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日报客户端报道,阿根廷是首个与中国签署本币互换协议的拉美国家,早在 2009 年 4 月,双方就首次签订了 3 年期、等值 700 亿元人民币的本币互换框架协议。到了 2023 年 6 月 9 日,两国央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规模扩大到 1300 亿元人民币,有效期 3 年。当地时间 4 月 10 日,阿根廷央行又宣布,中阿同意将本币互换协议中的部分金额,价值 350 亿元人民币(50 亿美元)续签 12 个月,到 2026 年 6 月 。这一举措,对于阿根廷的经济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阿根廷(资料图)
阿根廷近年来经济状况不佳,高通货膨胀让民众生活负担沉重,外汇储备也面临枯竭,货币比索大幅贬值。在这种情况下,中阿本币互换合作给阿根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通过货币互换,阿根廷能够获得急需的人民币资金,用于支付进口商品、偿还外债等,大大缓解了外汇储备减少带来的压力,稳定了国内金融市场。而且,这也有助于降低阿根廷的融资成本,在国际金融市场融资困难的情况下,与中国的货币互换合作,为阿根廷提供了低成本的融资渠道。从贸易数据来看,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阿根廷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最大进口来源国,2023 年中阿双边贸易规模达到 173.99 亿美元 ,可见双方经济联系紧密,合作成果显著。
再看看美国在这件事上的表现。就在中阿续签本币互换协议声明发布前夕,美国跳出来横加干涉。美国国务院拉美问题特使卡罗内污蔑中国同阿根廷的本币互换合作是 “勒索机制”,呼吁阿方终止,还施压阿根廷,确保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的协议不会用于 “延长” 上述合作,不会增强中国凭借本币互换获取的影响力。美国这么做,背后有着明显的政治和经济动机。政治上,美国长期把拉美地区视为自己的 “后院”,对中国在该地区影响力提升感到不安,中阿日益紧密的合作打破了美国在拉美维持的单极格局,挑战了其霸权地位。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资料图)
经济方面,美国担心中国与阿根廷的货币互换合作会削弱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随着人民币在中阿贸易和投资中广泛使用,美元影响力势必受到冲击。并且,美国也不想看到阿根廷通过与中国合作实现经济稳定发展,摆脱对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依赖。
面对美国的无端指责,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明确回应,中方一贯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同阿根廷开展务实合作,中阿本币互换合作为阿方维护经济金融稳定发挥重要作用,受阿方欢迎,中国同有关国家的双边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应受第三方干扰。中国在国际合作中一直秉持平等、互利、共赢理念,与阿根廷的货币互换合作基于双方共同利益和需求,是为了促进双边经济发展、提升金融稳定性,绝不是美国所污蔑的那样。
阿根廷在面对美国强大压力时,毅然选择坚持与中国续签协议,这一决策基于自身国家利益考量。从经济角度看,与中国的货币互换合作对阿根廷经济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在外汇储备紧张、经济困境下,中国的支持是重要依靠。从外交层面讲,阿根廷政府也清楚认识到美国施压并非为其好,而是维护自身霸权和经济利益,如果迎合美国终止与中国合作,阿根廷将失去重要经济支持,进一步陷入经济困境。所以,阿根廷坚持续签协议,是理性选择,也是对中阿友好合作关系的坚定维护。
阿根廷(资料图)
中阿合作在经济、政治和国际金融秩序层面都有着深远意义。经济上,本币互换促进双边贸易,简化交易流程,降低成本和汇率风险,推动贸易额增长,实现贸易互补;为投资创造良好条件,中国企业对阿投资增加,还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其他拉美国家与中国合作树立榜样。政治上,提升双方国际地位,在国际舞台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是南南合作典范,促进多极化世界格局发展,增强发展中国家话语权。国际金融秩序方面,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打破美元垄断,挑战美元霸权,减少对美元依赖,增强金融自主性。
在经济领域,双方可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应对全球经济挑战;贸易上挖掘潜力,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开展新兴产业合作;金融上在跨境支付、市场互联互通、监管等方面加强合作,拓展人民币使用范围。美国试图干扰中阿合作的行径不会得逞,中阿将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继续深化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也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和国际秩序改善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