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酥油(shortening),学名白油,看起来雪白,形似猪油,是烘焙业的专用油脂之一。它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或稠度,可用作糕点的配料、表面喷涂或脱模等;也可以用来酥化或软化烘培食品,使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在加工过程中不会成为坚硬块状,从而达到改善口感的目的。
早期的起酥油是指好的猪油,后来随着烘焙业对起酥油的需求量大增,用氢化植物油或少数其他动植物油脂制成的起酥油消费量大大超过了猪油。现在说的起酥油都是指精炼的动植物油脂、氢化油或上述油脂的混合物,经急冷、捏合而成的固态油脂,或不经急冷、捏合而成的固态或流动态的油脂产品。
起酥油和人造奶油外表有些近似,但不能作为一类。人造奶油一般含水约20%,它是餐桌用油,可直接食用,含有较多添加剂(色素、风味剂等)。而起酥油具有可塑性和乳化性等加工性能,一般不宜直接食用,而是用于加工糕点、面包或煎炸食品。
该图片由Markus Spiske在Pixabay上发布01、起酥油的分类1、根据油的来源可分为:动物或植物起酥油、部分氢化或全氢化起酥油、乳化或非乳化起酥油;
2、根据物理形态可分为:塑性起酥油、流体起酥油、粉状起酥油(即所谓“粉末油脂”)。
国外市场上的起酥油品种很多,可按以上分类再加以系列化。例如油脂氢化的程度、塑性的大小、充气率、稠度或粘度、粉末的含油率等。在国内市场上,国产的起酥油品种还不是很全,目前的烘焙业对此尚未提出多样化或个性化的要求。
02、面包专用起酥油的作用一、增大面包体积
美国的R.C.Hoseney和Moore通过研究发现:在加热过程中,面团中心温度达到55℃前,添加面包专用起酥油和不添加面包专用起酥油的面包都保持相同的膨胀率;但超过55℃后,添加面包专用起酥油的面团仍旧保持相同的膨胀率,而不添加面包专用起酥油的面团膨胀率则迅速降低。
研究表明:面包在焙烤时油脂熔化聚集到气泡的周围形成油-气表面,当气体膨胀时不易断裂,使气体逃逸量减少,从而产生了大体积、气室均匀的高质量面包。
二、提高面包的抗老化性
面包是一种生物化学胶体体系,在贮存过程中将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以及微生物的变化,使面包的质量受到很大影响。比如,面包心的硬度和粗糙度增加、易掉渣,面包皮失去脆性、失去光泽,风味变劣,芳香消失,消化吸收率降低,瓤中淀粉凝沉,可溶性淀粉减少等。通常把这些现象称为面包的老化,也称为陈化或硬化。从流变学的观点看,面包硬度增加是其老化的重要标志。
面包专用起酥油在面包贮存过程中能够帮助面包芯维持软度,使可接受程度延长。据推测,其抗老化机理模式为:乳化剂分子中的线性脂肪酸链嵌入螺旋型的淀粉分子内部,从而阻止淀粉分子的聚集重结晶。当这种结合涉及支链淀粉的分支链时,就会影响到支链淀粉的重结晶,从而延缓面包的硬化。
三、改善面团的加工性能
面包专用起酥油与面粉中的分子结合,可使面团形成更大的面筋网络结构,使面筋更有弹性和韧性。面筋的弹性和韧性增加后,可改善面团在发酵和醒发过程中的持气性,改进发酵程度。同时,面团的弹性和韧性增加了,耐机械加工能力随之提高,面团对原料变化的适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四、赋予面包特殊的香味
面包专用起酥油在烘烤的过程中可与面包中的糖类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从而赋予面包特殊的香味。但品质不好的起酥油由于原料选择和加工过程等原因,有一股强烈的油味或香精味,这样烘烤后可能会产生不愉快的气味。
03、面包专用起酥油的质量判断标准结合面包专用起酥油在面包中的作用,我们不难发现判断一种面包专用起酥油的好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能否使面包体积增大。
2、能否有效延缓面包老化,不掉渣。
3、是否使面包瓢心韧性增加,组织细腻。
4、能否改善面团的加工性能。
5、能否赋予面包特殊香味。
在选择面包专用起酥油的时候大家不妨参考以上标准,用心选择。选对了面包专用起酥油能使面包整体品质提升,是制造面包中关键的一环。
04、起酥油使用小窍门目前来说,大多油炸类的食物都是使用起酥油来烹饪!原因不外乎,起酥油在经济实惠的同时能让油炸类食物更为酥脆美味,且更能保留肉内的水分,而不会造成肉类质感变柴!
