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元江

仰之亦行之 2025-01-19 19:32:38

人生如白驹过隙,过眼云烟一般。已届耳顺之年的我,回首往事,几多踌躇,几多坎坷,已不复憧憬和期待了。恰似这静静的元江之水,不清不白的自由自在地流动着,倒也快活。

到云南省的元江过冬已整整五十天了。早就听说元江的水有些浑,但她却浑而不浊。正如黄河一样如果不是流经地域的土质的原因,她也会像纯洁的少女的心一样正清正清的。浑是表象,清才是她的本质。即使再往下流去成了人们熟知的红河,她的本质也是清的一一如果不是流经红壤地带,她的本质你会看得更清楚一些的。我们不能因为她表面的浑黄或红色就误会她的“心地”是污浊的。认识一条江是这样,认识一个人不也是这样吗?

想想过去,我做过的一些事,表明的一些态度,又何尝不是“心清象浑”呢?就如你眼前的元江一样,你说她浑也好,说她浊也罢,她除了一如既往地静静地流淌以外,你竖起耳朵也听不见她似乎在反驳你的那哗哗的流水声。对于人来说,沉默是金,对于水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命相有云:水能养金。而我说:“静能养神”,不是吗?

元江是个不大的县城,东西南北都是山。山不转水转,不需多长时间,你就能对她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在颇感寂寞之时,偶尔看到了元江县的图书馆。去的那天正好是星期天的中午,不开门。第二天一早我就迫不及待地来到这里,随身带着身份证。但一进大门便畅通无阻,进书馆的门也是如此!我忍不住问图书馆管理员:“需要看身份证吗?”,她说:“不用”。我于是想起了开放的元江县委、县政府。元江确实是有特色的,一切都静悄悄的,让人心里特别舒服。

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元江县的图书馆我是每天必去的。这里新书不多,旧书不少,这正是我所喜欢的。学科技新书好,学社科旧书养料更丰富一些。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是我的价值观。比如:已经看了一大半的李达编写的《唯物辩证法大纲》就是我看过的哲学书中接近最好的一本,因为他把毛主席的哲学思想写活了。更何况,人生的哲理也是我最近需要仔细考虑一下的呢。

毛主席曾经说过,矛盾是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他老人家还说过,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于是我想,自然了,没人的地方就没有矛盾,人少的地方矛盾就少!我跟妻子之所以来到元江一为避寒,二为减少矛盾,因为见的熟人少了矛盾自然也就少了不少。

每次来图书馆,我都爱沿着江边走,一来多跑些路锻炼锻炼腿脚,二来也是更重要的是让心情静下来修养修养。沿着江边河床上面修的弯弯曲曲的水泥路由南向北走,顿时有一种风清气爽的感觉,景致也特别好看。累了可以在绿化带的水泥台上坐下来小憩一下。当然也可以在下大堤的水泥台阶上坐下来欣赏一下万亩茉莉花园的美景以及周边那些知名的不知名的南国热带树种的妖饶风姿。在冬季里体会一下北国夏季里才会有的枝青叶茂、树影婆娑。

每次走在这条僻静的江边小路上,我似乎忘记了过去,也忘记了过去的那些人、那些事。这时的我什么都可以不想,静静地似乎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就在咋天,一如既往的我忽然听到了一曲悠扬的葫芦丝的曲调传来:“这是我的故乡”,如坠梦里的我真的误认为元江就是我的故乡了!

“反认他乡是故乡”的我荒堂吗?

0 阅读:0
仰之亦行之

仰之亦行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