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李成文(1956.07.25-1979.02.17,云南施甸人)云南省军区边防13团3连副班长,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
生于1956年7月25日,1979年2月17日,英勇牺牲。云南施甸县水长乡李家山人。
1976年12月参军,在保山军分区腾冲边防部35514部队5连服役。战备训练中刻苦学习军事技术,不怕苦,不怕死,练就一身过硬本领,被战友誉为“敢死队长”。是连队里一名优秀机枪射击手。
1978年11月,他奉命调入云南省军区35548部队3连4班任副班长,中越边境日趋紧张,为了打击入侵的越南武装人员,他参加小分队执行潜伏捕俘任务。在第二次执行伏击任务时,与战友密切配合,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荣立三等功,并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新官战斗打响前夕,他和战友立誓:“复仇的时刻快到了,战斗中我们不能当熊包,为祖国为人民死了也光荣!”
1979年2月17日,在同兄弟连队一起完成了对新官据点的包围,三连一排从正面向新官发起冲锋,遭越军的暗火力点袭击时,他挺身出任第二爆破组组长,带领全组直向敌堡冲去。他炸掉了一个敌暗堡,左腿负伤,又抓起炸药包,跃到一座有重机枪扫射的敌暗堡下面,紧紧地顶在敌暗堡墙上,拉燃导火索,舍身炸敌暗堡,打开了战友们前进的通道,在保卫祖国的战斗中壮烈牺牲。开赴对越自卫还击前线。在冲击和泅渡的临战训练中,3次受到嘉奖。牺牲后部队领导机关为他追记一等功,被中央军委授予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称号。
葬于云南屏边大龙树烈士陵园。
72 乔胜清(1960-,云南玉溪人)云南省军区边防14团1连战士,开路英雄。
云南玉溪县人。1978年3月入伍,共青团员,系云南边防14团一连4班战士。
1979年2月17日晨,还击战打响,藤条河我方一侧,密密麻麻排满了等待过河的坦克和军车。为攻克越方阵地,彻底拿下并掌控大桥,乔胜清的战友们担负起了夺桥任务。乔胜清的战友在前进过程中,不断被地雷炸倒,地雷成了拦路虎。乔胜清自告奋勇,站出来担负排雷任务。敌人的火力猛烈,他采取匍匐前进的方式向前抵近。
在匍匐前进过程中,乔胜清突然感到面部一紧,清晰地感觉自己触碰到了一根细细凉凉的东西,是地雷的绊发弦!乔胜清庆幸之余,受到启发:“绊发雷之所以不容易发现,是因为人们行走时腿部的感觉不灵敏,触碰到了也没知觉,但如果用最灵敏的面部去探索,不就一碰一个准?”有了这一启发,乔胜清浑身是劲。他剪断这根绊线后继续前进。不大一会儿功夫,竟然一连剪了19根绊发线,清除了19颗地雷,为部队清理出一条通道,终于炸毁了越军的堡垒工事。乔胜清在后来的战斗中,继续担任排雷工作。在一次战斗中,他受伤致残,记一等战功,被军委授予“开路英雄”荣誉称号。
73 莫尤(1950-1979.02,广东廉江人)广西军区边防1团11连副指导员,舍身救战友的好干部。
莫尤遗腹子莫卫国2010年清明节在匠止烈士陵园莫尤的墓前
广东廉江市人,1950年生,1969年入伍,广西边防部队1团11连副指导员,1979年2月16日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牺牲,时年29岁,一等功臣,中央军委授予"舍身救战友的干部"荣誉称号。 莫尤出身贫寒,父母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百姓,他自幼聪明伶俐,性格开朗活泼,初中毕业后应征入伍,他从战士干到班长,从排长干到连队副指导员,都是靠真才实学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
1979年2月16日,我军对越自卫还击前夕,莫尤带领战士们开赴前沿阵地。他连作为先头主攻连,在奉命协助运输队卸载弹药时一名战士不慎拉着炸药包的拉火线引起炸药包即将爆炸,莫尤毫不犹豫地冲过去,用手抱起″嗤嗤嗤"冒着白烟的炸药包以百米冲刺向洼地跑去,"轰"的一声巨响,莫尤怀里的炸药包爆炸了,旁边的几辆弹药车和10多名战士安然无恙,而他却舍身救战友,壮烈牺牲了。终年29岁,荣立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舍身救战友的好干部”荣誉称号。
安葬于凭祥匠止烈士陵园
74梁英瑞(1954-1979.03.02,广东化州人)广西军区边防1团20连战士,战斗英雄。
