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都亡了,商朝频繁迁都究竟躲谁?考古显示:商朝避的并非洪水
世人皆知商朝是中国历史上迁都最为频繁的王朝,光是史书记载的就有六次之多。后人常说商朝迁都是为了躲避洪水,可细究史料,这个说法却经不起推敲。考古学家在发掘殷墟时发现,商朝历次迁都的轨迹竟呈现出由南向北推进的规律,而且每一次新都城的选址都紧邻着"未开化地区"。更令人费解的是,考古发现显示,这些都城的选址大多地势较高,与躲避水患的说法大相径庭。那么,频繁迁都的背后,商朝究竟在躲避什么?还是说,这背后另有隐情?
一、商朝迁都之谜:从毫到殷的六次迁徙
世人都说商朝爱迁都,可知道为何第一次迁都吗?原来这还要从商王仲丁说起。
公元前1562年,商王仲丁登基之时,商朝的都城还在毫地。这个毫,就在如今河南商丘一带。仲丁刚刚继位,就遇到了一件大事:东边的夷人叛乱了!
当时的夷人,占据着东部沿海的广大区域,他们不服商朝统治,时常作乱。仲丁为了平定叛乱,决定把都城从毫迁到嚣。这一迁,可就开启了商朝"四处漂泊"的历史。
说起嚣这个地方,可有意思了。考古学家在今天的河南偃师一带,发现了大量商朝早期的青铜器和玉器。这些文物告诉我们,嚣城的选址可不是随便挑的,这里不仅地势较高,还临近铜矿产地。
仲丁之后,商王沃甲又把都城迁到了相地。这个相,就在今天河南郑州附近。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规模宏大的商代城墙,城墙厚度达到了惊人的20米!城内还有大型祭祀坑,里面埋藏着数量惊人的龟甲。
到了商王河亶甲时期,都城又迁到了耿。这个耿可不得了,考古发现这里居然建有完整的青铜冶炼作坊群。青铜weapons的大规模生产,让商朝的军事力量空前强大。
第四次迁都发生在商王南庚时期,都城迁到了相。这里要说明的是,这个相和沃甲时期的相是两个不同的地方。考古发现,这个相城的建筑规模比之前的都城都要大得多。
然后是商王阳甲时期的第五次迁都,都城迁到了邢。邢城遗址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和青铜礼器,显示出商朝文明已经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最后一次迁都,是在盘庚时期。盘庚把都城迁到了殷,也就是今天的安阳。有意思的是,考古学家在殷墟只发现了从武丁时期开始的文化遗存,这说明商朝到了殷地后,可能还经历了一次"小迁徙"。
这六次大迁徙,每一次都留下了丰富的考古遗存。甲骨文记载中提到的各种建筑、器物,都在这些遗址中找到了实物印证。而且,这些遗址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选址在制高点,周围必有铜矿,还都靠近"未开化地区"的边缘。
这样的选址,可不像是在躲避洪水的样子。那么,商朝究竟在打什么主意呢?
二、破解迁都轨迹:考古发现与历史记载的惊人印证
当代考古学家在研究商朝六次迁都的遗址时,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这六座都城的选址,竟然形成了一条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的完整迁徙路线!
1928年,殷墟第一次正式发掘时,考古学家们就注意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商王武丁时期的甲骨文中,经常提到"东土"、"东方"等词汇,而且每提到这些地方,都伴随着军事行动的记载。
2003年,在河南郑州商城遗址群的发掘中,考古工作者意外发现了一块刻有地名的龟甲。这块龟甲上不仅记载了商朝几个都城的名字,更重要的是,它还标注了这些城市与"四土"的方位关系!
让人费解的是,为什么这些都城的选址,都恰好处在商朝势力范围的边缘地带?要知道,在古代,把都城建在边境处可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2015年,安阳殷墟考古队在小屯宫殿区发现了一处特殊的地层。这个地层中埋藏着大量的青铜器制造工具,而且这些工具的年代,恰好对应着商朝每次迁都的时间节点!
