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风情:机智人物肖不全——下

楚风雅 2018-04-06 19:54:07

肖不全是阳新县龙港镇肖家塆人,真名“肖福钱(全)”,生活在清末民国年间。其人幼时精灵古怪,常捉弄他人;成年后又凭借聪明才智,锄恶扶弱,常于幽默诙谐之中惩罚作恶不义之徒,在劳苦大众中留下美谈。

锄棉花

 

有一位姓刘的财主,为人很是吝啬,刻薄。长工,佃户为他做活,淡茶粗饭不说,连工钱也被克扣个精光。

肖不全最见不得的就是这种人。他暗地捉摸,要想个法子整治整治他。

锄棉花的季节到了。刘财主那大片棉花地正闹草荒,却连短工都请不到一个。在他急的像热锅的蚂蚁的时候,肖不全来了。

刘财主自然喜出望外。问他叫什么名字,肖不全认真地回答:“我叫齐龙基。整齐的齐,龙虎的龙,根基的基。”“好好,你快去锄棉花吧,锄完了给你工钱。”“好咧!”肖不全热乐爽快地答应着上地了。

肖不全使劲锄着,口里不住念叨:“千蔸万蔸不靠这一蔸,千蔸万蔸不靠这一蔸。”天麻亮锄起,日正中不歇,月上梢才回。

财主心中暗喜,忙叫肖不全吃饭,自己急急忙忙去看活儿做得么样。原来肖不全草没动,却把一大块棉花锄得一蔸不剩!

财主跌跌撞撞跑到家,一把抓住肖不全去见官,肖不全笑眯眯的:“莫慌,莫慌,见官不难,先说说,你今天叫我做么事?”“锄棉花”“对呀,我是锄棉花嘛。么样,没锄完是吧!如果地里还有一蔸,工钱我不要了!”肖不全理直气壮,刘财主噎得双眼翻白,好半天才吼道:“好好,……齐龙基,给我滚!”“是,好好提笼鸡,给你滚。”肖不全不慌不忙地走出来,将院外的一笼鸡提起就走。

财主婆一眼瞥见,忙跑去对财主说:“他提笼鸡去了。”财主正在气头上,听此话,火上加油:“我晓得,是我叫齐龙基滚的!你要留他把我气死才算数哇!”财主婆被呛得一句话也不敢说。

第一天,财主发现一笼鸡没了,忙追问财主婆。财主婆没好气地顶到:“你叫他提去的,倒来问我?”财主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哪个?”“就是昨日那个锄棉花的呀!”“锄棉花的?——齐龙基?齐龙基……啊!”财主恍然大悟,“哎,上当,上了恶当!真是屙屎擤鼻涕——两头折呀!”

直到现在,龙港还流传着这么句歇后语:肖不全锄棉花——不靠这一蔸。

 

买零缸

 

有个外地商贩子挑了满满一担缸串乡游卖,这缸是大中小三只一套,一旦正好两套。但他要加甚贵,死不松口,好多人想买买不起。一担缸东村进西塆出,一只也没卖掉。

跑过龙潭塆,他正好撞见肖不全。三言两语搭熟了,肖不全问他问他这缸零卖不?贩缸客走了一日,累得半死,忙说可以零卖。肖不全就叫商客随他走。

贩缸客重担在身,跟着肖不全翻山越岭,直累得满头大汗,气踹如牛。好不容易挑到半山一家姓康的门前,肖不全停住步,才说到了。

肖不全钻进屋,找出一把斧头一把锯,走出门来交给贩缸客说:“客啊,这么远的路也真为难你了。本想只要三斤缸,现在嘛,给我称五斤缸吧!”贩缸客楞了:“我这是成套的缸,只能一只只买呀!”肖不全笑嘻嘻地说:“我不是跟你讲好要零买的吗?”贩缸客好半天才明白过来,自知上了当,忙不迭挑起缸,垂头丧气地照原路下山去。

 

买鸡蛋

 

