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黄仁勋,你首先想到什么?是他引领英伟达成为全球芯片行业的霸主,还是他在时代浪潮中的精准布局?作为华裔,他凭借个人的智慧和勇气,从一名普通移民少年逆袭为全球瞩目的科技巨头。
但是,与这些光环形成对比的,是他备受争议的个人态度——排斥自己的华裔背景,极力融入美国社会,甚至在公开场合多次发表明显带有“仇华”色彩的言论,而就在他以为已经成为美国社会一部分时,美国却对他痛下杀手,80亿美元的逃税风波将他推向了舆论漩涡。
那么,黄仁勋是如何实现“美国梦”的?他对现在的“美式结局”满意吗?
从台湾少年到美国梦追逐者
黄仁勋出生于1963年的台湾,他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老师,家庭虽不算富裕但也相对安稳,由于父亲的工作调动,父母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决定送他和哥哥去美国生活。
初到美国的日子并不好过,他被寄养在亲戚家,但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只能将兄弟俩送到一所乡村寄宿学校——暴力、烟酒甚至毒品充斥其中,年幼的黄仁勋不得不快速适应环境,伪装成“坏孩子”才得以生存。
这样的经历塑造了黄仁勋坚韧又敏感的性格,他意识到自己必须彻底融入美国社会摆脱一切“异类”标签,才能改变命运。
1974年,父母移民美国后,他终于结束了寄人篱下的生活,进入正规学校后他的学习成绩一飞冲天,顺利考入俄勒冈州立大学电子工程系,从此他一步步向着“美国梦”迈进,同时与自己的华裔身份渐行渐远。
从小人物到科技巨头
1993年黄仁勋和合伙人创建了英伟达,开启了一场改科技冒险,尽管当时的技术被英特尔和AMD牢牢把控,但黄仁勋看到了GPU(图形处理器)市场的潜力,并决定豪赌这个尚未开发的蓝海。
英伟达创立之初,黄仁勋就采取了“无晶圆厂”的模式——专注芯片设计,而将生产外包给台积电,这一策略不仅节约了巨额资金,还让公司可以将资源集中在研发上,正是这一决定让英伟达能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迅速成长。
1999年,英伟达推出了全球首款GPU显卡GeForce 256——公司真正起飞的开端,这不仅改变了游戏行业,也为日后AI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之后,黄仁勋投入CUDA项目,试图将GPU的能力拓展到图形处理之外,尽管这一项目耗资巨大被视为“不可能盈利的技术”,但黄仁勋顶住了压力。
事实证明,这次豪赌为英伟达带来了长期优势,但是,成就光环的背后,黄仁勋的个人言行却成为他最大的争议点,那他究竟都说了啥?
公开言论中的偏见
尽管黄仁勋祖籍中国,但他一直以美国身份为荣,极少提及自己的文化背景,甚至多次强调自己是“美国企业家”,还将英伟达的成功完全归功于美国的创新环境,对亚洲市场和供应链的贡献只字不提。
近年来,随着中美科技竞争的加剧,他更是在一些采访中表现出明显的“仇华”倾向,在谈到中国半导体行业时,黄仁勋曾直言不讳地表示中国无法赶上美国的技术,这一言论不仅引发了中国科技圈的不满,也被认为是他对自己祖籍国的不屑态度。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黄仁勋在中美关系紧张的背景下多次表态支持美国政府对中国的芯片禁令,他甚至强调英伟达会优先服务美国利益,而不是中国市场。
更过分的是,黄仁勋曾在商务活动中用英语说“台湾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这种背叛祖国的言论一出,和他公然与中国作对有什么区别?
被针对的“美国人”
尽管黄仁勋为融入美国社会做出了巨大努力,但他最终还是难逃“背刺”的命运。12月6日,美国媒体披露,黄仁勋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税务操作规避了约80亿美元的税款,尽管避税在美国富豪圈并不罕见,但黄仁勋却成为被重点针对的对象,不言而喻,这背后既有经济利益的驱动,也有政治因素的考量。
黄仁勋虽取得了美国国籍,但在美国主流社会中,他的华裔背景始终是一个微妙的因素,在中美关系日益紧张的当下,他被视为一个“方便的靶子”,通过对黄仁勋下手,美国政府既能敲打其他富豪,也能传递出政治信号。
资本主义的圈子是冷酷的,黄仁勋的经历再次揭示了其的本质:当你的利益与权力结构一致时,你是合作伙伴;一旦利益冲突,你就会成为牺牲品,对于黄仁勋来说,他的财富和影响力或许已经超出了美国政府的容忍范围。
笔者认为
从一名移民少年到科技巨头,黄仁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但从文化认同和身份归属的角度看,他始终是一个孤独的“漂泊者”,他的商业成功并不能掩盖文化根源的缺失,而一味迎合也不一定能换来真正的接纳。
黄仁勋终其一生,与“危机”共舞,他高估了美国的“公平”和“包容”,最终,他成就了英伟达,却没能成就真正的“自己”。
参考资料:
新浪财经:2024-12-07《外媒英伟达CEO黄仁勋或避税近80亿美元》
环球时报:2024-12-06《美媒爆料:利用法律漏洞,黄仁勋或可避税80亿美元》
钛媒体:2024-09-28《黄仁勋最新谈对中国芯片管制:美国政府应在国家安全与技术繁荣之间平衡》
光明网:2024-06-12《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台发表错误言论,国台办:希望他好好补补课》
澎湃新闻:2024-02-25《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首次将华为列为“芯片制造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