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咏尧:黄埔一期最小的学员,20岁升中将,孙女是知名演员刘若英

史座 2024-01-29 17:22:44

黄埔军校,是我国现代史上首个致力于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事学府。作为一所备受瞩目的军校,它孕育了众多杰出的指挥官,包括中国抗战时期那些杰出的高级将领几乎皆起源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

自1924年建校以来,黄埔军校在大陆共举办了23期。尤其是第一期学员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其中绝大多数毕业生都晋升为少将以上级别的高级军官,甚至有一些学员成为了我国的开国元勋。

比如第一期学员中,不仅有共产党籍学员,还有国民党籍学员。共产党籍的将帅包括徐向前、左权、陈赓、周士第等杰出人物,而国民党籍的知名将军则有胡宗南、桂永清、宋希濂、陈明仁、杜聿明、范汉杰等。他们共同在黄埔军校学习。

不过,在黄埔一期有一个学员最特殊,他就是刘咏尧,入学时仅有15岁,成为黄埔一期所有学员中最年轻的。

作为同期同学,徐向前元帅就比刘咏尧大8岁,胡宗南比刘咏尧大13岁。

别看刘咏尧年纪是最小的,但要论升官就属他最快,毕业后四年就晋升为国军中将,也就是说他15岁还是个学生,16岁毕业后,过了四年,20岁直接晋升为中将军衔。

以我军现在的中将来说,属于副战区级将领,起码有40年左右的军龄。而刘咏尧从上军校起到晋升为中将只有短短五年军龄,晋升之快在我国军事史上都非常罕见。

而且刘咏尧晋升为中将时,比他大13岁的同学胡宗南都没有他官大。胡宗南是蒋校长最宠爱的学生、被誉为“天子门生第一人”,号称“西北王”,他于1931年才被晋升为中将师长,比刘咏尧中将晚2年时间。

刘咏尧的军阶之所以比常人晋升要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接受了完善的教育。刘咏尧的教育经历非常丰富,从小学、私塾、中学、大学、讲武堂、军校、海外留学,这种教育经历在上世纪初期的动荡年代也是非常罕见的。

1909年7月10日,刘咏尧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姚家坝乡(今属株洲县),我们来看看他的教育经历:

5岁上小学、6岁上私塾、8-9岁上高等小学、10岁考入湖南省立岳云中学、13岁考入北京朝阳大学(现中国人民大学)、14岁考入广东陆军讲武堂、15岁又考入黄埔军校、16岁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

从刘咏尧的教育经历来看,更像是一个学霸级的神童天才。

这里要着重提到的是刘咏尧的苏联留学经历,1925年春,他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就入列广东革命军,两次参加东征讨伐军阀陈炯明,由于作战勇猛,随即升任营长。

或许蒋校长正是看中了刘咏尧这个敢打敢拼的优势,有意培养他,就在当年年底保送他去苏联留学。

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刘咏尧进入第七班学习,该班当时被称作中大的“理论家班”,成员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共有20人。

邓小平是第七班班长,同学有左权、李卓然、潘自力、林柏生、屈武、谷正纲、谷正鼎、康泽、邓文仪、萧赞育等人,这些同学在后来都成为国共两党的高级领导人、军事将领。

可见蒋校长对刘咏尧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

在苏联留学两年后回国,刘咏尧就成为上校团长,此后的刘咏尧并没有成为领兵打仗的指挥员,而是成为抓政工工作的高级将军。1929年升任第五军总指挥部政治训导处中将主任。

前线战场已经与他无缘,只是在后方担任一个闲职。他还曾一度加入复兴社(军统的前身),成为戴笠的干将,也没干多久。

高军阶无实权,对刘咏尧军旅生涯来说是最真实的写照,从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刘咏尧这个中将当的非常闲。不是担任校长,就是当教授,亦或哪个部门的厅长董事,一直到1949年逃亡台湾,离开了他生活的祖国大陆。

相比对刘咏尧的熟悉程度,国人更熟悉他的孙女刘若英,刘若英作为我国台湾的著名歌手、演员,在海峡两岸享有崇高的知名度,演过很多影视剧,比如《粉红女郎》、《天下无贼》等。

后来刘若英嫁到大陆,也算是代表爷爷刘咏尧重回祖国大陆。

0 阅读:637
史座

史座

读点小历史,涨点小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