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全民扫盲运动”助推国家工业化,都有哪些奇怪路数

三水寿看历史 2024-04-06 14:44:32

如果说,“抗美援朝”战争是“立国之战”,那么“全民扫盲运动”则是,我们工业化的第一步,储备“非文盲”劳动力。而且,一个国家能在20年里,“扫”掉1亿文盲;那么一个人又何惧新知识的继续学习呢,通过了解国家是怎么做到的,对我们个人如何做到也很有帮助。

现状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5.5亿人口,其中80%是文盲。而从1949年到1969年,短短二十年的时间里,新中国通过4次大规模的扫盲运动,“扫”掉1亿文盲;而到2000年,中国的文盲率已经降至6.72%。这堪称人类文化教育史上的奇迹。我国在统计中的“文盲半文盲”,是指15周岁及以上的不识字或识字不足1500个,不能阅读通俗书报,不能写便条的人。

2. 根据国家需要,设立教育目标

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确定了逐步改革旧教育的方针步骤和发展新教育的方向,提出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普及与提高结合,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以普及为主。学习文化的需求很迫切,但恢复工农业生产也同样重要,因此城市、工厂的扫盲班多办于夜间,农村的扫盲班则多开办在冬季农闲时节,也被称为“冬学”。

其实,“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也是考核我们当代教育的核心指标,现在中小学这么卷,有必要,有意义吗?能为国家20年后的建设服务吗?

3. 扫盲的方法演变

仅仅办起扫盲班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在于方法——如何教学才能让百姓尽快脱盲?

第一阶段:1949~1953 祁建华的“速成识字法”

识字教育方法的突破,来自基层部队。1949年,祁建华首创了一种先教战士们注音字母,再教他们掌握拼音规律,然后集中教大数量的常用字并注音,带领战士们突击拼读认写的“速成识字法”。一天可以学习一两百个汉字,大约在150个小时的教学时间内,就可以达成原本看着遥不可及的1500-2000个汉字识读的目标,实现脱盲。

其实,这种“扫除文盲速成法”对现代人学习英语也有借鉴作用。相对于完全的文盲,现代中国人,至少中文是过关的,自己找资料对比,可以先学英语“构词法”和“发音规律”,再学习“大数量的常用外国字”并“正确发音”,后面完全可以自学英语了。其他外语也一样,练到“唯眼口熟而”,即可。

有趣的实操:在1952年8月2日庆祝人民解放军建军25周年全军运动会的赛跑比赛现场上,起跑线上的选手们做出蹲踞式的姿势,却不是准备起跑,而是蹲着把纸板放在膝盖上写字。原来,这场赛跑起跑的规则是:不是听发令枪声,而是谁先写出规定的几个字,谁就可以起跑。

庆祝人民解放军建军25周年全军运动会(图片来源:新华社)

1952年8月部队在行军中后面的战士通过前面一人后背的注音字母学识字

在军中,各地还办有工厂的“车间学校”、煤矿的“坑口学习小组”、农村的“地头学习小组”、妇女的“炕头学习小组”等五花八门的学习方式。这次借助注音字母速成识字法推广的扫盲运动,成效十分显著。到1953年止,一年多时间内,全国扫除职工文盲近100万人,扫除农民文盲308万人。而且,许多从“扫盲班”毕业的学员升入了业余学校,得到了进一步的深造,从“文盲”蜕变成了“扫盲教师”。

