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挑战1万元生活一个月,结果第7天全部花光,称这是消费降级

飞飞舞舞 2022-10-23 17:37:19

大学生挑战一个月花八千、一万,还称这是节俭挑战。

我看不懂但我大为震撼。

01

之前,网上突然兴起了大学生花xxx元过一个月的挑战,刚开始金额还在正常标准内,比如“杭州大学生挑战一个月生活费2000元”。

也有真的荷包紧,或者想挑战一下自己的学生,200、500过一个月。

但慢慢地,一些拿着远超大学生生活费标准的消费额度的人,跑来挑战,实在令人费解,这是不是反向炫富?

“8000元花一个月挑战在第4天就宣告失败”。别人一个月赚不到8000块,在这里只够活4天。

可能这些发起月生活8000元挑战的学生,平日里也和普通的大学生一般,会吃十几块钱的食堂,买路边小摊上热气腾腾的烤红薯。但仔细看账单会发现,和真正需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人相比,她们的账单里是另一个世界。

随便吃顿烤肉就是838元,虽然在控制花钱,但玩游戏怎么能不氪金,今天就花了217元,真的有在控制自己了。

第一个月立下一个月花一万元的挑战,结果第一天买健身卡和私教课就花了上千元,还称这是降级消费。确定是节俭挑战而不是花钱挑战吗?

每天晒着吃喝玩乐的图,美名曰在节俭,结果一万块钱7天花完,只好宣布失败。

因为花费太高,有人质疑吐槽后,会出来解释,自己以前每个月饭钱就要一万多,三千真的活不下去。

有人帮着说话,因为生活费平均水平太低了,那些一个月花一两千的大学生占大多数,她们没办法理解我们的生活的,就是酸了罢了。

这些挑战与其说是“挑战”,不如说大学生是在用凡尔赛的方式赤裸裸的炫。

02

可能在他们眼里, 原本的花销比这个还高,对自己来说确实是降级消费的挑战了。

但对于更多看到这些行为的人来说,这不是挑战,更多的是离谱。

看着他们的世界,还真的陷入一种网上人均富二代的错觉当中了。不过想想也能理解,毕竟每个人的家庭情况和消费理念不一样,家里给多少、花多少和我们无关。

但这些大学生以勤俭为名的挑战,不仅狠狠玷污了勤俭,带动了一股不良的风气,很多人受到影响,对金钱和数字都有些失去了概念。

之前,一个大一女生的投稿帖子上了热搜。她称自己每个月2000元生活费太少了,月底没钱了只能去吃食堂,想和妈妈说涨到4500元,结果遭到了拒绝。

她很不解,以前妈妈交补习班的费用大几千眼都不眨,现在怎么这么小气?

那则“留学生因为嫌1万块生活费太少,怒骂亲爹是畜生”的新闻相信大家都看过,父亲苦口婆心劝女儿花钱要注意个度,自己赚钱也不容易,压力很大。

但女生不能理解,转头便截了聊天记录转发吐槽,大骂父亲恶心。

聊天记录曝光后,不少人心疼这个父亲,称这孩子白养了。

这些孩子真的不知道,1000块钱有多难赚,他们眼里不够花的4000元、1万元,是别人几个月、甚至大半年的花销。

在大数据的推送下,我们见惯了互联网上的光怪陆离,长时间被社交媒体上相对而言较为富裕的阶层渗透,那些真正贫困、甚至没钱上学的人群,好像隐身了。

03

想起那个清华贫困生的匿名自白,看完让人十分感慨。

他说当年入学时各种奖金扣除下来,一年可支配的资金只有6500元,为此他制定了一个计划,每个月只能花400元。

同学大吃大喝时,他只能默默喝水,想办法在食堂用最少的钱吃到最可口的饭菜。

为了省钱,他从安徽一路坐火车上北。他很感谢这列列车,因为这列火车有硬座,意味着能花更少的钱。

这段时光不容易,但他过得很充足。研一时,他每学期拿出3000多块钱,资助家乡的孩子。因为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撑伞。

信很长,他感谢了很多人。最让人感动的,是他这一路跌跌撞撞走来,仍保持着乐观,知足,感恩。

上面那些挑战是“富装穷”,你听过“穷装富”吗?不是打肿脸充胖子,是一个很暖心的故事。

有一个高校保安程师傅“装富”17年,只为让学校那些没钱上学的学生,能心安理得地接受他的资助。

“现在的大学生心理微妙、想法多,如果不‘装富’,很多人不愿意接受资助的。”程师傅说。

他们没有优渥的条件,有的还是接受别人的资助才活了下去、得以求学,但他们明白,钱虽然很重要,但生命的意义不是拿金钱来衡量的,金钱之外还有更广阔的世界。

暂时地落魄没关系,未来还很长,上天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