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汽车员工讨薪风波,强制执行遇阻,公司账户仅剩283元

聂昕谈谈车 2025-03-27 00:22:03

哪吒汽车,这个曾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崭露头角的品牌,怎么突然就陷入了如此严重的资金危机呢?2024年11月,哪吒汽车深陷泥沼,为了自保不得不进行大规模裁员,超2900人被裁,这近乎占了公司原总人数的一半,涉及多部门。从9月起工资发放就出现异常,10月发完全月工资后,11月公司就提出降薪或按N + 1赔偿走人,还承诺劳动关系解除后60个工作日内支付欠付工资和补偿。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懵啊,员工努力工作,结果突然面临这样的局面,真可谓是“辛辛苦苦大半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哪吒汽车此前招股书的数据显示,资金状况一直不容乐观。截至2023年底,现金及等价物从2022年的67.57亿骤降至约28.37亿元,可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却有154亿元。去年4月情况进一步恶化,现金及等价物仅剩4.03亿元(未经审计),短期借款为37.71亿元,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52.8亿元,这资金缺口就像个大黑洞,把哪吒汽车的生机都快吸光了。3月19日下午2点至3点半,哪吒汽车在总部召开供应商大会,讨论部分供应商欠债的债转股方案,计划将供应商对其70%债权转化为母公司合众汽车层面股权,剩余30%债权作为无息留债以现金方式分期清偿。这虽然是个解决办法,但能行得通吗?很多人都持怀疑态度。

徐天运在2022年年底加入哪吒汽车,之前他是极越汽车的员工。在极越的时候,也面临一定困境,不过极越最后主动暴雷并积极与员工沟通完成善后。徐天运本以为从极越跳到哪吒是换了个好跑道,尤其是2024年4月哪吒L发布呈小爆款之势时,他觉着这步棋走对了。可现实却给了他重重一击。

哪吒汽车上海研发中心在去年11月开始的裁员潮里深受影响。智能座舱开发部门的徐天运和智驾测试部的杨晨都经历了这场风波。徐天运所在的智能座舱部门9成以上人选择拿赔偿走人。杨晨所在的智驾研发体系从去年9月开始经历三批裁员,约400人的团队到12月31日基本全部离职,杨晨11月底就离开了。公司承诺在劳动关系解除后60个工作日内支付欠付工资和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可到期根本没兑现。这就好比答应给人家的东西,到时候却两手一摊,让人空欢喜一场。

早期员工多签在合众新能源,后来哪吒汽车有计划将合同改签到智合、合智、众联天下等不同主体下。徐天运签的是哪吒智合新能源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这个公司由合众新能源百分百持股,法定代表人为方运舟,立案信息显示该公司控制财产为0;杨晨签在哪吒合智(上海)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名下,申请强制执行时,法院冻结该公司名下两个银行账户,一个才约439元,另一个约283元,这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从12月开始,哪吒汽车上海的离职员工分多拨发起仲裁、起诉。部分最早一批发起仲裁的员工拿到了拖欠工资,但并非多数,而且不包括离职补偿。后来更多员工发起仲裁,相关部门进行法律援助并发起调解,1月20号,经上海市普陀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调解,大多数离职员工与哪吒汽车达成调解书,约定2月28日前补齐拖欠工资及离职补偿。然而到了2月28日,哪吒汽车毫无动静,这就是典型的“光打雷不下雨”啊。离职员工发现所签公司名下无资产可供执行,律师表示仲裁生效违约后只能申请强制执行,若主体名下没钱,只能等破产清算或有进账。这可苦了这些员工了,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而且啊,哪吒汽车管理层在资金危机及员工权益问题上,几乎不对内沟通,都是出了大问题才告知员工。像工资欠款和离职赔偿事件,员工一直联系不上公司,只能在网上找消息,完全没有准备,只能干瞪眼,这对员工权益的维护和对公司的信任影响可不小。就像一个人生病了,医生也不告知病情,到时候突然给你来个大手术,谁受得了?

其他部门员工也有类似遭遇。比如市场部门,在裁员时同样承诺了相关补偿,可最终也未能按时支付。部分市场部员工签订的合同主体也存在资产执行困难的问题,他们也在为追讨权益而苦恼。这说明哪吒汽车在员工权益保障方面可不是个别问题,而是普遍性的,这就像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啊。

在召开供应商大会前,哪吒汽车与供应商之间就有诸多矛盾。之前供应商因哪吒汽车拖欠货款问题,多次沟通协商都无果,部分供应商甚至停止供货,这影响到哪吒汽车的生产。此次债转股方案的提出,也是哪吒汽车缓解与供应商关系、解决资金问题的手段,可这方案能不能行得通还得两说。

和极越汽车比起来,哪吒汽车可就差远了。极越汽车面临严重资金危机时,主动暴雷积极和员工沟通,在多方努力下完成了员工善后。哪吒汽车呢,管理层沉默,让员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陷入困境,这对员工的伤害可不小。

哪吒汽车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很大。虽然开了供应商大会推出债转股方案,但这方案能不能被供应商接受还不好说,就算实施了,哪吒汽车能不能借此摆脱资金危机,重新在市场上有竞争力也不确定。员工权益问题要是不解决,公司的形象也会受影响,未来真可谓是雾里看花,充满了变数。

像徐天运等离职员工,心里很矛盾。一方面盼着哪吒汽车好起来,毕竟自己的权益和公司状况有关。另一方面又对哪吒汽车现在的处理方式很失望。他们觉得自己是受害者,付出了劳动却得不到回报,希望哪吒汽车能尽快履行承诺,相关部门也能加强监管保障他们的权益。

我觉得哪吒汽车走到今天这步,有自身经营管理不善的原因。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企业要想发展得好,就得把资金管理、员工关系等各个方面都处理好。不能等到危机来了才手忙脚乱。哪吒汽车之前可能过于注重扩张或者忽略了风险的防控,才导致资金链断裂。而员工在这件事情里,就是无辜的受害者。他们为公司卖命,结果公司出问题了,他们什么都没得到,还搭进去不少。

对于这样一家有过成绩又陷入危机的企业,我们希望它能吸取教训。如果它能妥善解决员工权益问题,把债转股方案顺利推行,重新调整战略,说不定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可要是继续这样不清不楚地拖着,那可就真应了那句“死要面子活受罪”,最后只能走向毁灭。现在好多企业不都是这样,盲目扩张,不考虑后果,等到出问题了才想办法补救,可有些东西一旦失去就回不来了。希望哪吒汽车能好好考虑自己的未来,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多关注一下劳动者权益保护,别让这些为公司付出过的人寒了心。

0 阅读:10
聂昕谈谈车

聂昕谈谈车

分享汽车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