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掉头?莫迪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最近印度对咱们释放了一堆友好信号,又是外长说好话,又是边境谈判态度积极,不知道的还以为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莫迪这是想明白了?还是另有打算?咱先捋捋。之前印度一直跟在美国屁股后面,想着联手遏制咱们。可特朗普那哥们儿“美国优先”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关税大棒一挥,盟友对手一起打,印度也跟着吃了不少苦头。这滋味,估计不好受。
“印度制造”计划,莫迪投了2300亿美元,就想复制咱们的成功经验,结果搞了个寂寞。制造业占比没升反降,效率低下,企业和政府都跟不上趟。这就好比想抄作业,结果发现自己连题都没看懂。这下印度明白过来了,光靠美国靠不住,还得另寻出路。瞅来瞅去,还是咱们家底子厚,市场大,合作才能有肉吃。你看,这次边境谈判,印度官员的态度明显不一样了,又是共识又是落实,以前那种翻脸比翻书还快的做派,这次收敛了不少。
不过,美国也不是吃素的。这边中印谈得正欢,那边美国负责南亚和中亚事务的助理贸易代表就跑去印度了,又是情报共享,又是关键矿产供应链谈判,各种利诱,就差把“别跟中国玩”几个字刻脑门上了。印度现在左右为难,一边是美国的压力,一边是自身发展的需求。这就好比走钢丝,两边都不能得罪,稍有不慎就容易栽跟头。
话说回来,印度这变脸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之前在边境问题上,各种强硬,各种前提条件,把谈判搞得一团糟。现在突然转性,难免让人怀疑,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咱也不能太乐观,毕竟印度这国家,怎么说呢,有点“善变”。今天跟你称兄道弟,明天可能就翻脸不认人。所以,该合作合作,该警惕警惕,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这才是和印度打交道的正确姿势。
印度国内现在也有不少人支持改善中印关系,毕竟对抗没好处,合作才能发展。你看,他们政府现在也在放宽签证限制,降低关税壁垒,这是在为合作铺路呢。中印要是能好好合作,那绝对是强强联手,对亚洲乃至全世界都是好事。但是,合作这玩意儿,得两边都拿出诚意来。印度得收起那反复无常的毛病,踏踏实实地搞合作。咱们也得有耐心,别动不动就翻旧账,得往前看。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这就是个不错的合作平台。中印可以在跨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强合作,互通有无,共同发展。说到底,中印关系现在就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是继续对抗,还是携手合作,就看印度怎么选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