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胡歌下跪才知道:越优秀的人,越没有优越感

小椰子专栏 2019-11-01 14:52:18

01

这两天,胡歌的新戏造型上了热搜。

与以往的帅哥形象不同,为了角色敢于突破自己的形象的胡歌,令人赞许。

为了更贴近人物,胡歌晒灯,健身,拍戏时非常敬业,毫不犹豫滚泥潭。

胡歌的优秀,不止体现在他的演技和敬业上。

就像之前,他出席话剧《如梦之梦》5周年发布会的时候。

发布会现场,有位“妈妈粉”对胡歌说:

“我的老母亲今年89岁,身患癌症,她也很喜欢你,希望你能写句话鼓励她一下。”

这位“妈妈粉”是大学的退休教师,年事已高,无法跨上高高的舞台。

胡歌马上趴倒在舞台上,以一种半跪的姿势为她签字。

一位患有抑郁症的粉丝,和胡歌说了自己的痛苦经历。

胡歌真诚地听完她的故事,并郑重地为她写下一句:

“人生是一场难得的修行,不要轻易交白卷。”

胡歌就是这样一个人,即使荣誉加身,他也不曾摆过明星架子,对人永远谦卑。

正如仓央嘉措所说:

“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

慢慢的我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

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对人恭敬,其实是在庄严你自己。”

真正强大的人,从不把优越感写在脸上。

他们对这个世界永远心怀善意,他们懂得尊重每个人的高度。

02

看过这样一条新闻。

重庆的商场里,一个小孩不小心将手里的冰淇淋洒在了地上。

清洁工阿姨看到了,说了小孩几句。

小孩的妈妈听到后顿时情绪激动起来,对着清洁工阿姨破口大骂,就差拳打脚踢了。

围观的人都在劝这位妈妈,但她仍然不依不饶、咄咄相逼。

一直沉默着的清洁工阿姨,突然间跪下了,并不断磕头。

也许对她来说,下跪的耻辱,远比不上手里这份维持生计的工作重要。

小孩妈妈发火的原因,想必不外乎出于身份感和优越感:

一个身份卑微的清洁工,凭什么说她家的小孩不好?

然而,对底层人员的态度,有时候足以暴露出一个人的人品。

做人最忌讳的,便是太有身份感。

陕西科技大学的葛教授,仅仅因为垃圾车挡了他的道,就对可怜的清洁工阿姨拳脚相加。

把人打得满脸是血后,还不忘上前踩上几脚。

与葛教授同行的女伴,对清洁工口出狂言:

“你挣多少钱,我挣多少钱,你挡着我挣钱!”

北京一位衣冠楚楚的轿车车主,仅仅因为顺丰快递小哥把他的车剐了,就出手掌掴。

快递小哥多次道歉,车主却嘴里飙着脏话,1分钟内扇了小哥6个耳光。

咸阳一位美团客户,仅仅因为外卖小哥送餐晚点8分钟,就把人打骨折了。

他轮起一根棒球棍,像见到仇人般往外卖小哥头部打。

外卖小哥道歉后,却被要求自扇巴掌,否则性命堪忧。

这样的新闻,还少吗?

知乎网友卢寒冰说:“一个人如果欺下,必然畏上。无他,人性也。”

那些打心眼里瞧不起底层人员的人;

那些需要通过打压弱者来彰显自己身份的人;

那些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真的很丑。

03

作家柴静,有一次去四川大山里采访。

村子里的人们做了一大桌子的菜招待她,是前所未有的丰盛。

柴静坐在一个留守的小男孩身边,小男孩大概5、6岁左右。

吃饭的时候,小男孩用筷子夹起一块排骨,没夹稳,掉到了柴静脚边。

柴静随手将排骨捡起来,扔在了门边的垃圾堆旁。

接下来的整个采访过程中,小男孩一直在走神,眼睛老盯着外面看。

爷爷在旁边提醒他要看镜头,他便害羞地对着镜头回答了两个问题。

之后,眼睛却又不自觉地朝外面看去。

柴静问小男孩:“你总看向那边,是在等谁回来吗?”

小男孩咬着嘴唇,喃喃地说了一句话。

柴静起先没听清,凑近小男孩的脸才听到他说:

“我......我能捡回那个吗?洗洗还能吃。”

柴静震惊了:仅仅是一块掉在地上的排骨,却是山区孩子生活里全部的幸福。

人间实苦,有多少挣扎在底层的人们,拼尽全力才能过完这平凡的一生。

他们起早贪黑、努力生存,他们如蝼蚁般微不足道,却又苦苦支撑。

正如村上春树在《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写道:

世上存在着不能流泪的悲哀,这种悲哀无法向人解释。

即使解释,人家也不会理解。

它永远一成不变,如无风夜晚的雪花静静沉积在心底。

你永远不知道别人经历过什么,又有什么资格俯视、贬低他人?

那些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将别人踩进尘埃里的人,实在是冷血至极。

04

拾遗君说过:

一个人修养的高低,往往不是表现在他对待上司、权贵、朋友的态度上,而是看他是否尊重“比他地位低”的人。

越是有修养的人,越没有身份感。

那些被“人上人”所鄙视的劳动者,在他们看似小心翼翼的卑微背后,是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贵阳的一对农民工夫妇,脱鞋进便利店买东西,害怕把地板弄脏。

南京的一位农民工大叔,在地铁上把外套脱了给孩子垫坐在车厢地板上,也是害怕坐脏了座位。

西安的一个农民工兄弟,在进银行前,脱鞋跪着到ATM机前存钱。

生活不易,每份职业都值得被尊重。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太多在穷困苦难中艰难前行的人:

有人一辈子生活在大山里,临死前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吃上一碗泡面;

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在景区的悬崖峭壁做垃圾工,每天捡上千斤的垃圾;

有人常年在外漂泊打拼,大年夜都不能回家与妻儿团聚。

他们站在最黑暗的角落里,心里依旧渴望光明。

木心说过:有教养的人士,对车夫、浴室侍应生、任何传递物品的人,从来不会敷衍搪塞。

衡量一个人的教养,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取决于:

他是否懂得别人的不易,是否愿意尊重别人的卑微。

真正的善良,不喧哗,自有声。

共勉。

作者:小椰子,人气专栏作者,写自律,谈人性,椰子陪你一起读书。

6 阅读:95

评论列表

小猫钓鱼

小猫钓鱼

2
2019-11-02 02:22

那么多人说过,你是怎么记下来的。背诵也很难啊

小椰子专栏

小椰子专栏

每天陪你一起解读社会事件,帮你更快实现认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