对于油的使用,平常大家都是觉得,加热就好!其实,起酥油的使用是有很多小窍门的!
1、化油。起酥油大多是膏状或者块状。那么在使用时,第一步当然就是融化起酥油。
第一种方法:先用锅具将起酥油融化成液体,再倒入炸炉内使用。
第二种方法:将起酥油密密实实的压入炸炉内,严密的包裹住炸炉的发热管,然后低温开炉加热,然后慢慢升温,但是不超过100度哦!
这是为了防止炸炉干烧。如果我们随意的将起酥油放入炸炉中加热,那么在起酥油没有完全融化的时候,就会造成炸炉加热管的干烧。
加热管干烧后,会造成炸炉的温控不稳定。在平常使用时,看到温控温度达到,结果炸出来的产品没熟,或者一下锅就炸黑了,大多都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然后,第一次加热的油有气泡产生是正常现象,加热两个小时后,气泡就消失了。
2、定期换油。当炸炉内的油开始有刺鼻的味道、冒黑烟、颜色深不见底,或者油烧开后发出沸水一样的声音时,就该换油了。一般情况,7-10天左右换一次。在使用的时候,油温越高,油就越快发黑。
3、清洗炸炉。对于油渍的清洗,当然少不了使用洗洁精。但是,洗洁精的残留会让起酥油快速的变黑,从而影响油的使用寿命。
因此,当我们用洗洁精清洗过炸炉后,要在炸炉内烧热开水并让开水沸腾3分钟左右,以便清理掉洗洁精的残留。然后才能倒入起酥油!
4、炸薯条类的产品,不能直接在油上面撒盐或者糖,如果炸鱿鱼,则需要每天换油。
5、起酥油的保存。一般25度以下室温保存即可,但是要注意避光、干燥、通风、洁净和防鼠。
6、对炸炉的保养。在换油的时候要观察加热管是否有发黑的现象。如果发热管发黑并且有不规则突起物,变得不光滑,那就是已经有干烧现象。这时候炸炉的温控就已经不再稳定了。
05、面点起酥的方法和操作关键层酥制品可分为擘酥(即广式酥皮)和酥皮(即淮扬酥皮)两大面皮。本文重点讨论一下酥皮(即淮扬酥皮)的制作及其关键。
层酥面团是由两块面团组合而成的:即酥面、面皮。
酥面一般是由油脂和麦面擦制而成的,油脂有熟猪油、黄油、色拉油等等,其中熟猪油是首选,其成品洁白、细腻、酥层清晰;麦面一般选用低筋面粉。酥面中面粉与油脂的比例一般为2:1,即500克面粉,250克猪油,用折叠法(用掌跟一层层向前推擦,擦完一层再滚回来,再重复前述动作),擦至无颗粒,面粉与油脂充分黏合成团。
图片来源:pixabay一、酥面操作关键
1、制作酥面的油必须为冷油,以熟猪油为佳;
2、面粉一定要与油脂搓揉均匀,尤其在用猪油时,多擦多揉才会使凝固的油在面粉中分布均匀;
3、如果是炸制品,酥面中的面粉一般为生粉,如果是烤制品,有时也用熟粉(放在盘子中封保鲜膜上笼约10-15分钟蒸熟),由于熟粉的蛋白质变性,失去形成面筋的能力,起酥的效果会更好;
4、由于现在很多都用的是桶装或罐装经提炼过的熟猪油,其质地会因品质的不同而偏硬,所以在擦制酥面时可加大猪油的量,500克面粉可加250-500克不等;
5、制作好的酥面需静置片刻(视工作间温度和气温,或冷藏或置于工作温度下),待用时再次搓揉均匀成团;
6、酥面中的含油量一般烤制品要比炸制品的用油量大。
二、面皮的分类
