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采风:阳新富水镇郭家垅的山山水水

楚风雅 2018-04-08 23:46:23

家乡的古树

故乡的原风景宗次郎 - 背景音乐之旅.(CD1)

    郭家垅的山山水水

文/郭衍灯

 

    1980年,我出生在我日夜魂牵梦萦的的故土郭家垅。小学毕业后,学了两年木匠,这期间我一直生活在郭家垅。直到1997年,我随着打工人潮南下,离开了家乡。在这之后,家乡成了一个驿站,又像是一个待我归来之后可以临时停泊的港湾。

宁静的村落

    2004年,我们举家迁往阳新宝塔湖。如今,因生活所迫,每年只回家三五次。正因如此,每当闲暇之余或夜深人静时,故乡的种种便时不时地重临我的心头。对于故乡的历史,我小时候听到一些老人家在闲聊时谈起过。每次想要动笔记录下来,却常常觉得困顿。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渐渐成为碎片。于是,为了解解乡愁,我想粗略地陈述一番。

地理位置

    郭家垅村位于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龙港镇境内,东临大桥铺,西靠内北山,南边与富河相望,北边是著名的紫荆山。连绵不断的幕埠山脉如同一道天然的屏障,使得这片土地犹如一个婴孩,安静地卧在那里。

宗祠

    郭家垅,其名字由来与六百年前郭氏先祖从江西吉水迁居此地有关(详情可参考冲天蜡烛一文)。然而,此地还居住有另外两姓居民,一是刘姓,另外的则是佘姓。刘姓居民以前就住在村口,所以村口又名刘家铺。自懂事时起,便只见到一户刘姓人家在住。户主是我的小学老师。现如今,他们已经搬到了不远处的星潭铺。所以,现在的郭家垅已经没有姓刘的人家。至于佘姓,其实是最早落脚此地的。他们居住在郭家垅的最里面,现在也只有五六户人家。听老人们讲,以前郭家垅的佘姓很是兴旺,一直到清朝以后,才渐渐衰败的。

泽世聚义

    郭家垅的郭姓始祖是华三公派下,如高公之子郭友贤。

鳞次栉比

    相传,郭友贤成年后,有一天他的父亲给了他一担箩筐,其中装满了粮食。然后如高公对其子说道:“你现在长大了,要学会自己讨生活了。你挑着这担粮食走吧,箩绳在哪里断,你就在哪里乐业。”于是,刚成年的郭友贤挑着箩筐一直走到了郭家垅的太泉垅的一个洞窟下,箩绳突然就断裂了。于是,他便选择了今天的郭家垅作为了落脚之地。友贤公去世后,后人将他安葬在那里,也即现在的“祖坟崖”。

山中清泉

    且说郭友贤放下担子,放眼望去,只见前面是一片污泥沟,后面是一座高耸的大山。现在有一句老话叫“头顶紫荆山,脚踏污泥坎”,说的正是郭家垅的地势地貌。他慢慢往里走,发现了几户人家,正是佘姓人家。于是,他在旁边搭了个简易的草棚便住了下来。日子久了,郭友贤发现佘姓族人中有一个特别爱干净的太婆,于是他想了个办法,每天把自己弄得满身是泥,然后从他们面前经过。佘姓太婆见了,非常生气,对郭友贤说道:“这里让给你住,我们搬到上郭头去住。”就这样,郭家垅便成了郭友贤的世外桃源。

郭家垅小学

    关于郭家垅,还有两处值得一提。

    其一是接恩祖,另外则是祖师洞。

    恩祖公是谁?祖师洞中的祖师爷又是什么来历?

