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名“乱港”分子被判刑,“祸港教母”陈方安生,为何逍遥法外

墨寒雪 2024-12-07 10:46:45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送心]

【前言】

2022年,香港“612基金”案将天主教香港教区前主教陈日君推向风口浪尖,作为“乱港四人帮”之一的核心人物,他因涉嫌勾结外国势力危害国家安全被捕。

今年11月19日,45名反中乱港分子,也都被判处了量刑不等的刑期,但是作为“乱港四人帮”之一、香港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却仍旧活跃在公众视野中,未受到法律制裁。

那么,是什么让她得以逍遥法外?

【陈日君被捕】

2022年5月,84岁的天主教香港教区前主教陈日君因涉嫌“串谋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被警方拘捕。

香港警方指控陈日君在“612基金”中担任主要负责人,涉嫌接受外国势力资金,用于资助一系列违法活动,包括为反修例运动中的暴力行为提供经济支持。

“612基金”声称提供法律和经济援助,支持那些因参与反修例示威被捕的抗议者,但多项调查显示,这些资金的流向远不止于此。

不少外媒揭露,“612基金”与一些海外反华组织有直接联系,大量资金被用于煽动暴力活动甚至非法国际宣传。

作为该基金的骨干成员,陈日君不仅直接参与资金分配,还与多国的反华势力保持密切沟通,他的被捕是对“乱港四人帮”的一次重大打击。

但是外界却注意到,“乱港四人帮”中的另一个重要成员,陈方安生,并未因同类事件受到任何直接指控。

与陈日君一同被指控的,还有基金的其他关键人物,包括法律界人士和资深反对派,与此同时,“四人帮”的其他成员同样遭遇不同程度的打击。

黎智英被控多宗罪名,目前案件仍在审理中,他的壹传媒集团已经被清盘,李柱铭,这位曾经的“民主斗士”,近年来声势大减,几乎淡出了香港的主流政治舞台。

相比之下,陈方安生不仅继续活跃在公众视野中,还能频繁与外媒互动甚至出访,俨然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

陈方安生曾多次公开支持非法“占中”运动和“反修例”暴力活动,还在幕后为反对派提供资金和舆论支持。

她与黎智英的资金往来也早已被曝光,但始终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法律行动针对她。

为什么陈方安生看似毫发无损?是谁在背后保护她?

【“港英余孽”的养成】

陈方安生出生在一个颇具声望的家庭,祖父是抗日名将,母亲是著名书画家,但她的成长道路却与家族的爱国传统背道而驰。

1948年,陈方安生随家人移居香港,接受了殖民地背景下的精英教育,大学毕业后成功进入港英政府成为政务官。

这在当时的香港社会是件轰动大事,因为女性在殖民政府中担任如此重要的职位实属罕见,这不仅是她个人的荣耀,也是港英当局对华人精英“笼络”策略的一部分。

从1970年起,她在港英政府的多个部门中屡获提拔:从助理财政司到社会福利署署长,再到经济司司长,每一次任命都让她的政治资本不断积累。

1987年,她被英国派往皇家国防研究院进修,完成“镀金”后迅速被提拔为经济司,这些让她成为殖民者眼中“值得信赖”的华人高官,没几年她便成为港英政府首位华人布政司,权力仅次于港督。

可以说,她是港英殖民体系中的典型代表,既懂得迎合上级,又善于维持“亲民”形象,尤其是那副招牌笑容,让人一时难以察觉她背后隐藏的野心。

香港回归后,陈方安生依然是政务司司长,继续以“香港良心”自居,她表面上为“一国两制”做出积极姿态,但实则在许多重大议题上与中央政府持对立态度。

例如,她反对广东省提出的粤港经济融合计划,包括兴建跨境大桥和24小时通关等政策;她更是公开质疑国语教育的必要性,坚持保留大量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学校。