第二阶段:1955~1957 山东莒南县高家柳沟村青年团支部创办“记工学习班”的经验

夺目成绩的背后,隐忧也在逐渐浮出水面。在部队中“所向披靡”的速成识字法,在转入“民用”时,“兼容性”上其实还有很多问题。实践的过程中,这些问题开始显现出来。其中最突出的,是“学员”学习效果的“参差不齐”。普通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村的农民,学员年龄差异巨大,从小娃娃到老翁老妪,学习能力天上地下,年轻的学得快,年龄大的不仅学得慢还容易忘,这与以青壮年官兵为主的部队环境显然不同。地方上也缺少像部队那样丰富的识字教员资源。在部分地方试点时,尚可依靠物资、后勤的集中保障供应,收到不错的效果;但一普遍推广,限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资源供应就很难得到保障,使得效果大打折扣。1955年9月,毛泽东在读过《互助合作通讯》杂志的《山东莒南县高家柳沟村青年团支部创办记工学习班的经验》文章后,十分欣喜,提出扫盲教育分“两步走”,先学所在合作社记工关联的人名、地名等需要的二三百字,下一步再学习更普遍的文字和语汇;相应的教材编写,第一步也是要因地制宜,按各合作社、各地县的实际情况自己编,不要求统一,进阶的通用课本再由省(市、区)教育机关统一编写。从百姓身边最为实际的事物学起,“随手”就能学识字,边干边学,边学边用,学员进行扫盲学习的兴趣和效率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工矿企业采取了“长班短班结合、集中分散结合、脱产业余结合、自学辅导结合”等形式,农村采取了“农闲多学、农忙少学、大忙放学、忙后复学”等形式,做到了“学习方法大家找,怎么方便怎么好。安排活茬挤时间,能学多少学多少”,“见物识字”,“见字问字,见人问人,处处是课堂,一片读书声”。

这个“先学需要的二三百字”和“因地制宜,按各实际情况自己编,不要求统一”,以及“怎么方便怎么好”,很实事求是,那么我们现在的小学1~2年级的教育,能不能也这样?各地根据自己地区的各种特点,结合已经有的教材搞?让教师,家长普遍了解,作为教育学初级知识,辅助教学借鉴一下?再或者,中小学教育以培养阅读习惯为重要目标,毕竟未来信息量很大,快速阅读能力是一项重要的分水岭,多阅读,少做题,把部分初中做题的量和难度移到高中去。

以民教民、能者为师,提倡“十字先生”、“百字先生”,文化水平上“先富带动后富”,这为当时限于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教员资源极度短缺的问题找到了出口。更加贴近民生的教学方法,全民学习的氛围,使得这新一轮的扫盲运动高潮收效显著,到1957年上半年,已有2200万人脱盲,160万人达到高小和初中毕业文化程度。

第三阶段:1956~1969 汉字简化和汉语拼音的创制

汉字简化和汉语拼音的创制,对于扫盲、文化普及功不可没。新中国实际采用的汉字简化方案于1956年确定并公布实施,汉语拼音方案则于1958年颁布。简化字和汉语拼音方案方案的推广,使得扫盲教育的效率大幅提高,也有效地应对了当时扫盲工作中学员频繁“复盲”的顽疾。可视作当年祁建华注音字母教学“进阶版”的拼音方案,成为后两次扫盲运动的核心,运用拼音,一般经过100小时左右的教学,学员即可达到扫盲标准;同时,对于不少原本没有文字,或文字体系尚不完善的少数民族,汉语拼音也成为帮助其创制和改进文字的关键,为这一扫盲的难点找到了出路。在1964年开始的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同时也对国民的文化素质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结果显示: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已经由解放初期的80%下降到了52%;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十几年间,1亿多成年人摘除了文盲的帽子。

“义务教育机制”的建立、发展和普及、完善,从根源上堵住了新文盲产生的渠道。

当年的扫盲运动,在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全国文盲的绝对数量仍然巨大。而剩余的文盲,扫除起来难度更大。运动式的扫盲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可以说是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能够迅速扫除文盲,为共和国建设提供大量可用之才。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时代环境变迁,其复盲率较高、治标不治本的问题逐渐凸显。同时,从世界到中国,“文盲”的界定标准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20世纪60年代以来,“功能性扫盲”的概念开始在全世界传播,主张扫盲教育不仅同基本的一般知识相关,而且应该同职业训练、提高生产力、更积极地参与公民生活、更好地理解周围世界联系起来,从单纯的识字教育向更广泛的教育内容拓展。1985年5月,党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中小学教育经费增加,办学条件得到改善。至2008年秋,全面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与此同时,著名的“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帮助失学儿童重返学校,完善了基础教育的覆盖范围。

0 阅读:3

三水寿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