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绿,桃花红,寒食过后是清明。
寒食,是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清明,是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这两个处在最明媚的春光里的节日,总能让人生出许多思绪来。唐代一位冷门诗人分别在寒食节、清明节时写下了自己的所见所感。寒食节这天,诗中写尽现实的彷徨孤寂,可似乎只过去了一夜,诗人又满血复活,满含未来的期许。
这两首相对比,再联想到诗人的经历,可谓十分鲜明。
诗人来鹄(即来鹏)生于晚唐时期, 据记载,他“少有大志,广学权谋机变之术,得鬼谷子真传,又能为政,有汉张子房之风也”。这个评价是很高的,就是说他是个天生的政治家,有经天纬地之才,学到了被称为谋圣的鬼谷子的思想精髓,也颇有几分汉朝开国功臣张良的运筹帷幄的本领。
但就是这样一位有大才之人,年少时屡次科考都落榜,只能投身到别人的麾下做幕僚。因为自己才华横溢,被福建观察使韦岫看中,要把女儿嫁给他。但韦鹄居然给拒绝了,毕竟自己志在匡扶社稷,不能被儿女情长所束缚。
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他被皇帝拜为老师,帮助皇帝平定中原,开疆扩土,封为豫章国公,食邑千户。谥“文忠”。
他的诗留下来的不多,这是其中的两首。这是作者结合周边的环境有感而发作下的两首诗,细读这两首诗,可以品读出作者彼时的心态变化,以及他传递给世人的能量。
一、寒食节的孤寂
寒食山馆书情
[ 唐 ] 来鹄
独把一杯山馆中,每经时节恨飘蓬。
侵阶草色连朝雨,满地梨花昨夜风。
蜀魄啼来春寂寞,楚魂吟后月朦胧。
分明记得还家梦,徐孺宅前湖水东。
诗人来鹄寒食节时独自在山馆中饮酒,回忆往事,感慨时光流转,有种人生如梦的感慨。
首先,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山馆中独酌的情景,“独把一杯山馆中,每经时节恨飘蓬。”这里的“飘蓬”象征着无根无依,漂泊不定的人生状态,而“每经时节”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感慨。
接下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馆周围的景色,“侵阶草色连朝雨,满地梨花昨夜风。”朝雨使得草色更加鲜绿,而昨夜的风则吹落了一地的梨花。这里的景色描绘既生动又富有象征意义,既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悲凉,又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然后,诗人借用了蜀魄和楚魂的典故,进一步表达了他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蜀魄啼来春寂寞,楚魂吟后月朦胧。”蜀魄和楚魂的啼吟,使得春天的山馆更加寂寞,月色也更加朦胧。这里的“春寂寞”和“月朦胧”都是诗人心境的写照,反映了他内心的迷茫和不安。
最后,诗人以梦境作为结尾,“分明记得还家梦,徐孺宅前湖水东。”他清晰地记得那个回家的梦,梦中他回到了徐孺宅前,看到了东流的湖水。这个梦境既是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也是他对过去的追忆和怀念。然而,梦境终究只是梦境,现实生活中的他仍然独自在山馆中,面对寂寞和孤独。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馆的景色和诗人的心境,表达了对人生漂泊、时光易逝的深深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过去的怀念。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二、清明节的希望
清明日与友人游玉粒塘庄
[ 唐 ] 来鹄
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
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
风急岭云飘迥野,雨余田水落方塘。
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
这首诗中,诗人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与友人游玩的田园风光画卷,既体现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也透露出他闲适自在的心境。
首联“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诗人提及自己与友人一起在春山里逗留了数晚,恰逢清明时节,春光明媚,烟雾缭绕,景色宜人。这里的“逐陆郎”指的是追随先人陆绩的隐逸之姿,也暗示了此次游玩的随性和自在。
颔联“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进一步描绘了游玩归来的情景。诗人乘坐小船穿过细密的荇菜,船头滑动在水面上,感觉十分顺畅。醉酒后的他踏着残花前行,鞋底的木齿似乎都沾上了花香。这两句诗以细腻的笔触,表现了诗人沉醉于自然美景中的愉悦心情。
颈联“风急岭云飘迥野,雨余田水落方塘”,诗人将视线转向远方的山野和田地。风起云涌,岭上的云朵在旷野中飘荡;雨后初晴,田间的积水流入方塘,水位逐渐下降。这一联既表现了自然风光的变幻莫测,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尾联“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诗人在吟咏完这些美景后,不禁向东回望,只见夕阳下蛙声阵阵。这里的“不堪吟罢”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留恋和不舍,“满耳蛙声正夕阳”则以生动的画面和声音,为整首诗增添了几分田园生活的宁静和安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明时节与友人游玩的田园风光,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在的心境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诗中的画面感极强,语言优美动人,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田园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机。
春天到了,一片繁花似锦,可繁华终究会逝去。
朝开夕落的变化莫测,不由得勾起我们的孤寂、思念之情绪。然而,在人生的长河里,这些若有若无的情绪终究只是伤时感事的点滴,会在照样升起时灰飞烟灭。
我们终究还是要在一路向前的道路上带着灿烂的微笑前行,沾光,放光,这样才能活成一束光——即使是萤火之光,依然可以在夜空点亮一方黑暗。
这也是读这两首对比鲜明的诗所得到的感悟。