更有趣的是,考古学家在这六座都城的遗址中,都发现了规模巨大的青铜冶炼作坊。而且这些作坊的规模,随着迁都的次数逐渐增大。到了最后的殷都时期,青铜作坊的面积竟然达到了惊人的50000平方米!
这还不是最神奇的发现。在这些都城遗址周边,考古学家还找到了大量的军事设施。以殷墟为例,光是马厩就发现了三处,每处可以同时容纳上百匹战马。
这些考古发现与历史记载完美印证。《尚书》中记载,商王盘庚迁都时"择遂宅",意思是选择有利的居住地。现在看来,这个"利"字,恐怕不仅仅是指居住环境那么简单。
更让人意外的是,在每座都城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来自"异域"的文物。这些文物的风格与商朝传统工艺明显不同,有的甚至带有明显的北方草原文化特征。
比如在殷墟就出土了大量带有几何纹样的陶器,这种纹样在中原地区极为罕见,却与北方草原民族的装饰风格极其相似。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商朝的每一次迁都,都在不断扩大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
这些考古发现告诉我们,商朝的迁都轨迹绝非随意而为。每一次迁都,都像是在下一盘大棋。那么,这盘棋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商朝要在这片土地上建立怎样的秩序?
三、青铜帝国的野心:商朝军事扩张与迁都的关系
要说商朝有什么最引以为傲的东西,那非青铜器莫属!在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中,光是四脚方鼎就重达832.84公斤,这等气魄,在三千年前可谓惊世骇俗!
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殷墟发现了一处大型青铜冶炼作坊。这个作坊竟然建有三十多个冶炼炉,每个炉子都有现代小轿车那么大。据专家推算,这座作坊每年能生产青铜器具多达上万件!
青铜冶炼技术的发展,给商朝带来了巨大的军事优势。甲骨文中记载,商王武丁时期的军队,"戈戟成林,战车千乘"。这支装备精良的军队,成为商朝扩张的利器。
可是,制造这么多青铜器需要大量的铜矿。商朝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答案就藏在他们的迁都路线中。
每次迁都,新都城必定靠近铜矿产地。比如商王南庚迁都到相地时,就在附近发现了大型铜矿。而且,考古发现这些铜矿都建有完整的开采系统,甚至还有专门的矿工聚居区!
商朝贵族对新征服区域的统治也很有一套。他们会在当地扶持一批"附庸国",这些附庸国的统治者往往是商朝王室的亲戚。考古发现,这些附庸国也都建有青铜冶炼作坊,但规模要比都城小得多。
商朝还创立了一种特殊的制度:以青铜礼器来确立统治地位。在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上,经常能看到"某某作父丁宝尊彝"这样的铭文。这表明,能够拥有青铜礼器的,都是商王认可的统治者。
为了维持这个庞大的青铜器生产体系,商王室与地方势力之间形成了微妙的平衡。甲骨文记载,商王经常"省方",也就是巡视四方。每到一处,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赐予当地统治者青铜礼器。
这种通过青铜器来维系统治的模式,在商朝晚期达到了顶峰。考古学家在商代晚期的遗址中,发现了数量惊人的青铜器工场。仅在河南安阳一地,就发现了超过二十处青铜器制造中心!
可就在商朝青铜文明最为辉煌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对手出现了。这个对手不是别人,正是在西方崛起的周人。而周人掌握的,可不仅仅是青铜冶炼技术那么简单...
四、殷商文明的扩张战略:以迁都为核心的军事布局
世人都说商朝是个喜欢打仗的朝代,可谁能想到,他们打仗还讲究"一分为三"的战略布局?这个秘密,还得从商朝的都城选址说起。
1972年,考古学家在河南郑州商城遗址发掘时,发现了一处特别的建筑群。这个建筑群呈"品"字形排列,北面是王宫,南面是两座军事要塞。更有意思的是,在商朝的其他都城遗址中,也发现了类似的建筑布局!
