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教授王德峰:上课吸烟遭家长举报!学生却力挺:你们懂什么?

墨寒雪印 2024-12-06 17:02:04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送心]

【前言】

在复旦大学这片学术圣地,一位哲学教授因其课堂上的“异类行为”成为舆论焦点,他就是王德峰,一位被誉为“哲学王子”的学者。

但是王教授上课有一个习惯,上课的时候一定要抽烟,也正因此,遭到了家长的举报。

但让人意外的是,如此“出格”的行为,不仅没有遭到同学们的争议,甚至王教授还被学生用户,甚至有学生回应家长:“你们懂什么?”

这是怎么回事?这个教授又有什么来头?

【哲学课堂的“烟火气”】

在复旦大学哲学系,王德峰深受学生们喜爱,更被学生们形容为“灵魂脱口秀”。

走进他的教室,迎接你的不仅是深奥的哲学理论,还有空气中挥之不去的烟草味道。

去年10月,王德峰教授在深圳开讲座时,自然而然的点燃了一根香烟,对于学生们来说早已习以为常,但还是有些人不太能够接受,因此王教授遭到了投诉。

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早已成为社会共识,他作为一位学者,应该以身作则,家长们更是对此感到愤怒,纷纷举报他的“不良行为”,认为他在课堂上抽烟的行为不仅不符合师德,还可能对学生的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当学校对举报展开调查时,更多关于王德峰的课堂习惯被曝光,无论是日常授课,还是公开讲座,他都习惯于在思考过程中点燃一支烟。

在他的学生眼中,烟雾似乎成了课堂的一部分,甚至成了王教授特有的“教学风格”。

学校为平息事态,对王教授作出罚款处理,并要求他在课堂上禁止吸烟,但学生们开始反对,他们发起请愿,希望学校能够“网开一面”。

在他们看来,王教授不仅是讲授知识的老师,更是打开他们哲学思维大门的引路人,而那支烟,不过是他思考问题时的“道具”。

那么规则的存在是否一定高于一切?如果一位教授的教学能力足够强,是否可以为他的“特例”开绿灯?

【独树一帜的王德峰】

王德峰教授从不拘泥于传统的教科书教学模式,而是擅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晦涩难懂的哲学理论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他的讲课内容时常涉及生活中的细节和社会现象,比如通过“中西文化的差异”来引导学生理解哲学概念。

学生们常形容他的课堂像是一场“哲学脱口秀”,他的语言风格轻松幽默,妙语连珠,甚至还能将哲学问题与流行网络梗结合起来,让学生倍感亲切。

对于许多人而言,哲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但在王教授的课堂上,这种印象被完全颠覆,他的每一堂课几乎都座无虚席,甚至有学生为了听课自带椅子。

王德峰教授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非简单地灌输知识,他的课堂并不是单方面的讲授,而是一场与学生的“对话”。

他喜欢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结合实际案例让他们在讨论中得出结论,对于他来说,哲学的核心在于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机械地记住答案。

他会结合当下的社会现象讲解“自由与规则”的冲突,让学生从哲学角度思考这一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让课堂内容变得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也让学生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王德峰教授有着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他喜欢从身边的小事中提取哲学的意义,然后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

有一次他在课堂上讲解“存在与意义”这一复杂的哲学问题,他以一片落叶为例,生动地描述了自然界中万物的循环过程,并通过这一例子解释了人类在时间长河中的渺小与伟大。

他的这种特点不仅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的哲学理论,也让他们逐渐学会用哲学的眼光看待世界,学生们普遍认为,听他的课不仅是学习哲学,更像是一场关于人生的对话。

与许多传统教师不同,王德峰教授对形式化的教学并不感兴趣,他甚至很少使用课本和课件,而是依靠自己的经验和积累,将课堂变成一个灵活开放的空间。

所以,对于在课堂上抽烟这个习惯,大多数学生都非常能够接受,并且乐意他们的老师这么做。

那么,王教授对此事什么看法呢?

【烟雾中的哲学世界】

对王德峰来说,香烟是他思考的媒介,他曾说:“如果不让我抽烟,我的思维道路就被堵塞了。”

王教授的学生们透露,他时常在讲解复杂哲学理论时陷入思考,随手点燃一支烟,然后开始一场“哲学漫步”。

那烟雾缭绕的画面,仿佛是他沉浸在哲学世界中的象征,在这些时刻,他会通过鲜活的例子和幽默的比喻,把晦涩的哲学概念娓娓道来。

在讲解西方哲学史时,他曾将中国人的“道”与西方人的“德”进行对比,他形象地指出,“道”更关注自然规律,而“德”则更注重社会规则。

他甚至用“天堂的意义”作为例子来引导学生思考:在西方人眼中,天堂是摆脱肉体欲望的理性圣地;而在中国人眼中,天堂则是仙境,是一个物质丰盛的世界。

但是对于旁观者尤其是家长而言,这样的课堂氛围却并不讨喜,在他们看来,香烟的存在让课堂失去了应有的严谨和规范。

特别是当王德峰在公开场合如讲座中吸烟时,更是让许多人无法接受。

但学生却表示,如果吸烟能让王教授更好地讲课,他们愿意戴上口罩,甚至有人戏称“哪怕带防毒面具,也要坚持坐在第一排听课”。

对于这些学生而言,王德峰的吸烟行为并不是问题,反而是一种特殊的“课堂标志”,他们甚至将这归结为哲学家的个性化表达,认为这是王教授教学魅力的一部分。

批评者指出,王德峰的吸烟行为不仅违反了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还可能为学生传递一种“不良信号”。

那么,到底在教育的世界中,规则是否一定压倒一切?一个教育者的个性化表达,是否应该在规则的框架下被束缚?

【哲学王子的自我反思】

随着争论的持续发酵,王德峰教授在一次采访中,对此进行了回应,他承认香烟对他而言是思考的催化剂,尤其是在讲解哲学的复杂理论时,香烟帮助他维持清醒和专注。

面对学生的支持和家长的质疑,王教授作出了让步,他表示,未来的课堂上会提前向学生说明自己的习惯,并建议对烟味敏感的学生自备口罩或坐在靠后的座位。

他还向家长表达了歉意,承诺减少课堂上的吸烟频率,以尽量减少对学生和环境的影响。

在权衡学生需求和社会舆论后,学校决定保留王德峰的授课资格,同时对他的吸烟行为保持密切关注。

支持者认为,作为一位优秀的哲学教育者,他的个人习惯不应被过度放大,毕竟他的教学质量和影响力有目共睹。

批评者则认为,这种行为纵容了规则的松散,可能会为社会传递错误的示范。

王德峰教授似乎并未因争议而减少教学热情,在学生眼中,他依然是那个用幽默和哲学点燃课堂的人,他的比喻与哲理性思考,依然让枯燥的哲学变得生动有趣。

与此同时,香烟也不再完全是课堂的标志,而成了推动公众思考教育边界的一个符号。

【结语】

教育不应只是机械的规则传递,更应是自由与创造力的空间。

规则和自由的平衡,不仅是教育的挑战,也是社会的哲学命题。

【参考信源】

新京报2023-10-19 《复旦原哲学教授王德峰违法吸烟再遭投诉 绍兴龙华寺将被行政处罚》的报道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