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边已是隆冬时节,寒风肆虐,飞雪蔽日,西伯利亚寒流将这里冻成了一个僵硬而恐怖的世界。一间牛毛毡房里,苏武正守着火炉做饭,他蜷缩着身子,深怕狂风将毡房和他一起吹走,但他的目光却十分坚定。他的面前是已经脱尽节尾,代表使臣身份的汉节,望着汉节,他的目光穿越大漠,穿过长城,来到大汉的长安,仿佛看到汉朝君臣们上朝的情景,长安百姓的日常生活。十九年来,这样的想象已经不知有多少次。茫茫北海,苏武无心观看天高云淡,满眼碧色,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孤苦无依、缺衣少食、野兽出没的恶劣环境,更让他怀念汉朝文明而舒适的生活,思念在世亲人的处境,但他始终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无论多少艰难险阻,无论归期还有多久,他始终守着这根汉节,守着对大汉的忠诚。
时光溯回19年前——汉武帝天汉元年。苏武奉命出使匈奴,使命完成,在即将归汉的时候,不料副使张胜却私自与投降匈奴的汉将串联,想要挟持单于的母亲阏氏归汉,事情败露后,谋反者被杀,张胜被抓。
此事虽然与苏武没有任何关系,但强烈的责任感,让他觉得无比愤怒和屈辱,不待匈奴使者前来责问,便要引刀自杀,幸亏随行抢救及时,才气绝半日而复生。单于被苏武的气节深深震撼,不仅不再刁难苏武,而且反复派人来慰问和劝降。
匈奴人劝不动,单于便派归降匈奴的汉朝旧臣卫律来劝,卫律说他投降匈奴后被封王,拥有数万奴仆,满山牛羊,荣华富贵享用不尽。苏武依旧不为所动,卫律又继续说出苏武将来的下场——抛尸荒野,无人安葬,化为尘土有谁可知。
是的, 大丈夫往往能做到威武不能屈,但面对金钱、官爵、美女、投其所好的诱惑,能抵挡者却少之又少,尤其是像苏武这样被困难折磨的死去活来的人,但卫律还是低估了苏武磐石般坚定的决心。
面对谄媚的卫律,苏武懒得搭理他,傲然挺立,目不斜视。这种被无视和轻蔑的神情,让卫律彻底破防,他脸色大变,威胁苏武道:“苏君听我劝告投降,今后你我就是兄弟,如果不听,今后想见我,也就不能了!”
苏武一听直接火冒三丈:“你身为汉朝的臣民,不顾恩义,背主叛亲,作了蛮夷的奴才,我要见你干什么?你现在就给我滚!”
单于听说苏武软硬不吃,便把苏武放逐到更加荒无人烟的北海,命他放牧公羊,说是公羊那天产奶,那天就放他回汉朝去。苏武明白,这是匈奴要让把他熬死在草原上。
虽知归期已经遥不可及,在这里活着和死人没什么两样,但苏武依然没有放弃,不是他舍不得这身皮囊,而是他不想在匈奴面前做一个弱者,让匈奴人小视汉臣。
身处白海的苏武,没有衣服,没有食物,只能逮野鼠,挖野菜度日,天寒地冻不能外出的时候,他就吃雪吞毡......寂寞日复一日,苦难日复一日。
这一天,苏武的毡房终于来人了,来人仔细端详半天苏武,才叫出声来:“子卿,我是少卿!”来人正是投降苏武的原汉朝将领,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
苏武也同样吃惊地凝视半天李陵,才激动地喊道:“怎么,少卿!是你?”