广东化州人。1973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3月2日,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请缨爆破越军暗堡,大腿中弹后,仍顽强爬到暗堡前,将炸药包塞进射孔,被敌推出,乃拉燃导火索,再次塞进,并用双手顶住,终于炸毁了暗堡,自已壮烈牺牲。广西军区给他追记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葬于广西宁明烈士陵园 。
75 李作成(1953.10-,湖南安化人)广西军区边防独立师3团8连连长,战斗英雄。
战斗英雄李作成(左)
1979年,李作成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其所在连队荣立集体一等功,并被中央军委命名为“尖刀英雄连”,李作成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76 杨朝芬(1958-,广东徐闻人)广西军区边防1团21连战士,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
广东省徐闻县人,生于1958年,1978年3月参军入伍。1979年2月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战,在激战竹林山战斗中,仅11个月军龄的杨朝芬在突击排里担任了爆破手。他奋不顾身,机智勇敢,冒着枪林弹雨挺身炸掉敌暗堡,为大部队的进攻扫清了障碍,为竹林山战斗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战后,广西军区给杨朝芬记一等功,被中央军委授予“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77 李志坚(1952-,广东兴宁人)广西军区钦州军分区边防营3连副连长,战斗英雄。
1952年生于广东兴宁,1973年参军入伍,1979年对越反击战打响前,李志坚时为广西边防某部3连副连长。
1979年2月19日,李志坚率部奉命进攻越南横模公安屯的一处无名高地,越军在无名高地构筑坚固堡垒,在机枪的掩护下封锁我军的进攻路线,造成进攻部队不小的伤亡。
战斗中,李志坚身先士卒,拿着冲锋枪冲在最前头,带领突击队在炮火的支援下,对无名高地的越军发动了猛攻,但由于越军碉堡坚固,李志坚率部连续进攻了3次都没能攻破堡垒,进攻一度受阻。
越军蜷缩在碉堡内,手榴弹不停地向3连进攻部队扔去,机枪哒哒的吐着火舌,李志坚的左腿也被越军的手榴弹炸伤。为了尽快拔掉这颗毒牙拿下无名高地,简单包扎了下强扔着伤口疼痛,李志坚带领2名战士又向越军的战壕爬去。
趁着越军换弹夹之际,李志坚抓住时机率领2名战士突然跃起,纵身跳进越军战壕里,拉响手榴弹扔进越军碉堡,碉堡内的越军顿时被炸得人仰马翻、残肢断臂、哀鸿遍野。而后李志坚又和2名战友绕道碉堡侧后,与落荒而逃的越军短兵肉搏,将19名越军守敌全部歼灭,一举攻克了无名高地,李志坚和其他2名战士全部生还。
战后,由于李志坚英勇作战,毙敌19人被授予对越反击战“战斗英雄”、“一等功臣”称号,享誉全军。
78 贺全利(1959-,河北束鹿人)昆明军区独立坦克团3连驾驶员,英雄坦克手。
河北辛集人。在18岁时,他入伍,并成为昆明军区独立坦克团的一名坦克驾驶员。1979年2月,他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战。 在战斗开始时,贺全利驾驶的311坦克担任指导员车。他勇敢地与越军展开激烈战斗,并不断承受着敌方火力的袭击。在撤退过程中,他的坦克遭遇敌方阻击,左侧装甲被击穿。他的左肩和右腿被重创,部分筋骨外露,血流不止。尽管多次昏迷,但他仍然顽强地挣扎着保持清醒,并不断唤醒战友。为了让战友尽快撤退,他强忍着剧痛,操纵坦克靠边为战友让路。但他自己的坦克不慎掉进一个深达一米多的水沟里。他确认后方的战友已经成功撤离后,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将坦克驶出深沟。最终,他花费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单臂独脚驱车行进十三公里,将严重偏离方向的坦克顺利开回国境线。 贺全利在此次战斗中表现出色,荣立一等功,并被授予“英雄坦克手”称号。
79 吴志平(1943-,湖北武汉人)广州军区炮27团2营副营长,战斗英雄。
武汉市人,1943年出生,1961年入伍,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他率领一个观察小组,深入敌后二十多公里,坚持三天三夜的观察。尔后,又随步兵尖刀营,在前沿战斗了十六个昼夜,十几次报告情况,八次指挥炮火射击,歼灭越寇三百四十余名,摧毁敌炮阵地两个,火炮五门,火力点、支撑点五个,荣立一等功,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