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可以分享转载,严禁剽窃

一切随缘:曹奶奶您好,您写的作品我特别感动,在您的作品中拍到了我家的大门和土墙,我看了好几遍,能看到您的作品好感动。2025年1月9日

曹桂菊(回复一切随缘) :我离开河西堡年代太久远了 ,回去以后物是人非,就在1马路、2马路、3马路的尽头看到很多平房就是记忆中家的样子,有条小时候去机务段的小路。在那里逗留了好长时间。回去时从3马路走的,看见好多土夯的院墙和房子,小时候经常看到一群人打土夯,特别亲切,就随手拍了,你家的院墙和大门大概就是那个时候拍的,谢谢你的“好感动”。 2025年3月6日

世明:我也是河西堡镇人,老人家的年龄应该跟我父母差不多,我母亲是1952年生人。写的太好了,是那个年代的回忆,父母给我们讲述过的大饥荒经历,还有一些是我们80后还依稀记得的画面。回忆像酒,越陈越浓!!!2025年1月7日哇哈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记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您重走了你们那代人的长征路。虽然我不是河西堡人,但是作为金昌人,我想说:曹奶奶,欢迎回家!2025年1月7日
曹桂菊(回复哇哈哈):谢谢你的欢迎回家,我们60年在河西堡时就知道了一个有代号的保密单位,后来才知道是勘探中的金川镇。现在河西堡车站都改名金昌站,河西堡、金昌已经是一家人了。2025年1月7日

靳腾江:写出来那个年代的悲喜人生!悲—谁之过,不用细说自在人心!喜的是我们还活着,要感谢奶奶和父母,别的就算了!……很希望你写下去,写得非常好。2025年1月5日
曹桂菊(回复靳腾江) :那个时候日子虽然挺苦的,可是还有那样多的情景让我难以忘怀,只想在自己还能走动时回去看看。你可以在头条上找到我的系列文章。2025年1月5日
丽兰:作者写的很好,朴实无华的诉说着那个年代的生活点点滴滴,我是72年在河西堡机务段工作到93年调走的,那里的老同事老邻居我们经常联系问候。2025年2月28日

向阳心理丁文:这位大姐姐,写的太好了!作为河西堡火车站周边长大,现在还住在这家属区的我,感觉大姐写出了河西堡火车站居民的生活历史。读来异常熟悉,令人欣慰又不禁潸然泪目!2025年2月
福大祝您万事如意:曹奶奶写得真好,给您点赞!我在河西堡四十二年,天翻地覆变化真大。二零零四年车务段撤销离开了河西堡,弹指一挥间又是二十一年,过去的事就像昨天已成记忆……。2025年2月
风雨无阻:你写的这篇文章就是很棒的,让我们感受到你对故乡情的怀念,也同样让我们一起回忆了己流失的岁月,让我有着对你的深情思念,我也是河西堡镇土生土长的,对这个不大的地方,有着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小地方,也有着深厚的感情。2025年1月8日
李森:孩时的记忆,也是童年的回忆,图文并茂,回忆文章内容详实,拜读你的文章好似亲临其境,让我回忆起我的童年时光,童年时代的日子,那个虚报浮夸的年代吃不饱穿不暖,真苦!谢谢同龄朋友的分享,谢谢!2025年1月8日

R.JK:作者文笔很棒,写的真好。10岁离开的河西堡还能记忆犹新,看到这篇文章,也勾起了我这个河西堡老铁路人,童年的美好回忆。为作者点赞。 2025年2月21日
一陆有你:河西堡,我们的根,我们的牵挂,我们的回忆。小时候记忆里也很热闹呢,现在一年回去一次感觉有点凄凉,愿我们的小镇永远温馨,一直等我们回家。2025年1月7日
贾玉新:机务段门口的标语还记得吗?多快好省,多拉快跑!2025年1月7日
曹桂菊(回复贾玉新):对于机务段的记忆只有转盘,车库,食堂和大煤灰堆里的煤核。不论家搬到哪里都捡煤核,一直捡到在银川上班。2025年1月7日
人在旅途:一篇充满记忆和伤感的文章把我的思绪也带回到了那个虽然是困苦且物资匮乏的年代。儿时的记忆总是那么难忘和清晰,这种情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有同感。为你的文章点赞。2025年1月6日
曹桂菊(回复人在旅途):河西堡留下了太多儿时的记忆,这辈子能再次去到那里我心愿已了。很多人都不放心我,让我找个伴同行。可是梦是我的,执念是我的,只能自己独行去圆自己的梦。2025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