1、水油面皮:即以500克面粉、70-130克油脂、230-150克30度左右的温水(指炸制品,如果夏天天热,还可用略低于30度的温水)或是80度左右的热水(对烤制品而言)调制而成。此种皮最为常见,也是酥皮中最为重要的面皮;
2、糖、油面皮:即以面粉、饴糖、油脂、水调制而成的(如苏式月饼所用的面皮);
3、发酵面皮:即以酵面来代替水油面,用烫酵来制作面皮。如上海传统点心“蟹壳黄”的面皮:A、100克面粉,5克酵母(即依士粉),50克30度左右的温水调制而成,待其充分饧发。B、400克面粉,加入150克左右80度的开水,成烫面皮,散尽热气后与A搓揉拌和均匀,再次饧发即成面皮;
4、鸡蛋面皮:在面皮中原有的原料中再加入适量的鸡蛋,一般以500克面粉加1只鸡蛋,此种用于广式面皮中较多(即擘酥)。
三、普通水油面皮的制作过程(其余的3种基本相同)
取所需量的面粉倒在案板上,在其上面做一凹塘,入油脂、2/3量的水,用手及刮板抄拌成葡萄面(即略显松散的一块块小面团),随后倒入另1/3量的水,搓揉均匀并上劲。
水油面皮操作关键:
1、水油皮中的水温应随气候及所制产品的不同而灵活掌握,一般控制在30-80度。气温高时水温可有所降低,反之则相应升高水温;烘烤类产品的水温一般高于油炸类产品,这样烘烤类成品的口感才更显酥松香脆;
2、水油皮中水、油脂、面粉的比例必须正确,调制均匀无颗粒,软硬度适当,否则成品易产生裂缝;
3、水油皮需搓揉、甩打上劲,然后盖上湿布以防风干,静置片刻,使用前再搓揉均匀。
四、不同酥皮制品的操作方法和操作关键
按酥皮制品的种类可分为明酥、暗酥、半暗酥,按酥皮的起酥方法可分为大包酥、小包酥。
该图片由Wow Phochiangrak在Pixabay上发布(一)明酥又可分为圆酥、直酥(排酥)
1、圆酥:即将起酥后的胚皮(面皮包入酥面,擀开折叠三层,再擀开)卷成圆筒形,用快刀由右端切下所需厚薄的剂子,将刀面向上,用擀棒由内至外(或是由外至内),擀成圆形皮。再将被擀的一面在外由反面进行包馅成型,最终使被擀一面的圆形酥层显在外面。如苹果酥。
操作关键:
(1)擀制时双手用力要均匀,不可用力过猛,尤其是圆形的中心点。
(2)圆形皮擀开即可,切勿反复擀制,以免影响酥层。
2、直酥:即将起酥后的坯皮卷成圆筒形后,用快刀由右端切下长段,再顺长段一切为二,成两个半圆形长段的坯子。将刀切面向案板擀成圆形皮,包入馅心,使直线酥纹显在外面。如萝卜丝酥饼。
直酥有两种方法:
(1)将起酥后的坯皮切下若干所需大小的面片,然后重叠在一起。由右端用快刀切下所需厚薄的剂子,刀切面向上,用擀棒顺直酥条纹擀开,包馅即可。
(2)面皮及酥面分别放置于平底盘内,入冰箱冷藏1小时左右(冷藏时间视两块皮的软硬度情况而定,油酥按下去已经发硬按不动了,面皮按下去会有浅浅的手指印即可),取出,将酥面摊放于面皮之上或是面皮摊放于酥面之上(两块皮的大小需一致),反复折叠三次(即按3,3,3来折叠),然后用刀斜切,擀开,包馅即可。前者适于制作量少、要求精致的点心,如“杏片花瓶酥”,而后者则适于量多、出品快的点心。
操作关键:
(1)起酥时两手用力须均匀,使酥面能在面皮内分布均匀,胚皮厚薄一致,以确保重叠在一起的面片厚薄一致;
(2)叠加在一起的面片一般不用任何粘连液(如蛋液等),除非油量大的制品因难以叠加可在其每一层沾上少量水;
(3)叠起后如过软可置于冰箱冷藏片刻(至切下的剂子不变形即可取出);
