的虚伪面纱,放眼全球市场,中国电影要想走出去,不光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更要突破看不见的文化壁垒。好莱坞掌控全球发行渠道已有百年之久,可这种困境,未必不是中国电影的转机。

日本动漫和韩国流行文化,他们用了几十年时间,硬是把自己的文化输出到了全世界。中国电影才刚刚起步,路还很长,只要我们始终坚持文化自信,不断在内容创作上下功夫,未来一定能在国际市场上走出去。说到底,中国电影的全球发展潜力还远远没有被挖掘,这条路虽然艰难,但终究会有开花结果的那天。

我们也希望像饺子导演这一代的优秀创作者们,能够不忘初心,继续深耕在自己的领域。毕竟,命运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才是最重要的。不过,要想真正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可能还需要一些新的思路。比如说,除了传统的院线发行,是不是可以考虑跟一些国际流媒体平台合作?这样就能绕过排片的限制,直接把作品送到观众面前。

再说内容创作,中国动画其实可以尝试融合更多元的类型,比如科幻、悬疑什么的,这样说不定能吸引更多不同类型的观众。还有就是市场策略,不同地区的观众文化偏好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推广的时候也得因地制宜,别搞一刀切。

其实,除了内容本身,咱们的动画制作技术和人才也是可以输出的。可以考虑跟国外的一些工作室合作,建立一个跨国的合作网络。这样不仅能提升技术水平,还能增进文化交流,说不定还能打开一些新的市场。

当然了,文化输出的时候也得注意适度本土化。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很重要,但是也要考虑到海外观众的接受度。可以在一些细节上做些调整,让作品更容易被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理解和接受。

还有一点,现在的电影产业可不止是电影本身。游戏、周边产品这些衍生品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能把这些产业链都做起来,不仅能增加收入,还能提升品牌的整体影响力。这样一来,即使在院线上遇到些阻碍,也能通过其他渠道扩大影响力。

总的来说,《哪吒2》在海外市场的遭遇虽然有些挫折,但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思考的方向。只要我们能够保持创新的精神,不断探索新的可能性,相信中国电影终究能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毕竟,好的故事和优秀的创作是没有国界的,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信心和耐心,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