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当中,地球是唯一一颗诞生了生命的星球,生命的出现给地球增添了很多色彩,尤其是人类出现以后,解开了地球上很多的奥秘,人类和其它生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诞生了智慧,人类利用智慧,在短短几千年的时间内,已经站到了地球食物链的顶端,这说明人类是非常了不起的。不过人类的出现也是经历了很多磨难,从最简单的微生物出现,到人类逐渐发展,每一个阶段都承载着独特的意义。在大约70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类人猿,他们具有直立行走的能力,但脑容量较小,无法和现代人相比,在大约300万年前,最早的人类祖先开始出现,这些早期猿人已经能够直立行走,脑容量也逐渐增大,在大约150万年前到30万年前,出现了海德堡人,他们的脑容量进一步增大,接近现代人的水平,面部特征也接近现代人。
在大约125万年前,早期智人开始出现,他们和现代人非常相似,脑容量也达到了现代人的水平,大约在5万年前,晚期智人开始出现,他们的脑容量更大,面部特征更加扁平,身材也比较高大。在大约1万年前,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开始发展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等。人类的进化是一个从原始时代逐步演化为现代人的过程,其中经历了很多事情的变革,而人类科技发展最快的时期,还要从工业革命开始说起,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当时的英国市场经济形成,资本主义的兴起和中产阶级的崛起使人民的文化和思想都有了改变,在18世纪末,英国政府积极参与实验室和机器发展,为专利创造条件和确立技术标准。
多个方面紧密结合,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起源,使得英国成为19世纪领先国家中的佼佼者。这次工业革命开创了人类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人类开始进入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60、70年代和20世纪初,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农业总产值,发电机、发动机、内绕机相继发明,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类开始进入了电气化。第三次工业革命也被称为是数字革命,开始于20世纪中期,并延续至21世纪初,这一时期的核心技术是计算机和互联网,它们使信息处理和传播发生了质的飞跃,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类处理数据和信息的方式,促进了工业和商业的自动化进程。
通过计算机技术,制造业、金融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的生产效率都得到了极大提高。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兴起打破了地理的限制,使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输变得即时而高效,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进行中,它的核心技术包括人工智能(AI)、物联网(IoT)、大数据、区块链和量子计算等。这一革命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革新,更是社会和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人类发展的速度太快了,相比于其他生物来说,人类的大脑实在是太聪明了,要知道当年的恐龙在地球上统治了1.6亿年的时间,如此漫长的时间都没有让恐龙进化为智慧生命,而是在6500万年前灭绝了。
所以人类被称为是地球上最高级的生物,不过虽然人类科技发展的速度很快,但是发展科技的同时也给地球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人类对环境资源的消耗日益增加,大规模的开采和污染导致很多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比如说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物种灭绝等等,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大量废弃、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严重污染了空气、水资源和土地,这些污染物不仅仅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威胁,还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而且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对环境产生了影响。过度消费和浪费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废品的增加。人类活动还导致了地球生态系统的破坏。
比如森林砍伐、湿地破坏和过度捕捞等行为,破坏了生物栖息地和食物链,导致很多生物面临灭绝的风险,这些行为不仅仅影响了生物多样性,还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造成了影响。不过有很多科学家认为,人类不可能一直存在地球上,任何一种生物都不可能长久的发展下去,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上,一共出现了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每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都是对生物的一种选择,如果说人类突然在地球上消失,那么会发生什么?人类消失以后地球将会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态变革。在人类消失数小时后,全球各地的灯光将会陆续熄灭,电力系统因没有人维护而停止运转,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统将会在48小时内停止工作。核电站将在数天内发生事故,并且释放大量的放射性物质。