(4)顺直纹擀开后正反两面都可以按成品需要显露在外面(正反两面所显示出的效果是不同的,试试便知),而在另一面(也就是包馅的一面),需刷上鸡蛋液再包馅,以防脱壳、漏馅。
(二)暗酥:即在成品表面不见层次,只在其侧面或是剖析面才可看得见。按起酥方法又可分为叠酥、卷酥。
叠酥:即将起酥后的胚皮反复折叠而起,再用快刀切成所需坯皮形状,或圆或方,包馅即可,如君子兰酥。
卷酥:即将起酥后的坯皮卷起,由右侧切下一段,将刀切面向两侧,按扁,擀开,光面向外包馅成型即可。如白皮酥。
操作关键:酥面的含量要比明酥中酥面的含量大(明酥中一般为6:4)。特别是烤制品,面皮中的含油量也要适当增加。
(三)半暗酥:即将起酥后的坯皮卷成圆筒形,由右侧切下一段,将刀切面向两侧,在光面沿45度角斜切。切面向下,轻轻擀开,包馅即可。如桃酥。
操作关键:因此酥皮类制品较特殊,仅有一部分酥层外露,经炸制后受热膨胀性较强,如果开皮时出现大小面,炸出后错层就更厉害,因此应严格掌握生坯的大小比例。
以上所说的开酥都可称之为大包酥。用这种方法制作速度快,但层次相对小包酥而言不易起得均匀、清晰。
所谓小包酥,即用一张面皮包一张酥面,一次只擀制少量的胚皮(最多4张)。先将酥面包入面皮内,擀长、卷起,再顺长折叠三层(或是卷起)。然后再按需要制作所需坯皮。其速度慢,效率低,但擀制方便,层次易起得清晰。
不管按哪类方法起酥,有几个共同点是值得注意的:
(1)制作时面皮与酥面的软硬度必须一致;
(2)制作方法都是以面皮包住酥面,即面皮在外酥面在内,其比例一般为6:4(面皮:酥面),但烤制品的酥面含量可略加多一些;如果是易“飞酥”的炸制品,比例可适当调到7:3,减少一点油酥的含量。
(3)工作间温度太高时可将面皮及酥面入冰箱冷藏片刻后再使用,这样可确保成品的层次分明,尤其是制作明酥类产品;
(4)干粉尽量少用或不用,否则易脱壳发硬,并引起拼酥造成层次不清;
(5)无论起酥的坯子还是制好的生坯,放置在外的时间都不可过长(尽管可用保鲜膜或是半湿布加以覆盖),否则表面易结皮。
(6)切坯皮的刀一定要锋利,否则会在酥层上有划痕,炸或烤出来后酥层就会不清晰;
(7)擀皮时需注意不宜擀太薄,一般为中间略厚,四周略薄一些(尤其是圆酥、暗酥);
(8)将起酥后坯皮卷起时一定要卷紧,卷后只能向使筒变紧方向搓滚,不可反向,防止松散;
(9)包制生胚时需注意双手灵活包捏,速度快、成型准,双手用力均匀,不可过重。
一款出色的酥皮(这里还是指淮扬酥皮)类点心,单就其外皮而言,不论是炸是烤,其成品标准应是香、酥、松、脆,含油量一定要少,而不是干硬、软腻。最后想说一下,要制作出一款味美型靓且富有创意的酥皮类点心,还是需要多实践,多总结。
这是本人多年来制作研究的总结经验,望能给各位带来帮助,并欢迎交流、讨论。
来源:食品研发与生产 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提醒:文章内容用于学习和交流,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欢迎留言指正和交流。
如文章涉及侵权或不愿我平台发布,请联系处理。
小贝洛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