有一天,肖不全听到门外有人叫卖鸡蛋,他浑身一摸,一文钱也没有。便戴上墨镜,扣上礼帽,穿着长袍踱出来。

卖蛋客挑了满满一担,见肖不全围着箩打圈,便与他攀谈起来,卖蛋人问:“听说这地方有个叫肖不全的?”肖不全答道:“有哇!你认识他?”卖蛋客说:“不认识,不认识,我只听别人说这人的刁钻古怪蛮多,是个害人精哪!”肖不全“嘘”了一声:“客啊,你说这话可要过细点,他要听见了,他会生法儿害你呀!”卖蛋客说:“汉口大码头我都没让人骗过,肖不全会骗得到我?”肖不全连连点头:“那就好,那就好。他骗人也要看人的,象你这走南闯北的人哪会去受他的骗呢?嗯,来来来,我要买一百个鸡蛋。”客问他放到哪里装,他见禾场有个大石磙,忙让客把手围在石磙上;他自己一双双地拣,一双双地数。数到五十双那客的手已抱住了满满一石磙鸡蛋。肖不全借口钱没拿来,钻进屋老长时间没照面。卖蛋客蹲着,抱着鸡蛋,双手、双腿又胀又痛,却丝毫动弹不得。不然的话,这一百个上好的鸡蛋就会全摔个碎糊糊。

过了半个时辰,肖不全取下眼镜,换下衣帽,从另一家出来。他见卖蛋客那付狼狈样子,故意问道:“哎,卖蛋的,你这是怎啦!”那客叫苦连天地把前事一说,肖不全哈哈大笑起来:“你一定是碰到肖不全啦!你当面骂他,他就要当面害你。嗯,这样吧,我给你解个围,这蛋分一半我。行么!”卖蛋客万般无奈,只得应允。于是,肖不全先数了五十个蛋用衣襟兜着,再帮他把半数鸡蛋放下来。临走时对卖蛋客说:“你也冇亏本,五十个鸡蛋买个见识。实话告诉你,我就肖不全。”

 

送寿礼

    

有一年,肖不全的岳父六十大寿,他妻子对父亲感情蛮深,要肖不全设法送最长最重的寿礼去。

肖不全家陡四壁,一件象样的东西都没有。他只得瞒开妻子,叫了两个人把家里的两块石磨抬上,自己把床上的旧帐子扯下来了,往岳父家而来。

他岳父正在门口迎宾送客,见女婿这般光景而来,莫名其妙问:“你拿着这些东西干什么?”“祝寿呀!”岳父以为肖不全故意难堪他,勃然大怒:“你……你!你滚!”肖不全陪着笑:“哎,丈老呀,你别发火。我屋里再三交代我,说要送又重又长的寿礼,可我的家底你是知道的,家里最重的只这两块磨,最长的只有这床旧帐子,只好送来啦!再说,常言道:命如南山石,这‘磨’字不正是麻石么,这是贵体康健的标志呀!又有“福是长流水”这‘帐’字不是长巾么,古诗云:‘山为碧玉簪,水作青罗带’,这长巾不就是长流水,是福泽绵绵的兆头呀!”肖不全摇头晃脑,头头是道,直说的岳飞眉开眼笑,把这两样寿礼恭恭敬敬接了进去。

 

明抢劫

    

肖不全听说黄桥铺有家财主为富不仁,侠义心又起,在街上叫了顶轿子坐上,颠悠悠地往黄桥铺而来。

这日天晴得好,财主家拆洗,翻晒的衣服挂满了大禾场。肖不全叫轿夫抬着沿晒杆边过,他瞅准一条崭新的绸质长裤,从轿里伸出手,一把扯过来穿上,叫轿夫抬着快走。

财主一佣人看见,忙报知姥爷。财主闻听大怒,忙赶出来拦轿,要肖不全把裤还来。

肖不全停下轿,根本不承认。那财主在他轿里没搜到,又搜他身上。提起他的长衫一看,哈,自己的裤子被肖不全穿在身上了。一个要脱,一个不肯,拉拉扯扯的只好到公堂了断。

那地方官听原告说明事实,就要肖不全把裤子还给他。肖不全大叫冤枉,说他只穿一条裤子,从古到今,谁看见有不穿裤子坐轿的?地方官一查看,他下身确只穿一条裤。瞧他的打扮,分明是个有脸面的人物,轿子坐得起,怎会穿不起裤子?便判肖不全无罪,断财主是诬告,狠打财主二十大板才罢手。肖不全呢,看见财主哭爹喊娘地被人扶着,便乐哈哈甩甩袖,大模大样地坐上轿子颠悠悠地回去了。

 

荞麦馍香

 