祖师洞

    恩祖公,原名鲍孟演,原是孟演畈的一个山大王。相传,华三公曾是李自成的部下,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负伤,所幸被鲍孟演所救。为了感念恩德,在鲍孟演去世后,华三公后人为他雕了长生像,一直供奉在杉栏梓的祠堂里。而每年的大年初六,郭家垅的年轻小伙子们会在族长的安排下抬着大轿去杉栏梓将恩祖公接回,供在宗堂。白天的时候,大家还会抬着他在郭家垅的大街小巷穿行。而家家户户必定会鞭炮相迎。到了晚上,每夜都有人陪守,守夜人还会去到各家各户,要来面与肉,煮油面粥。场面的热闹程度丝毫不输给白天。一直到正月初九,再由杉栏梓的青年人来将他接走。

洞中怪石

    祖师洞,其实在前文已有提到,郭友贤当年正是落脚在洞窟所在的那座山的山脚下。那是一个天然石洞,深不可测,蔚为壮观。听说以前江西那边有一条狗误入洞中,最后从祖师洞的口子出来,全身的毛发都被磨掉了。只因洞内怪石嶙峋,石笋、石钟乳遍布。洞内常年有汩汩清泉流出,泉水清冽可口,冬暖夏凉,生生不息。

徽派建筑

    既然是祖师洞,自然是因为这里出了一个祖师爷。这个祖师爷的雕像如今仍供奉在宗堂里。祖师爷非常灵验,总是有求必应。更多的时候,则是默默地保佑着郭家垅风调雨顺、人寿年丰。

黑谷田

    关于祖师爷,也有一段故事。

    如今的雕像是后来重新雕塑的,而在很早之前,是用石头雕的。

    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一个太公,在一年夏天去太泉垅那边的田里放水,看到田边有个缺口,水不断往外流。于是他想要把缺口堵住,免得田中的禾苗因缺水而枯萎。他看到沟边有一块石头,于是不假思索地把石头搬来将缺口堵住。之后,他扛着锄头回家了。

祥和的村落

    到了第二天,他又去到那里,发现石头被人搬开了,回到了它先前所在的位置。他本以为是哪个孩子太顽皮,也没在意,再次将石头搬到缺口处,便回家了。

潺潺流水

     到了第三天,他再次去田中看看禾苗的长势。让他无比惊讶的是,那块石头竟然再一次回到了先前所在的水沟里。他暗想,究竟是谁家小孩,怎么这么坏。心里这么想着,脑中却有了一个想法。只见他将石头再次搬到缺口处,然后自己躲到了不远处,静静地观察着这里的一切。这下,让他大吃一惊。只见不多久后,那块石头竟突然一蹦,蹦到了沟边。这个太公又惊又怕,急忙跑回家将自己目睹的一切告诉了族人。经大伙儿一商量,都觉得这是一块灵石,说不定是女娲补天时不小心遗落在这里的。于是,大家恭恭敬敬地将石头抬回家,请匠人雕了一尊像,奉为祖师爷。祖师爷十分灵验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十里八乡。

晴日里的树林

    有一天,附近村子有几个人动了歪心,想把祖师爷盗走。在一个如同墨染的夜晚,他们溜进郭家的宗堂,抬起祖师爷就往外走。说来奇怪,等他们刚走出大门,祖师爷突然身子一沉,坐在地上了。无论他们几个如何使劲,祖师爷愣是纹丝不动。最后,他们彻底失望,打碎了祖师爷雕像,拿了一些碎石跑了。

茂林修竹

    第二天,人们发现被打碎的石像,只好将碎石拿到家里供奉起来。到后来,族人们重又用木头雕刻了一尊祖师爷雕像......

村口

    如今的郭家垅,随着惠民春风吹进千家万户,村子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先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以前的土砖房也变成了一幢幢乡村小别墅。相信家乡还会越变越好!

 

蓝天白云下的新生活

    只是,如今总觉缺少了一些什么。年轻人为了生活大多选择了南下或者北上,家乡大部分时间只有老人与孩童留守。每次回家,看到这些冷清的画面,心里总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紫荆山晚照

    希望大家常回家看看,郭家垅的山山水水,大街小巷,还有那村口荷锄而归的老人,频频回首,并掰着手指,数着亲人们的归期......

附:郭家垅郭姓辈分排行及郭家垅风光

如友俊德,必寿兴文

太旦明相,建绍洪承

步肇西邦,庆衍盛唐

位高勋炳,忠靖武扬

功奇业富,桂馥兰芳

   克绳前美,裕后绵长。

来源:花间心迹

0 阅读:7
楚风雅

楚风雅

诗文风雅:惟楚有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