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当天,解放军东部战区的代表团成功抵达日本,并进行了为期数天的友好访问。这一非比寻常的举动,登时就引来了国内外的诸多猜测,毕竟近几年来中日关系频频交恶,残留的历史问题、亲美的外交政策,更是令中日关系矛盾重重,屡屡发生争议。
结果刚开年不久,先是日本方面对解放军发出了邀请,后是东部战区应邀而来,前往日本进行访问,突如其来的交流访问,很难不让人深思中日关系是否会由此发生转变。
美日关系急剧下降,石破茂直接摊牌
二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是在美国的扶持下逐渐恢复经济民生,相应的日本也成了美国“小弟”,两国签订了《安全保障条约》,形成了军事同盟,以应对美苏争霸的冷战时期。而随着苏联解体,美国一家独大后,这种单纯的军事同盟关系就又衍生到了经济方面,以至于无论从哪方面来看,美国和日本都已经建立起了亲密的同盟关系,更有甚者,日本还对美国马首是瞻,指哪打哪。
比如日本前首相岸田文雄,就是妥妥的“亲美派”。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试图遏制中方经济发展,岸田文雄也继承了安倍晋三的亲美主张,在任期间不仅一边倒的倾向美国,还和中国关系急剧下滑,直至因“黑金”丑闻事件引咎辞职。
与之相比,新上任的日本首相石破茂上台后,倒是在中美关系中调转枪头,一改往日“前辈们”的作风,既坦诚了历史遗留问题,又和自己的盟友唱起了反调,企图摆脱与美国的从属关系,以便日本能够真正获得独立自主。因此石破茂就职后,不但积极向中国释放友好信息,还婉拒了特朗普的访问邀请,初步摆明了外交态度。
日本的态度转变,也让老美颇为不爽,特朗普在自己的就职典礼中邀请了多个国家领导人,却正大光明的落下了石破茂,明显是将不满挂在了脸上。而更让美方感到不满的,还要数石破茂对于中国的频频示好。一方面是前不久的岩屋毅访华,主动拉进中日关系正常化,并对历史事件、台湾问题进行了道歉和澄清,有意和之前的“错误言论”进行切割。
另一方面,从去年的东盟峰会开始,石破茂就对中方代表示好不断,表达了未来继续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想法,还宣称:
“中日关系必须要保持稳定,再怎么说都是邻国”。
相比起日本的前几任首相,石破茂对中美两国的态度变化不可谓不大,上台后更是明确表示要改变日本和美国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要求取消美军驻日特权,恢复日本的独立领导权。而后又致电拜登,敦促美国政府通过日企收购美钢公司一事。
由此可见,石破茂更重视日本自身的权益,也不打算继续当美国的“小弟”了,而这正是引起美方不快的主要原因,也是日本向中国示好的诱因之一。毕竟打了老美的脸,总得有个靠山能下台,不是吗?
中日关系缓和化,解放军访问日本
和美国一改从前的亲密,那么在未来的国家事务合作中,难免不会被“穿小鞋”。为了在后续的国家合作与谈判中占据优势,向中国靠拢,修复两国关系,就成了日本方面的首选了。因此石破茂就职后,接连2次给中国送来了自己的亲笔信,以示交好,随后又邀请解放军代表团访日,安排其参观日本的军事设施,显然是有意要和中国搞好关系。
早在岸田文雄执政期间,中日双方就因为领土问题争端不断,多次因台海冲突发生军事演习,更离谱的是,日本当时还大言不惭的表示:
台湾有事就是美日有事。
这一句听起来威慑力十足的口号,实则却是外强中干,既拎不清事实真相,又将美日彻底进行了捆绑。直到石破茂上台后,才意识到什么叫做今时不同往日。先不说美国新旧交替的政权,单说中国现如今的军事实力,就远远不是日本能相媲美的,尤其是在海军、空军方面,就连日方自己都承认比不上中国。
在这种情形下,如果还要和中国交恶,不是明摆着缺心眼吗?而这次邀请解放军东部战区代表团来日访问,不仅是日本释放友好信息的一大举措,也是日方借机了解中国实力的一大契机,反正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件两不耽误的好事。
军事实力的落后,让日本对自身的发展充满了担忧,于是前首相岸田文雄选择了继续躲在美国的羽翼下,加强和世界第一的军事合作,以求壮大自身。但石破茂却认为美国对日本的帮助,已经由原来的扶持变为了掣肘,尤其是拜登突然阻止日企对美国钢铁公司的收购,更是令他意识到美方的“言而无信”了。
正因如此,美日两国之间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裂隙,虽然还不至于就此恶化,但也回不到从前的亲密无间了,毕竟国家利益为先,这次解放军访日,便是日本向中国发起改善关系的一大重要信号。不过鉴于两国无法磨灭的历史问题,中日关系未来如何发展,还要看日本自身能不能拎得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