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判!李在明无罪,二审翻盘背后藏着什么大棋?

徐浩宇侃谈 2025-03-27 16:59:41

韩国首尔高等法院的一纸判决,让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重获政治生命。3月26日,法院推翻一审有罪判决,宣布李在明在《公职选举法》案件中无罪——这场司法逆转不仅让尹锡悦政府陷入被动,更将韩国政坛推向重新洗牌的临界点。

李在明被控的核心罪名,源于2018年担任京畿道知事期间对城南市土地开发项目的表态。一审法院认定其关于“不认识项目负责人金文基”的陈述构成虚假信息,但二审法官采信了李在明律师团提交的27份新证据,包括金文基本人的证词记录。

关键转折点在于,法院认定李在明当时对项目细节的认知程度“不足以构成故意误导”。这种定性转变,被《朝鲜日报》解读为司法系统对政治压力的反弹——此前尹锡悦政府被曝干预司法部门人事任命,引发宪法法院审查。

就在李在明脱罪当天,韩国宪法法院重启对尹锡悦的弹劾审理。这位检察总长出身的总统,正面临滥用职权、干预选举等五项指控。青瓦台内部文件显示,尹锡悦曾授意法务部延迟处理李在明上诉,试图拖至2027年大选前终审。这种司法操弄激怒在野党,共同民主党联合五个小党启动弹劾程序,目前已在国会凑足三分之二票数门槛。

国民力量党陷入两难:若最高法院维持二审无罪判决,李在明将以35%支持率领跑民调;若强行定罪,恐坐实“政治迫害”指控。更致命的是,李在明团队已启动“绝地反击”,其竞选纲领明确提出清算尹锡悦时期的“检察独裁”,承诺恢复中韩战略对话机制。这种组合拳直击执政党软肋——最新民调显示,62%民众支持废除检察系统特权。

李在明的外交转向引发华盛顿警觉。他在二审胜诉后公开表示:“韩国不应在中美间选边站”,并批评尹锡悦政府配合美国组建“芯片四方联盟”是“经济自杀”。这种务实路线获得北京积极回应,中国外交部罕见表态“乐见韩国政治人物推动双边关系健康发展”。分析认为,若李在明当选,可能调整萨德系统部署,重启中韩自贸协定升级谈判。

当首尔街头再现烛光集会,要求尹锡悦下台的声浪与支持李在明的标语交织,韩国政坛正经历2017年朴槿惠弹劾案以来最大动荡。正如《中央日报》所言:“司法判决可以改写,但民心向背才是终极审判。”

1 阅读:26
徐浩宇侃谈

徐浩宇侃谈

跨越国界,探索多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