久别的兄弟终于重逢,两人紧紧相拥,我们可以怀疑李陵此行的目的,但不该怀疑他们兄弟的这份真情,看到苏武今天的处境,辛酸、同情、羞愧感让李陵心情五味杂陈。
良久,李陵对苏武说:“子卿,我早该来看望你了,可我又不敢来见你。”
李陵接着说:“单于知道你我在汉朝时有金兰之交,故差我来劝说足下归降。单于说他不会放你归汉,你何必在此终身受苦呢?你念念不忘汉朝的恩义,可你的兄长苏嘉为皇帝扶辇车下台阶,不小心触柱折辕,就被指控为大逆不道,令他伏剑自尽了;你的弟弟孺卿,随皇帝巡视河东,因追捕逃犯不得,惶恐而服毒自杀。汉朝的恩义又在哪里?再说,太夫人已过世,你多年不归,君夫人也已改嫁,你的两个女儿、一个儿子,现在也不知是死是活。人生如朝露,你已遭此家破人亡,为何还要如此自苦?我刚投降时,终日恍惚如狂,自痛负汉。我岂是害怕一死?实为寻机报汉。不料皇上不问功过,杀我全家,灭我九族。皇上年事已高,法令无常,大臣无罪而被灭族的,已有数十家,安危祸福难测,此时能有报效朝廷的机会吗?子卿,你还等待什么呢,就听我一言,与我一同留在匈奴吧!”
苏武终于听完李陵的陈述,虽然同情兄弟的遭遇,但依然没有动摇他对大汉的忠诚,念及和李陵是兄弟,苏武而坚定地答道:“子卿感谢老友的心意,但我祖辈为汉臣,臣为国死节,无怨无恨。请少卿就不要再说了。”
两人连饮几天后,李陵与苏武告别,离别时,李陵再次劝道:“子卿,请再听我说......”
苏武连忙制止他:“少卿不要说了,单于如果一定要苏武归降,就请尽今日之欢,死在少卿面前!”
李陵见劝不动苏武,慨然长叹道:“子卿真义士,我李陵是犯了弥天大罪了!”说罢,泪水夺眶而出,两人作揖离别。
一晃又是多年,汉武帝驾崩后,汉昭帝即位,汉匈关系得到缓和。汉昭帝仍然记得远在北海,为国尽忠的匈奴,便派人向单于提出要苏武归汉。单于不想就此承认对苏武的失败,诈称苏武已死。苏武旧时手下连忙夜见汉使,告以实情,并嘱咐道:“可对单于说汉天子在御园上林捕得一只大雁,雁足上系有帛书,上面写着苏武在北海牧羊。单于无法承认,必能放苏武归汉。”
汉使依计而行,单于只好放苏武归汉。
听说苏武要归汉,李陵又喜又悲,亲自为苏武饯行。回首往事,两人百感交集,苏武和李陵一样,既为自己能保全名节、全躯归汉而高兴;也为老友有家难回,滞留胡地而伤感。两人似有千言万语,却不知如何说起,只能相对无言,斟酒自饮。
许久的沉默最终被李陵打破,他端起酒来,走到苏武面前,声泪俱下地说:“子卿,你今日归汉,名扬匈奴,功显汉室,虽古代竹帛所载,丹青所画,又有谁能像你一样流放后代?而我李陵,将羁死异域,抛尸荒漠,被千载唾骂......啊,罢了,异域之人,从此一别永诀了!”说完,李陵举杯一饮而尽,奋力掷杯于地,怆然起舞,唱了起来:
径万里兮度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
路穷绝兮矢刃催,士众灭兮名已隤。
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听李陵唱罢,苏武也早已热泪盈眶,凄楚而深情地说:“少卿,苦了你了!我知你心,不要如此颓废,多自珍重吧!我归汉后,或许还有回旋余地。”
那时正是隆冬天气,寒风呼号,愁云惨淡,更给两位挚友平添无数凄苦,李陵想到苏武归汉后,从此再无交心之人,便对苏武赠诗一首: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
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
苏武听了,也动情不已,随口吟诵道:
黄鹄一远别,千里顾徘徊。胡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何况双飞龙,羽翼临当乖。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怀。请为游子吟,冷冷一何悲! 丝竹厉清声,慷慨有余哀。长歌正激烈,中心怆以摧。欲展清商曲,念子不能归。俯仰内伤心,泪下不可挥。愿为双飞鹄,送子俱远飞。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两人走了一程又一程,终于要分手了,他们泪眼相望,双手紧握。李陵最后为苏武写下一首诗后,苏武终于硬下心推开李陵,迅速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苏武归汉后,受到朝廷的褒奖,万民的颂扬,成为大汉的英雄,而他的好友李陵,仍然远在苦寒之地被孤独和悲愤,思念已故亲人的痛苦摧残,直至了却残生。两位曾经的挚友,从此天各一方,只能鸿雁传书,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想和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