之后植物将率先展开对城市的"入侵"。杂草从人行道的裂缝中生长,藤蔓植物攀附摩天大楼向上蔓延。20年内,城市主干道将被植被覆盖,50年后,混凝土建筑开始崩塌,城市逐渐被森林吞没。植物多样性将显著提升,为动物提供新的栖息地。野生动物种群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没有了人类的干扰和猎杀,狼、熊等顶级捕食者数量迅速恢复,重新建立食物链的平衡。城市中的啮齿动物和郊区的鹿群数量激增,随后在捕食者的控制下趋于稳定。海洋生态系统也将得到恢复,过度捕捞的停止使鱼类资源得以重建。物种进化将进入新的阶段。适应城市环境的物种将继续进化,可能分化出新亚种。一些依赖人类的物种,如蟑螂、家鼠将面临生存挑战,要么适应新的生态环境,要么走向灭绝。进化过程将重塑地球生物多样性。
除此之外,地球环境也将会变得越来越好,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百年内显著下降,塑料污染等环境问题得到自然降解,虽然完全降解需要数百年的时间,但是微生物的进化可能会加速这个过程,地球生态系统将最终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物种之间形成新的共生关系,生物多样性可能超过人类存在时期的水平。新的顶级捕食者将会出现,建立稳定的食物链。人类消失以后地球将会经历巨变和重生。科学家认为,蚂蚁是最可能成为地球下一代霸主的生物。蚂蚁具备极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寻觅食物和构筑巢穴的过程中,蚂蚁们展现出令人赞叹的组织性和协调性。一旦发现食物,它们会迅速传递信息,召唤同伴,齐心协力将食物搬运回巢穴。
蚂蚁的体重大约是2-5毫克,咬合力大约在4-8牛顿之间,蚂蚁的肌肉非常发达,能够轻松举起自己体重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物体,如果说蚂蚁变得和人一样大,那么它们可以举起重达几吨的物品。大家不要觉得蚂蚁没有智商,蚂蚁的智商是非常高的,它们有非常强的社交本能和组织能力,能够更好的协调和组织成员,制定非常复杂的策略,完成各项狩猎任务。蚁群的生命力十分顽强,蚂蚁们以蚁群为单位生存,蚁群和蚁群之间为了争夺领地、抢夺资源会发生战争。蚂蚁的战争是相当有策略的,蚁后绝对不会加入战争,战争的主力军是工蚁。战争结束后,损失惨重的蚁群又可以通过蚁后迅速的繁衍来补充。
有原始法律,有战争,甚至还有强大的繁衍能力,蚂蚁是一个社会化、组织化乃至是各种建筑工艺都不输人类的强大生物。说它们是地球上进化的最完美的生物,确实一点都不假。尽管蚂蚁的团队协作能力非常强,但是它们的个体力量相对薄弱,在面对一些需要强大个体才能够解决的问题时,蚂蚁有的时候也会显得束手无策。有一些人认为,蚂蚁是一种二维生物,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一个球面上爬行的蚂蚁,永远不知道球面不是平面的,正是因为这句话,让很多人认为蚂蚁是一种二维生物。所谓二维生物就是生活在二维空间中的生物,而二维空间实际上是多维度空间中的一个,这是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提出的一个概念。
零维是几何意义上的一个点,它没有大小、没有维度,而一维就是这样的点中间用一条线连接,它只有长度,二维就是一维空间的重叠。三维是多个二维空间的合体,由于多个二维空间没有方向的重叠会形成一个立体的空间,就形成了三维空间。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就是三维世界,之所以很多人认为蚂蚁是二维生物,其实是因为蚂蚁的视觉非常差,当我们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时,会发现它们的眼睛是由多个复眼组成的,最初大家以为这样密集的复眼能赋予蚂蚁强大的视力,可是在复制了蚂蚁的眼睛,得到其视网膜结构之后,人们却发现蚂蚁的世界显得十分模糊。英国生物学家鲍勃·斯坦尼克夫在经过长期的研究之后,也曾给出肯定的答案。他认为蚂蚁无法通过自己的眼睛直接认识到球面或者曲面的,在它的视野里,世界就是扁平的。
所以在人类视角下,各种“立体”的障碍物,对于蚂蚁而言就只是平面上出现的某个墙面而已,在感知到了以后它们就会选择绕路。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讨论仅限于蚂蚁的“视觉”,而对于它来说,视觉只是感知世界的一个途径罢了。但是蚂蚁的嗅觉、触觉、听觉,这些感官会帮助蚂蚁完善对维度的认知能力。正因如此,如果加上其他感官功能的辅助来说的话,蚂蚁的世界也不算是绝对二维的。以树栖蚂蚁来说,它们对于三维空间的认知能力就相对较强。所以从理论上来说,蚂蚁并不能够算二维生物,真正的二维生物是平面的,没有一点高度,在三维空间的我们,是无法理解二维生物的。
除了二维空间之外,还有其它更高的维度空间,这些维度空间中是不是存在生命?目前科学家也在积极的研究当中,小编认为,人类作为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人类的科技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虽然人类现在已经能够解开地球上很多的奥秘,但是想要解开地球上全部的奥秘,还需要科学家进一步的努力才行,至于蚂蚁会不会成为地球上的霸主,还需要看地球环境的变化,如果人类消失,那么地球环境一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能够真正适应环境,并且拥有智慧的生物,才能够成为下一代地球的霸主,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