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腾和马丽主演的电影,就算没有宣传,按理咱也都是要去捧场的。
人生千难万难,还不许这俩活宝给我们提供一点儿欢乐源泉?他们总是能不停地戳中我们的笑点,然后又笑中带泪,感悟人生。之前看预告片,以为这是一部穷养孩子的喜剧片,看完后却发现,其实这是一部“顶级富养”的教育片。记不清在看电影的时候笑了多少次,笑着笑着又流出了眼泪。从电影院出来后,思绪万千,后劲十足,这其实就是一部中国版《楚门的世界》。除了马继业以外,其他人都是演员,从他小时候开始,身边周遭的一切,都是堆砌的谎言和伪装。他的父亲马成钢原本是一个超级有钱的大富豪,只因把同前妻生下的大儿子马大俊这个大号“练废了”,认为教育不能靠“富养”。马大俊是一个成年后都能把“老大徒伤悲”读成“老大走伤悲”的文盲,父亲后来干脆眼不见心不烦,花了几百万把他送去了国外。马成钢趁着马继业还小,没什么记忆,便把他带回了他小时候住的老房子抚养,在那里为他单独打造了一个“马继业的世界”。
这个世界最大的一个特质,就是“贫穷”。马成钢对妻子春兰说道:我之所以有现在的成就,全是因为我小时候吃过的苦!所以他希望小儿子再走一遍他走过的路,吃一遍他曾吃过的苦,以后方能成才。他们家,“穷”到了什么地步?马成钢作为父亲,衣服上都是洞,几年如一日地穿着他那一双破旧的烂皮鞋,像是鳄鱼张了嘴,且越发张得大了。有一回,他赶着马车出门,鞋底却留在了原地,儿子看着那破烂的鞋底托子,心酸到失声痛哭。奶奶一年到头卧病在床,每天要熬中药吃,身体一旦不舒服,还会咳出血来,平时都要坐轮椅。下大雨的时候,家里屋顶漏雨,只能用一个破旧的搪瓷盆接着雨水。因为贫困的的家境,学校好心的老师还拉来了好心人来资助他们,当然,他们拒不接受。名曰有骨气,实则根本不需要,他们家比那些老板有钱多了。春兰问马成纲,他们有能力请很多的教育专家,为何还要穷养孩子,老马回答:“专家只教得了知识,教不了意志”。于是,他们还制造了一系列困难,让孩子面对挫折教育,苦难教育,看着真是可怜又心疼。可是孩子一旦去上学,家里又是另一番景象。穿着朴素土气的夫妇见儿子走远了,一转身便钻进了一辆顶级豪车,去往自己的豪华别墅。几乎瘫痪在床的奶奶精神抖擞地外出和别人打篮球去了。除了这一对父母的身份是真的,周围所有人,都是请来的顶级“专业演员”。比如马继业的奶奶,其实不是他亲奶奶,而是一位顶级育儿专家李老师,还出过一本《送你一个大孝子》。她专门负责小马的教育指导,注重三观的培养,教他“仁义礼智信”。奶奶在日常生活中随口就能蹦出一堆名言警句,小马从小耳濡目染,也能将这些东西倒背如流。母亲的衣柜里暗藏着电梯,直通“项目中心”,那里是专门负责小少爷马继业的监控和指挥中心。背后有一支庞大的团队,大家都戴着耳麦,24小时观察和监控着少爷的一举一动。厨房有暗格,一推开,背后是星级大厨团队,每日精心搭配小马的饮食,让他膳食平衡有营养,只是摆盘粗糙一些,看上去像家常菜而已。而住在一个小院里的那些“邻居”,个个都是隐藏的高手。在楼下吹头发的阿姨,随口就能讲出一堆专业的物理知识,楼下锯木头的邻居大叔,随口问的都是小马在学校内学的知识点,为他复习和巩固。楼下开小书店的邻居大叔,时不时在影响着小马,引导他看世界名著,培养阅读习惯。楼下还有写得一手好书法的道骨仙风,睡前还有人专门奏起世界名曲,让音乐熏陶他,伴他入眠。马继业一出门,就有人跟踪他的动态,保镖随时暗中保护着他的安全。为了提高马继业的英语水平,专门还安排了问路的外国情侣,卖菜的老外来跟他练英语。总之,小马的世界,虽然家庭条件看着是穷的,但是他身边却围绕着无数细思极恐的高端教育和影响。背后有一整个庞大的专业团队在支撑,连他平时说的话,做的梦,微表情,都有专业人士分析后做报告,然后大家又根据情况不断调整教育模式。从小在这样的环境长大,耳濡目染,他很难不优秀。他德智体全面发展,内心善良、正直、孝顺,最后他也具备了考上清北的能力。只是这样的世界最终却小马识破,对他的心理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小物质的贫乏,带给他深深的自卑感,将伴随着他这一生。除此之外,还会有很多难以言说的东西,就像深深的烙印,刻在他的骨子里。这部电影看似是喜剧片,其实是一部备受争议的教育片,甚至有人认为是“恐怖片”。里面的“穷养”和“富养”两种教育模式,引起了许多人的热议,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这部剧表面是穷养孩子,实际就是在富养,物质条件看似贫瘠,但是他的教育资源却是无与伦比的厚实。这样的条件是我们绝大多数人无法给孩子提供的,反而引起了更多人的焦虑。在养育孩子的路上,到底什么样的方式才是最好的,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苦难教育、挫折教育、还是精英教育,仿佛都有人成功,亦有人失败。而我们却大多只是芸芸众生的普通人,普通的父母,我们该何去何从?借用人民日报的一句话,缓解一下大家的焦虑吧:“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父母,没什么资源没什么太多的文化,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那你就多鼓励他,认可他,多表扬他,多理解他,多支持他。不要把自己的认知、焦虑、恐惧、愤怒、委屈强行转移给孩子,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孩子若是平凡之辈,那就承欢膝下;若是出类拔萃,那就让其展翅高飞,接受孩子的平庸,就像孩子从来没有要求父母一定要多么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