这种"品"字形布局可不是随便建的。甲骨文记载显示,商王每次迁都,都会派"前驱"部队先行勘察地形。这些"前驱"不仅要找到适合建城的地方,还要确保新都城能够形成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在殷墟,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细节:城内的主要道路都是弯弯曲曲的!这种设计看似不合理,实际上却是精心安排的军事防御措施。敌人即便攻入城内,也会在这些曲折的街道中迷失方向。
商朝的军事布局还有一个特点:都城周围必定建有大量的"卫星城"。以安阽殷墟为例,考古学家在方圆百里内就发现了十多座商代城址。这些城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网络。
更令人称奇的是,这些"卫星城"的位置也是精心挑选的。它们往往建在重要的交通要道上,既能控制物资运输线路,又能及时发现敌情。甲骨文中经常提到的"望",指的就是这种军事瞭望任务。
1998年,考古学家在河南偃师商城遗址发现了一处特殊的建筑基址。这个建筑的墙体厚达5米,内部设有多个暗道,疑似是用来储存军需物资的仓库。类似的建筑在其他商代都城遗址中也有发现。
商朝的军事布局还体现在都城的选址上。他们的都城总是建在制高点上,周围必有河流环绕。这样的地理位置不仅便于防守,还能控制水路交通。难怪《尚书》中说商朝的都城"左江右洛,前河后淮"。
为了维持这样庞大的军事体系,商朝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军事管理制度。甲骨文中记载,商王不仅亲自统领"王师",还设立了专门的军事官员"师氏"。这些"师氏"负责训练士兵,管理军需。
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还发现了大量关于军事演练的记载。商王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这种演习不仅是为了保持军队的战斗力,更是向周边部族展示商朝的军事实力。
就在商朝忙着建立这套军事体系的时候,西边的周人也没闲着。他们不仅学会了商朝的青铜冶炼技术,还发展出了一套全新的战斗方式...
五、商周之变:最后的迁都与王朝的终结
商纣王在位时期,商朝已经是最后一次迁都后的第十代了。谁能想到,这个在殷地生根发芽的王朝,最终会在自己精心打造的都城中走向覆灭?
1980年,考古学家在殷墟宫殿区发现了一处特殊的建筑遗址。这座建筑的规模之大、用料之奢,在商代都城遗址中都是罕见的。从出土的文物来看,这座建筑很可能就是文献中记载的"鹿台"。
在鹿台附近,考古学家还发现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和玉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尊重达875斤的司母戊大方鼎,这件青铜器的制作工艺之精湛,即使在商代也是顶尖水平。
可就在商朝铸造出如此惊世骇俗的青铜器时,一个致命的问题已经显现:商朝的军事实力正在被周人迎头赶上。
在陕西岐山附近的西周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带有周文化特征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的制作工艺虽然不及商朝精湛,但在数量上却毫不逊色。更重要的是,周人的青铜器中出现了大量马具,这表明他们已经掌握了驾驭战马的技术。
1976年,考古学家在牧野古战场遗址进行发掘时,发现了一处大型的车马坑。出土的文物显示,周人的战车部队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超过了商朝。这个发现印证了《史记》中关于"武王伐纣,革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的记载。
更令人意外的是,在商朝都城殷的城墙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细节:城墙的修筑年代显示,商纣王在位时期,殷都的防御工事反而有所减弱!这与商朝一贯重视军事防御的传统大相径庭。
与此同时,周人却在不断加强军事建设。在周原遗址出土的铜器中,军用器具的比例明显高于礼器。这说明周人已经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军事发展上。
甲骨文记载显示,商纣王在位后期,经常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仅在一次祭祀中,就用掉了数百件青铜礼器。这种铺张浪费的行为,无疑削弱了商朝的军事实力。
最终,在牧野之战中,商朝引以为傲的军事优势荡然无存。周武王以精锐的战车部队,一举攻破了商朝精心构建的防御体系。商朝这个存在了六百多年的王朝,就此落下帷幕。
在殷墟最后一层文化遗存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被焚毁的建筑遗迹。这些烧毁的宫殿、倒塌的城墙,见证了商朝最后的时刻。而周人很快就在洛邑建立了新的都城,开启了西周王朝的统治。
用户17xxx84
往你姥姥家迁,管辖范围没个省大,没有统一全国,就是个部落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