1999年,她公开维护中华旅行社负责人郑安国在电台发表“两国论”的行为。

更令人不解的是,面对大陆提出的多项与香港融合的经济政策,如兴建跨境大桥和实施24小时通关等,她始终持保留甚至反对意见。

她不仅在经济层面阻碍粤港合作,在文化和教育领域更是以“改革”之名推行“通识教育”,让香港青少年渐渐形成对内地的负面认知。

尤其是她推动将英语学校地位凌驾于中文学校之上,并坚持反对国语教学计划,这不仅割裂了香港与内地的文化纽带,也让她“港英余孽”的标签更加鲜明。

随着“乱港四人帮”中其他成员接连落马,陈方安生的“安然无恙”似乎更具意味。

她的这些“留痕”行为难道真的未被追究?她的转变,究竟是一次伪装,还是彻底的背叛?

【“汉奸婆婆”的逍遥】

2001年,她以“私人理由”辞去政务司司长一职,结束了将近40年的公职生涯。

但是她并没有退出香港的政治舞台,而是迅速转型为反对派的“精神领袖”,一改过去低调务实的形象,转而以“民主斗士”的身份频繁活跃在公众和国际视野中。

令人不解的是,在港英政府时期,陈方安生从未提出过任何民主改革的主张,也从未对英国殖民者对香港社会的压迫提出异议。

她曾在2002年通过英国《金融时报》撰文,指责中央“模糊两制界线”,随后又在美国《时代周刊》上发表文章,暗示香港的言论自由受到威胁。

在她的文章中,“民主”成了反复提及的关键词,令人讽刺的是,在港英政府时期,她从未向英国主子提出过任何民主诉求。

如今,这位曾公开表示“民生比民主重要”的官员,却摇身一变,成了高喊“民主”的“香港良心”。

陈方安生的“民主话术”显然是有针对性的,她将矛头指向中央政府和“一国两制”,试图通过国际舆论干预特区事务。

陈方安生通过与西方势力的合作,将香港问题国际化,甚至公然请求外部干预,她多次前往美国,与政界高层会面。

甚至在2019年被拍到参加美国众议长佩洛西的生日宴会,公然乞求美国干预香港事务,与此同时,她也与德国等欧洲国家的政要密切接触,希望借助外部力量对香港施加压力。

陈方安生利用自己的政治资历和国际影响力,将香港问题国际化,试图让西方介入特区事务,充当她的靠山。

更让人愤怒的是,陈方安生还深度参与了香港多次动荡事件的策划与资助。

2013年至2014年间,她三次接受黎智英高达350万港币的“政治献金”,这笔资金被直接用于支持反对派组织策划的抗议活动。

2019年的“反修例风波”中,陈方安生不仅公开发表煽动性言论,还多次参加反对派集会,甚至鼓动公务员罢工,试图瘫痪特区政府的正常运作。

在公众面前,陈方安生总是表现得“忧国忧民”,一副替香港发声的样子,她的背后却隐藏着与国际反华势力的深度勾连。

她被“维基解密”曝光向美国驻港领事馆提供香港政治情报,请求美国干预特区事务,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早已让她的“香港良心”形象荡然无存。

那么,为什么她仍能逍遥法外?

有人猜测,她擅长利用自己的“政务司司长”身份,为自己披上一层合法的外衣;而且她与国际势力的紧密联系,也为她提供了某种保护伞。

但是这种保护真的能让她永远安然无恙吗?随着中央对香港社会的管控逐步加强,陈方安生的乱港生涯持续不了多久。

她的“逍遥法外”也只是短暂的假象,时间终将揭示答案。

【结语】

陈方安生虽凭借其港英时期的影响力与国际势力的庇护暂时逃避法律制裁,但她的所作所为早已引发香港民众的愤怒,背叛祖国者终将难逃正义的审判。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香港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走向繁荣稳定已成不可逆转的趋势,陈方安生之流注定沦为历史的反面教材,其背叛祖国的行径也将被唾弃。

【参考信源】

新民晚报 2019-08-15 《起底祸港“四人帮”之陈方安生》的报道

中国日报 2019-08-22 《起底“祸港教母”,陈方安生如何搅得香港不得安生?》的报道

0 阅读:284
墨寒雪

墨寒雪

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