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精图治,无奈败于阴谋之中,战火中屹立的智利总统

看见人物 2022-02-24 18:12:57

智利作为一个拉美国家,国土肥沃,气候条件优越,而且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十分惊人,相比于其他拉美国家,可以说是老天爷赏饭吃,但是就这样一个富裕的国家,却曾一度陷入贫穷与混乱之中,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1. 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

众所周知,拉美国家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被美国视为了后花园,智利也是如此。虽然自身拥有极为丰富的铜矿资源,但是在二战之后,国内70%的矿产都落入了美国手中,甚至通讯、运输等关键行业都被美国握在手里,大部分资源被买办阶级控制着,国内贫富差距极大,可怜的智利人民只能在自己的国家给美国企业打工。

与此同时,智利与美国一样都是多党制国家,国内政治力量又多又碎,难以形成统一的战线,曾经组织起的反抗浪潮很快就被镇压。而我们今天的主角萨尔瓦多·阿连德即将给这个国家带来一丝丝改变。

2. 民主的社会主义

阿连德出生在智利,家庭情况比不上门阀大家族出身的杜特尔特,但好歹也是个中产阶级,萨尔瓦多家族中也出生过不少名人,比如他的曾祖父就曾参加过智利独立战争。但小时候的阿连德,由于父亲律师的身份,经常到处跑,导致全家不得不经常搬家,而且他的父亲还经常免费帮穷人辩护打官司,所以小时候的阿连德并没有享受到多少家庭带给他的福利,反而是从小就对智利严重的贫富差距有了很深刻的印象,并在几次搬家的过程中,与一位名叫德马尔契的意大利人成为朋友,在他的影响下,阿连德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

在1929年,经济危机的到来,让资本主义世界实实在在感受了一把被雷劈的感觉,美国在此时为了保住自己,开始疯狂的榨取拉美国家的利益,智利自然也在其中。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智利的百姓们都走上了街头参与游行抗议,而在大学期间接触了大量列宁思想及托洛斯基思想的阿连德,当然也是游行抗议中的积极分子,不过代价就是他开始成为了监狱的常客,并在父亲去世后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要投身于智利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中,并为此奋斗终生。

1933年,阿连德组建并参与了智利社会党,在此期间,阿连德通过自己的观察、总结、以及出国考察之后,形成了一条自己的政治路线——民主的社会主义,因为阿连德自己医生的身份,所以他并不推崇暴力,他认为要想改变智利的现状,必须通过竞选总统,并在不改变智利的政治体制的前提下,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1937年,阿连德踏上自己的政治之路,在他担任卫生和福利部部长之后,致力于建立妇女保护体系,同时着手于教育体系的完善,提高了学生们的福利,在智利的学校普及了免费午餐,政绩十分显著,使得他成功当上了议员,也有了一定的资本去冲击智利总统的位置,为智利带来更多的改变,然而美帝即将让他知道,这条路不仅没那么好走,还要以付出生命为代价。

3. 充满荆棘的总统之路

1952年开始,阿连德就参与了总统竞选,虽然政绩出色,还有智利的著名诗人聂鲁达为他宣传,但他还是连续竞选了三次都以失败告终。这其中当然少不了美国的影子,毕竟美国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手下的赘婿摇身一变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上演一出赘婿噬主的戏码,吃过古巴的亏的美国不仅大力支持阿连德的竞争对手,还花钱通过智利的报社等媒体360°无死角的抹黑阿连德,就连小时候因为清秀可爱像极了女娃娃的照片都要被他们拿出来当做黑料,可见手段之阴狠。

阿连德连续失败了三次,估计美国都放松了警惕,他自己也有点无奈,据说他曾调侃自己“我的墓碑上应该写着智利的下一任总统长眠在此”。不过他并没有放弃,1970年,阿连德第四次冲击总统之位。

这一次,他做足了准备,联合了智利的众多中左派政党组建联盟,这一次他的机会很大,但一旁的尼克松坐不住了,有古巴的卡斯特罗在前,这次他铁了心的不想让阿连德上位,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是基辛格,他说:“我们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一个国家由于人民的不负责任,使国家落入共产党手里”。

但是,相比于被美国抹黑的阿连德,智利人民明显更受不了美国的无耻压榨,所以在1970年9月4日,阿连德高票赢得大选,此时他距离总统只差一次国会投票。眼见如此,尼克松暴跳如雷,下命令坚决阻止阿连德就职,中情局看见自家老大如此生气,不惜要在智利发动军事政变。

