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米,从远古而来,孕育了稻香里的农业史诗。
一首歌,唱出了万年人民勤劳、质朴的幸福耕作。
仙人洞内,12000年前的稻陶基因密码,由此揭开。
万年人,以稻为墨,在江西大地上绘就农业文明长卷。如今,赣剧舞台上,《稻源万年》翩然起舞,远古稻作文明穿越时空,风华再现,光影交错间,永恒的文明之光熠熠生辉。
用艺术致敬稻作文化
在赣鄱大地的戏剧版图上,万年县、鄱阳县、乐平市并称为赣剧艺术的核心殿堂,这片沃土曾见证了赣剧的辉煌和繁荣。在那古老的戏台上,一幕幕悲欢离合、英雄豪杰的剧情轮番上演,令无数观众为之动容。
岁月流转,随着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浪潮席卷,万年赣剧这一昔日红火的艺术形式,不可避免地遭遇了发展的困境。
然而,尽管低谷时期,在万年县文化馆,仍有一群赣剧艺术的守护者,怀揣着热爱,默默坚守,用坚持与汗水呵护着这朵艺术之花。
随着“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声名远播,一个命题出现了:如何将稻作文化与赣剧艺术相结合,使之焕发新生?于是,《稻源万年》这部赣剧力作应运而生。据悉,该剧获2023年度江西文化艺术基金资助,由万年县委、万年县政府打造,万年县委宣传部、万年县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局指导,万年县文工团(赣剧团)和万年县文化馆负责剧目、编排、倾情呈现并演出。
《稻源万年》是对万年稻作文化的深情致敬,该剧以农业作物学专家万年的视角,讲述了一段跨越时空的非凡旅程。男主角万年在与女友王娟共享浪漫晚餐时,意外穿越到了12000年前的吊桶环,他们在原始社会开启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探险之旅。
万年和王娟被原始人淳朴真挚的情感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深深打动,他们还结下了跨越时空的深厚友谊。
与此同时,万年还发现了一万多年前原始人在万年地区种植水稻的确凿证据,为万年稻作文化研究找到了宝贵的线索。
剧终,重返现代的万年和王娟,满怀激情地奔向广袤田野,共同书写崭新而幸福的稻作生活篇章。
以匠心探索赣剧创作
赣剧作为江西省地方传统戏剧剧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抹不可多得的亮色。赣剧《稻源万年》不仅是一部精彩的戏剧作品,更是一次对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深度交融的艺术探索,其中多元赣剧元素的创新融合颇为巧妙。
在这部剧中,音乐设计无疑是耀眼的篇章。它以弋阳腔那古朴苍劲的韵律为根,如同古树新枝,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同时,勇敢地吸纳现代音乐的灵动与多元,编织出一曲曲跨越时空的旋律。这旋律,既是对过往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期许,它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让古老的赣剧焕发出勃勃生机。老戏迷在熟悉的曲调中捕捉到新鲜感,心生欢喜;年轻一代,则在这份创新中找到了与古老艺术对话的桥梁。这种音乐设计,试图让赣剧打破岁月的束缚,跨越年龄的鸿沟,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使者。
《稻源万年》的剧本创作,则是另一番匠心独运。剧中对白简洁有力,字字珠玑,每一句唱词都像是穿越时空的对话,讲述着探寻与智慧的故事。这些唱词,不仅仅是剧情的推进器,更是情感的触发器,它们与舞台上的细节设计、服饰造型相互映衬,共同编织了一个既古老又现代、既抽象又具象的艺术世界。在这里,赣剧的深厚文化底蕴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每一个细节都散发着特别的艺术魅力,引人深思,令人陶醉。
藉创新彰显地方特色
《稻源万年》是一部融合万年稻作文化精华和地方非遗特色文化的艺术佳作,它以戏剧的形式演绎了一首悠扬动人的地方文化赞歌。在舞台之上,通过一场场演出,一次次发出心灵邀约,邀请观众共赴一场深度探索万年稻作文化、民俗风情和地方特色的非凡之旅。
步入剧场,仿佛一扇稻耕之门悄然开启,万年县的地方特色文化精华,渐渐在观众眼前生动地铺展开来。
万年太平跳脚龙灯,是流行于万年县苏桥乡的非遗文化。舞台上,龙形异兽,栩栩如生,随着舞龙者的步伐翩然起舞,它们时而飞腾跳跃,气势如虹,直冲云霄;时而盘旋翻腾,柔美灵动,宛如游龙戏水于碧波之间。每一次活灵活现的舞动,都诉说着地方文化的传承,传递着稻作文明的历史记忆。观众在欣赏赣剧艺术的同时,也在品味这片土地上的风土民情,感受着那份醇厚的文化韵味,触动内心深处对乡土文化的深刻印象和无限眷恋。
作为一部匠心独运的创新之作,《稻源万年》既保留了传统戏剧表演形式的精粹,又巧妙融入了现代戏剧叙事技巧,以独到的视角和创新的表达方式,让地方特色文化润物无声地潜入观众心中。这部作品所展现的,是赣剧艺术的博大精深,更是对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记者林琳 黄颖 图片 万年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