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加油鸭
我是地方三甲的一名口腔科医生,2015 年毕业,2020 年报名并考过主治。按正常的节奏来算,我在今年就该准备参加副高评审了。
但我没有做任何准备,在报名截止那天和家人看起了电影《哪吒 2 之魔童闹海》。是什么让我松弛下来了?

医院领导的「大饼」
让我很想考副高
从考过主治开始,医院领导隔三差五就对我们说:「要早早开始准备副高的材料,不要到时候干着急……」还给我们讲了很多医院的政策。
比如,医院发绩效是跟职称挂钩,职称越高,绩效点数越高;还有挂号费,我所在的医院,挂号费直接给到大夫,主治 5.5 元,副高 9.5 元;还有发文章通通报销版面费,文章发表期刊越高级,奖励给的越高。
金钱确实令我快乐,我多想提高自己的职称啊。

图源:网络
病人的认可
让我转移了重心
不过,我们医院就是一所普通的地方三甲,并没有什么高端实验室,所以在职称进修发表文章上,我们只能发表一些临床案例。
刚开始,我是打算自己写文章,想在临床上把一些特殊病例收集起来,然后回去查文献,写一些综述类的去投稿。写了 1 篇投了俩期刊都被拒了,理由是此类文章太多,排队得等好久。
后来,打算临床上收集数据写一些对比分析类的文章。选定一个课题后开始收集病历,临床上所有的资料收集都得自己干,无形中增加了自己的工作负担,工作量就少了,相应的工资也就减少。
同时,很多病人不能连续复诊,根本叫不来,导致前期很多工作都白干了。
我本身也没有读过研,没有人过指导科研,也不想花高价钱去找人修改这些东西。纯凭自己上网硬学,那段时间疯狂掉头发,每天晚上熬到 2 点去查文献。

图源:网络
直到某天,一位老患者联系我,说他家里边有人想看牙,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我,说我工作认真,能沉得下心来看病。
他把家人带来,是一位年轻的小伙,看完牙之后对我评价也很高。说他之前在外地看牙,挂的还是什么大医院专家号,说话的时候夸夸其谈,干活的时候却很糙,把他嘴都刮烂了。
这事儿让我反思,为什么不把时间和精力放到自己能干好的事情上?反而在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上较劲呢?
后来,我申请了出去进修,进修医院大夫分「科研岗」和「临床岗」,让我开阔了眼界,也明白自己其实更擅长临床。
政策的改变
让我决定躺平
医院要求,「副高考试」和「医院评审」两个都得通过。本来申请副高就很难,不仅要要求你的文章达到多少篇,还要要求科普作品的数量,还要排队下乡支援,每年还限名额。
听说今年还得有科研立项或市里面基金项目,最好是还有什么发明专利之类?按这样的流程,考试反而是最简单的。但就算我通过了副高考试,医院评审但凡 一条不满足,我也评不上副高,享受不了副高待遇,反而花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
上班时间要搞晋升耽误挣钱,下班还耽误陪孩子,我真决定躺平了。

图源:网络
躺平之后的欢乐
现在,我给患者看牙也更淡定,不像之前总是着急忙慌的去拍照、收集资料,患者反而觉得我蛮靠谱,病人量还上去了,和科里副主任医师的工作量相差不多。
下班之后就陪闺女在小区里遛弯,周末带她出去潇洒,家庭更加和谐。最快乐的是,当同事们为下乡支援名额打破头时,我主动申请去社区义诊,没有竞争,和大家关系也更加和谐。
不过,如果有能力还是建议大家科研临床一把抓,那你就是天选之子嘛!但也要接受现实,不发文章晋不了副高,如果真不是搞科研的料,不如早早放弃,享受生活,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