有一次,县里有一件案子,需要先审问肖不全。县官是新上任的,不知肖不全底细,便传令他上堂。肖不全连忙买了两个荞麦馍,放在口袋里。到了公堂上,他就装聋卖哑。县官问他是哪个乡的人,他回答:“荞麦馍香。”县官以为他没有听清楚,再问:“我问你是哪一块?”肖不全急忙将两个荞麦馍拿了出来,说:“两块。我一块,老爷一块。”

 

这光棍难拿

 

龙港方园几十里,土豪劣绅,奸老恶小的没一个不恼恨肖不全的。但又拿他没办法。便苍蝇围狗屎,凑做一堆,花银钱,具状子串通官府。

兴国州县令姓薛,是个新上任的官儿,正有三把火。他一见张张状子都是告肖不全“犯上作乱,骚扰治安”的,便发签把他管辖范围内,象肖不全这样的光棍人物全部集拢。一是想煞煞他们的气焰;二是显显自己的威风。

这一天,县衙的左边坐着本州的名士望族,右边站着肖不全一类的无业穷汉。十几个手持棍板的衙役,杀气腾腾地立待两厢。县令呢,手摇鹅毛扇,端坐正中。有人把县令要整肖不全的事儿添油加醋一传播,好奇的观众顿时把个县衙挤了个里外三层。

县令说道:“鄙人姓薛,自到任以来,还未曾拜望诸位父老乡亲。今日劳各位到此,共商治县大计。”他左右一扫,忙对肖不全笑吟吟地道:“尔等为何不坐?坐,坐呀!”肖不全双手一拱:“多谢大人抬举,只是我的屁股邋遢,怕坐脏了你的官墩。”“这是说哪里话?我有些好事,正欲向你讨教呐!”“哎呀,真不好意思,只怪我早上饭吃多了,刚刚放了几个屁,弄得这大堂一边都是臭烘烘的,这官墩哪能坐呀!”薛县令未听出话音,仍一迭声地谦让,而另一边的各流已觉出话中含刺,脸顿时胀成猪肝色;周围的人当然清楚这几句话的含意,不由前仆后仰,哈哈大笑。薛县令正自惊愕,一秀才忙凑过去悄声怂恿道:“他骂你刚才说的话是放屁咧。”薛县令恼羞成怒,拍案而起:“肖不全呀肖不全,咱们打开窗口说亮话,今天本县特意要碰你这颗钉子!”肖不全针锋相对:“薛县令哪,薛县令,我俩关上房门训家规,此刻老子存心要教训你这狂儿的!”“好!好,蚊子咬称砣,我不怕你嘴硬!今天,我出一联你对,若是对上了,我这顶乌纱让你;若是对不上,哼,哼,你肖不全可就得一辈子给我夜倒尿罐日牵马!”肖不全一撇嘴:“你那乌纱帽,活象乌鸦翅,乌鸦一叫,万人唾骂。谁稀罕那东西儿。”“那依你么样?”“依我嘛,条件也不高。把今日来看热闹的百姓,用好酒好菜好好侍奉一餐。”薛县令说:“好,就依你!”我的上联是:“雪压山头,哪个先锋敢出?”“好,听我的:日穿壁孔,这根光棍难拿!”县官一听,果然对得好,晓得肖不全不是好惹的,知得认输,招待众人大吃大喝一顿。

 

仆着葬,颠倒埋

 

肖不全临死时,他嘱咐那些亲朋好友:“我肖不全一生得罪不少有钱有势之人。但我无家无业,无子无孙,清贫如洗,即使别人报复,我也不怕。只是恐我葬后,再把我棺木挖出来颠倒放,调头埋,使我来世不得翻身。因此,你们要在我断气后,将我的尸体仆着放进棺材,再把棺木调头埋。能这样,我死也瞑目了。”说完便死了。朋友们按肖不全的遗嘱办了丧事。

三天过后,朋友们上坟,发现坟果然被人挖了,棺材被翻个身,调了头,正应了肖不全生前的预言。朋友们惊叹之余,便上香一炉,洒酒三杯以告慰亡灵。

至今,人们走肖不全的坟边过,还可见他的基碑是竖在脚下的。

 

(口述人:张明之,62岁,高中,阳新龙港人,龙港医院医生;搜集者:陈敬明、陆爱国、刘坤等;搜集时间:一九八六年;载于《阳新民间故事集》,阳新民间文学三套集成领导小组、阳新县文化馆编,1988年9月第一版,第221-228页)

0 阅读:4
楚风雅

楚风雅

诗文风雅:惟楚有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