4. 将军之死

不过他们显然低估了在智利发动军事政变的难度,智利军队在智利政坛中一直保持着中立,以坚决拥护宪法为准,中情局找了一圈也没有愿意出面顶替掉阿连德的带头大哥,智利陆军总司令施耐德将军在得知中情局计划后不仅没有参与进去,还开始高度警惕军事政变的发生。

中情局就这样折腾一番,最后只能找了两个“一般般”的合作伙伴,维沃克斯以及瓦伦朱拉将军。可这两位大哥却是坑了美国一把的猪队友,无视了美国按兵不动的计划,铁了心要绑架施耐德将军,结果导致施耐德将军在冲突中胸部中枪,经过三天的抢救后去世,施耐德将军在濒死之际留下最后一句话:“维护宪法!”。

施耐德将军去世后,经过调查美国的阴谋暴露于眼前,举国上下一片震惊,施耐德葬礼当天数十万智利人民自发前来送行,施耐德将军之死,揭露了美国的狼子野心,也为阿连德扫平了最后的阻碍,10月24日,阿连德成功通过国会投票,出任智利总统。

阿连德上台后发表讲话,表示智利要进入社会主义,但并非通过暴力的手段。智利的百姓和穷人们欢庆一堂,但北边的某个庞然大物却死气沉沉,他不甘心,下定了决心要扼杀掉这个出生在自己“后花园”的左翼政权。

5. “智利没有投降的总统”

阿连德在上台后致力于改善国家经济状况,但作为一个民选总统,直接拿国内的资本家来开刀是不现实的,他的政治路线也决定了他不能这样做,于是他将目光放在了智利丰富的铜矿资源上,但此时这些铜矿都被美国控制着,于是1971年,阿连德开始着手于铜矿国有化。收回的过程是顺利的,但同时也让北边的美国更加不爽了,阿连德合理地解释了收回铜矿的缘由,为其他拉美国家做出了相当不错的示范,美国当然不允许这样的行为再次发生,他们决心酝酿更大的阴谋。

不过此时兜里有钱了的阿连德,正在智利进行各种改革,包括教育、医疗保健等多方面,同时大幅提升了工人待遇,在他上台仅一年后,智利的人均GDP就上升了进10%,失业率降至历史最低,然而就在大家都憧憬着美好的明天的时候,美国的烟云来了。

美国对智利采取的手段很简单——经济制裁,同样的手段也曾用在我们中国,但智利与我们不同,我们撑得过来,可智利却没那么好过,以智利收回的铜矿来说,拥有了开采的能力,但是卖不出去有什么用呢?在美国的干扰和阻挠之下,智利出口的铜矿根本没人敢买,同时美国自身开始抛售储备铜,导致智利铜价大幅下跌,让阿连德的钱包迅速瘪了下去。

与此同时,智利国内由于党派众多,分歧十分严重,导致阿连德的很多命令难以下发,这直接导致了智利土改的失败,本应由中央政府重新分配的土地资源,结果被分配的极为混乱,种种情况使得智利粮食产量暴跌,日益增大的粮食缺口和外汇的损失,使得智利的经济一度陷入崩溃。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智利发生了多次游行和罢工运动反对阿连德政府,到了1973年,智利经济全面崩溃,而军事政变终于要来了。即使这样,阿连德依然拒绝组建武装部队,他始终相信军队不会发生政变。

1973年,智利军队政变,虽然很快被平息,但总司令普拉茨辞职,皮诺切特借机上位,成为陆军总指挥,不知道阿连德以后是否会后悔发出这张委任状,因为皮诺切特早就已经成为了美国的走狗,觊觎着总统的位置。

9月11日,智利海陆空三军发动政变,以皮诺切特为首的军政府要求阿连德辞职并投降,但阿连德十分坚定,正如他当时要投身于智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一样,他在电话中对军方代表回复“智利总统绝不逃跑,他知道自己要履行身为战士的职责”。

9月11日10:15分,阿连德通过电台发表了一生中最后的讲话,演讲结束时,他高呼“智利万岁,人民万岁”,随后他拿起了一把古巴第一任最高领导人卡斯特罗赠送的AK-47步枪,在繁华的圣地亚哥,智利的总统与卫队投入了一场保卫总统府的战争。

10:45分,在交火间隙,阿连德撤出了总统府内的妇女,其中包括自己的女儿;12点整,政变部队发动对总统府的轰炸;13:30分,政变部队发起最后的进攻,阿连德在此时解散了自己的卫队,避免无谓的牺牲;14点整,陪在阿连德身边的,只剩下卡斯特罗送给他的AK-47,他举起枪对着自己,也许智利的未来不会在他手中改变,但至少他为此努力过,随后枪声响起,一位终身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与美国抗争的人民斗士就此长眠。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