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经标注文献及截图,请知悉。
4月21日,万斯携印度裔妻子对印度开启了为期四天的访问。万斯此次到访印度可不只是陪妻子“回娘家”那么简单。
那么,万斯到印度究竟是干什么的呢?为什么说莫迪妥协会遭大规模抗议呢?
万斯访问印度中方的电话迟迟没有打来,特朗普也逐渐泄气了。由于中美的关税都已经超过了100%,这也让中美贸易要慢慢走向脱钩。

中国的贸易非常灵活,就算少了美国这样一个市场,依旧能够找到其他市场进行替代。
相比之下,美国则完全不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里曼就曾对特朗普政府进行过正告。表示中国可以承受出口减少所带来的损失,但美国不行。
首先,中国的内循环能力非常强。十几亿人口的大市场也完全可以让我们不用担心缺少市场。
其次,中方一直都多方下注。除了美国之外,中方这些年来还一直深化和欧盟、东盟以及非洲国家的合作与联系。
而特朗普实施的“对等关税”得罪了太多国家和市场,已经引起了全球范围的不满。
尽管白宫那边说已经有70多个国家正在排队和美国进行谈判,但大部分都是不满特朗普的,谈判也不可能顺利进行下去,反而会越拖越久。

前不久日本和美国的谈判就已经说明了问题所在,虽然美国将日本逼上了谈判桌,但第一轮的谈判没有取得一点实质性的成果。
特朗普也知道不能再这样拖下去了,于是在日前万斯启程来到了印度。不过,万斯此次到访印度的目的其实很不单纯。
万斯的目的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实施后,莫迪政府就做出拉拢和服软姿态。想莫迪不断强调自己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和特朗普结下了情谊,美印关系是“巨型伙伴关系”。
印度妥协如此之快,也是不想让对等关税波及到印度,所以急于和特朗普政府达成贸易协议。

除此之外,莫迪政府在看到中国和美国的激烈博弈后,也看到了机会。想讨好美国,让美国逐渐将产业链转移到印度。
莫迪政府的想法,其实也和万斯此次到访印度的目的差不多。万斯也希望美印能够达成贸易协定。
印度人口多,这也决定了印度的劳动力丰富且市场广阔。对于美国而言,如果美印达成了贸易协定,那就可以承担与丢失中国市场所带来的损失。
美国其实也一直在进行布局,很早之前就已经在印度化合物半导体制造厂,有意扶持印度抢占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市场份额。除此之外,印度的稀土储量也非常丰富。

而除了经贸领域之外,万斯此举还带着地缘政治上的野心。
印度在东南亚有着独特的地缘优势,美国一直高呼“重返亚太”,每次要和印度进行媾和。万斯此次前往印度,避免不了要拿边境问题怂恿印度。
总之,印度是特朗普心中可以用来对抗中国的理想目标。而印度也希望借着这个“东风”来推动印度的贸易发展。
但莫迪也有顾虑,有想要快速和美国快速谈好的意图,但又害怕国内爆发大规模抗议。
因为在美国提出的条件中,有一条就是希望印度给予美国在农产品以及乳制品更大的市场准入权。

美国的农业高度发达,如果让美国的农产品大规模涌入印度的话,对于印度农民来说就是一个灾难,冲击印度农民的权益,很有可能造成大规模的失业。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印度势必会掀起大规模的反抗热潮。
而这也只是表面上的隐患,美国农产品大量涌入印度的话,也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隐性隐患。
当美国农产品大规模进入印度后,印度肯定也会依赖美国的农产品。而一旦这个依赖形成之后,印度的粮食安全就彻底掌握在美国手中了。
这些年来,美国一直在粮食领域布局。每次粮食危机的时候,背后都有美国的身影。

印度有十几亿人口,一旦被美国控制命脉的话,所带来的后果会非常严重。因此莫迪政府应该好好思考这个问题,千万不要做出傻事来。搞不好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特朗普多次一举前面提到过,美国有意让印度取代中国。这样既能填补美国的损失,同时还能“联印遏华”。
但特朗普完全是多此一举,首先,印度的制造业先天性不足。不仅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也不便利,缺乏技术工人等等。
其次,印度的产业链其实高度依赖中国,所谓的“印度制造”更像是“印度组装”。也就是所谓的换汤不换药。

就算美国将产业链搬到了印度,但最后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来使用中国制造而已。
费了这么大力气,最终使用的还是中国造的产品,特朗普这样做完全是多此一举。
参考资料:
万斯携妻访印,可不是“回娘家”那么简单…… 《北京日报客户端》
万斯偕印裔妻子访问印度,4天行程能否推进美印贸易谈判? 《澎湃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