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经过此前的军改,解放军已经彻底终结了在我军长期实行的“总部制”。客观而言,“总部制”是当时历史条件和实际环境影响下所形成的特殊指挥领导机构,对推动我军建设发展、保证各项重大任务完成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形势和任务发展,“总部制”已经不适合再实行下去,否则就不利于军队改革发展、影响军委的领导指挥,其他问题也是日益凸显。因此,军委才会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的进行改革,着力将“总部制”改为“多部门制”,有效落实了“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总原则,使军委机关成为军委的参谋机关、执行机关、服务机关。
不过,俗话说得好:我们既要放眼未来,更要珍视历史、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更何况对于很多青年朋友来说,我军历史上长期执行的“总部制”,他们是根本不了解、不知情的。所以,小圣今天就想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我军的“总部制”发展历史,供大家了解学习。
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我军的总部机关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经受了战争的洗礼,主要是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三个重要的战争时期,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不断健全发展、调整充实。综合而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体制”大体上经历了“四总部、八总部、三总部、四总部”几个阶段,直到目前实行的军委机关多部门制、也就是彻底放弃了“总部体制”。接下来,小圣展开介绍一下解放军实行“四总部、八总部、三总部、四总部”的相关情况。
一、建国初期的“四总部”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初,解放军根据工作需要先是设立了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方勤务部,这三个总部当时都是隶属原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直到1950年9月4日,为了加强全军的干部工作管理以及推进军衔制度的落实,中央军委又批准设立了总干部管理部(1952年改称总干部部),如此一来“四总部”制度正式形成了。
二、50年代中期逐渐形成的八总部体制:在上述“四总部”制实行了一段时间后,大概是从1954年11月开始解放军又开始对总部制进行改革调整,即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方勤务部、总干部部”基础上又相继增设了四个总部机关,分别是总军械部(负责集中统一管理全军军械工作)、训练总监部(负责领导全军训练工作)、武装力量监察部(负责陆军、空军、海军和后勤财务监察工作)以及总财务部(主要负责全军的财务工作),这就是“八总部领导体制”。
三、实行了40余年的三总部时期:由于八总部体制将职责分工分的过细、机构设置过于繁多,事实上造成了人员冗余、资源浪费、加剧了军费的开支,所以到1957年1月后,当时的军委扩大会议决定对总部机关作较大的调整和精简。当然了,这一改革调整是从1957年5月——1958年12月稳步推进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在1958年7月,进一步明确了中央军委是党中央的军事工作部门,是统一领导全军的统帅机关,下设“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
于是,先是总财务部缩编为总后勤部财务部、总军械部缩编为总参谋部军械部(1959年3月1日又划归总后勤部建制),然后是总干部部撤销改建为总政治部干部部、武装力量监察部撤销分流,最后是训练总监部撤销“一分为三”改编为总参谋部军事训练部、学校管理部、出版部。至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八总部体制调整为“总参、总政、总后”这三总部体制,而且连续实行了40余年,绝对是我军历史上实施时间最长的总部领导体制,没有之一。
四、21世纪之交开始步入新的四总部时期:1998年4月3日,当时正值新旧世纪的交替阶段,解放军的装备发展也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防建设更是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此大背景下,中央军委决定对武器装备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并以原国防科工委为基础,同时将总参谋部装备部以及总后勤部的有关单位合并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作为全军武器装备工作的领导机关。如此一来,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就构成了新的“四总部”体制,分管全军的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工作,它们既是中央军委的工作机关,又是掌管全军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工作的领导机关。
解放军总装备部成立后,改变了延续40年之久的三总部体制,且总装备部部长和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总后勤部部长一样是中央军委委员。
资料参考来源:“中国军网”、《澎湃新闻》
创作不易,欢迎点赞、关注、转发;转载请联系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