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天记小说里,有一句话说,“在合适的时候离开,是非常美好的事情。”
这是当了皇帝的师兄余人对师弟陈长生所说的最后一句话。那个时候,陈长生早已破镜入神圣,成为当时天下至强之一,但又同时功高震主。于是,陈长生离开了……在合适的时机离开,不眷恋,不贪心,谈何容易?贪心铸大错,千百年来的经验教训。不管是普通人,还是所谓帝王君主,又或者是首相总统,谁能真正做到这点?俄罗斯沙皇伊凡雷帝就倒在这个问题上,一失足成千古恨,不仅远征军惨败,国家遭受重创,太子意外死亡,王朝也十几年后覆灭了。
1563年,沙皇伊凡雷帝亲率3万俄军进逼立陶宛大公国首都。这大概是俄军在当时的巅峰时刻,也是沙皇辉煌和威望巅峰时刻。到了巅峰,就得下落了。在当时,立陶宛亡国岌岌可危。跟立陶宛关系极其密切的波兰,遣使跟沙皇伊凡雷帝居中调停求和。大概意思就是请俄军不要再打了,双方和谈解决问题吧,不就是为了立窝尼亚地区的争夺嘛?有什么想法尽管说,立陶宛诚意十足。立陶宛方面给出的条件是,俄罗斯不就是要立窝尼亚地区吗?立窝尼亚本土是被立陶宛占领,这不假。立陶宛愿意把它所占领的立窝尼亚全部领土都割让给俄罗斯,这样总行了吧?俄军赶紧撤军吧,不要在立陶宛国土上继续战争,继续待着了,不要继续占领立陶宛领土了。这个条件多好?俄罗斯如果趁机收兵,将是非常好的结局。要知道,俄罗斯在1558年悍然发动长达25年的立窝尼亚战争,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夺取波罗的海南岸的立窝尼亚地区,想获得出海口?立窝尼亚在现在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现在所说的波罗的海三国,就是立陶宛和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在战争第一阶段,俄罗斯大军攻打立窝尼亚骑士团,夺取了立窝尼亚东部地区。骑士团当时统治着立窝尼亚。1560年,俄军歼灭了骑士团主力精锐,攻占了马林堡和费林。1561年,骑士团解体,波罗的海沿岸国家随即趁乱也加入了战争,掠夺立窝尼亚部分地区。最终,立窝尼亚被瑞典、立陶宛、波兰、俄罗斯、丹麦给瓜分了。其中,立陶宛占领了立窝尼亚本土,波兰占领了库尔兰、瑞典则占领了立窝尼亚北部地区和列维尔港口,丹麦则占领了厄塞尔。各国皆大欢喜,至少在短期内不会再爆发战争冲突。其实到了这一步,俄罗斯完全可以收手了,先巩固果实,经营好现有新领土,特别是建设经营好出海口。以后还想再扩张,再说。但结果,暴虐专横、穷兵黩武的沙皇伊凡雷帝,似乎不懂见好就收,似乎更不知道贪心太大会有大灾难。它竟然要挑战这些参与瓜分的各个国家,从他们手上夺走所瓜分的领土!首当其冲的就是立陶宛。1562年,沙皇亲率大军攻打立陶宛大公国,攻克了军事重镇波洛茨克,随后进军立陶宛首都。对于波兰的调停以及立陶宛的求和,沙皇伊凡雷帝直接拒绝了。俄军继续进军。或许沙皇觉得兵锋正锐,灭立陶宛,能有多费事?灭了立陶宛,它所占的立窝尼亚领土同样归属俄罗斯。需要立陶宛割让吗?还想以此为求和条件?见沙皇如此蛮横,立陶宛那就豁出去了,不打也是亡国,败了还是亡国,那为何不殊死一搏?于是,立陶宛大公亲率大军全力抵抗,双方在乌拉尔河畔决战,结果俄军惨败。俄军前线统帅投敌。再后来,俄军再次进攻,但再次失利由此,双方陷入了僵局。这个时候,立陶宛又向俄罗斯求和,大意思就是,双方真别打了,大家还不如联合打瑞典呢。沙皇伊凡雷帝再次拒绝。于是立陶宛和波兰合并成大波兰,整个立窝尼亚战争局势开始逐渐逆转,对俄军逐渐不利。后来,瑞典也参战对打俄罗斯。
最后,1583年,俄军彻底失败,基本上丧失了全部所占领的立窝尼亚领土。不光自己之前所占的没了,曾经打立陶宛和波兰时又占的或者别人愿意割让的,也都没有了。25年的立窝尼亚战争,给沙皇伊凡雷帝最后搞成这样,太悲催了。战争末期,太子被沙皇伊凡雷帝给击毙了。1598年,留里克王朝灭亡了。
现实点,立陶宛历史上还算可以,现在连个县城都不算。
整个地球还是整个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