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国巴黎举办了一场盛会,吸引了国内外科技界人士的目光,中方也应邀派出了高级别代表,出席了本届人工智能(AI)行动峰会。
当地时间2月11日,峰会圆满落幕,包括中国、法国、印度在内的61个签署方,共同签下了《巴黎AI宣言》,然而美国跟英国却唱起了反调,拒绝签署联合声明。
美国副总统万斯发言画面
前来参会的美国副总统万斯,还在演讲时直言不讳的表示,要在AI领域践行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换而言之,就是要让美国主导芯片、软件等领域的行业规则。
根据现场记者的报道,当美方强调自己是“主导者”的时候,台下其他嘉宾的脸色“越来越铁青”,很显然对美方的说法并不买账。
而英国之所以不签,理由也很明显,美国不签,英国作为资深盟友,自然也要配合行动。
尽管英方还特意发布声明,称这是出于国家利益做出的决定,坚决否认“跟随美国立场行事”,但越解释,越显得欲盖弥彰。
而美英这一反常举动的背后,实际上是AI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之争。
美国总统特朗普
如今,AI技术已经成为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驱动力量,有望带动产业变革与升级。为了确保AI技术被合理化、安全化的运用,就需要各方遵循规则办事。
既然是新质生产力,那么过去的那套规则自然是有局限性的,就需要制定一套新的更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规则,以便于大家共同遵守,那么由谁来制定这套规则呢?
一般来说,谁走在最前面、科技发展水平更高,谁就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就比如说,工业革命后,英国最早提出了制定国际标准轨距;科技革命后,美国经济实现了腾飞,拥有了主导国际贸易规则的权利。
这么多年以来,美西方动辄抛出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对他国进行长臂管辖,对国际规则“合则用,不合则弃”,妄图以此巩固自己的全球主导地位。
联合国安理会
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美国要不遗余力的打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和高科技产业,甚至是禁止对中国出口高端的AI芯片,为的就是遏制中国的发展步伐,延续美国的行业话语权。
然而中国是一个具有强大韧劲的民族,百折不挠、艰苦奋斗,是我们刻在骨子里的气节,来自外部的挑战和压力越大,我们越是会砥砺奋进,自强不息。
这届人工智能行动峰会期间,中国的成功经验引发了多方热议,DeepSeek的爆火,更是让国外同行们燃起了新的希望——原来用更低的成本,也可以做出更好的AI大模型。
在如今这个深刻变革的时代,谁制定规则谁就掌握主动权。中国以更加负责任的姿态参与全球治理,用富有中国智慧的方案,回答了人工智能应该怎样发展和治理的问题。
我们倡导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共护安全、共享成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今年上海也将主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方已发出邀请,欢迎各方来华出席活动。
人工智能技术
美方倘若继续固步自封,只会错失良机,陷入“自我孤立”的境地,最终或将失去上桌制定规则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